堪为仙
字体: 16 + -

第三章:道是无晴却有晴

    等到吴雁来从眩晕中清醒过来,他揉了揉额头缓缓睁开眼,才发现自己已置身于一片山林之间,四周被各种树木层层包裹,只留脚下这一片稍显平坦的土地。



    眼前有一座破道观,还有一个,穿着破烂道袍的人?



    吴雁来强稳住心神,他搞不清楚眼前这一切是怎样一个状况。



    好在只看眼前那老道须发皆白,面容和蔼,不似有歹意,最重要的是,眼前这人,让他有一种毫无道理的亲近感,吴雁来这才长拜一礼沉声问道:“敢问前辈何人?此乃何地?”



    老道没有立即回答,反而静静盯着吴雁来看着,让他浑身不自在。



    吴雁来瞧这老道不开口,正欲再度开口之际,老道却突然仰天长笑“哈哈哈哈哈哈”。



    “敢问前辈因何发笑?”



    老道笑声渐收,“我在笑我自己罢了。”



    听老道这么说,吴雁来更是费解,只觉着眼前这人疯疯癫癫,怕不是害了病了。



    “我笑我自己,居然会纠结于这种小事,还差点被逼出了心魔,你说可笑不可笑?”



    “先生此话何解?”



    “呵,你就是我,而我就是你啊。”



    不等吴雁来反应,老道紧接着又发问道:“你对自己的身世了解多少?”



    虽不明老道的用意,吴雁来还是老老实实回答道:“我曾听得阿爹阿孃与乡里寒暄时提到,我本是孤儿被弃于湖石,又有大雁护送,故而得名雁来。”



    “我再问你,是否觉得世间一切都算平常,没有新意?”



    “的确如此,前辈是如何得知?”



    “你还不明白么,平常的六岁孩提,哪会如你这般说话行事,因为你已经活过一世二百余年了啊。”



    吴雁来站立一旁,眼珠子无意识的开始乱瞟,这是陷入思考的标志,老道顿了顿,好像是特地留出时间,让吴雁来接受他所说的这一切。



    又盯着他看了一会,老道单膝屈蹲下来,用手在地上摸索着,随后拈起几棵枯草在指尖把玩,继续开口:“上一世,你所在的世界,灵脉残断,灵气干涸,你是世上最后的修士,欲扶大厦之将倾,奔走于世二百载,徒劳无功,终了于此地,虽不知为何会来到这个世界,但依我所料,想必冥冥之中必有天意吧。”



    老道一番话说的可谓是云淡风轻,吴雁来却有些接受不能,可眼前的所见所闻和自身的与众不同,又由不得他不信。



    “唉”,老道叹了口气。



    “老道只是一缕你前世记忆的残魂,自苏醒之日起,便深锁于脑海深处,你之前神魂未定,强行解开记忆,只会伤及魂魄,有害而无利,如今算算日子,也是时候该开始了,你若还有疑问,一试便知。”



    “至于开仙门一事,莫要担心,凭你的资质,这世上任何一个宗门观寺,都断断没有拒之门外的道理,只怕他们到时还得自己寻摸过来,你还是安心陪你这世父母度过这最后三年吧。”



    “嗯,嗯?最后三年?”吴雁来顾不得继续想其他的,急忙问道。



    “哈哈,记得醒来看看自己左手掌心,到时候你便知道了,生死有命,一切都是注定了的,快快醒去吧,今后每晚再入梦相见”



    “等等。”吴雁来还想问个究竟。



    老道却不给机会,衣袖一挥,吴雁来便觉着自己不断在朝天外飞去。



    “啊。”



    “雁儿?雁儿你醒了?做噩梦了么?”



    吴雁来睁眼,映入眼帘的不再是那破旧道袍破败道观,而是自己阿爹阿孃充满担忧神色的脸庞,擦了一把额头,早已铺满了一层厚厚的冷汗。



    “阿爹,阿孃,我没事,只不过是做了个梦而已。”吴雁来这么说着,突然想起梦中老道最后说的那一句话,偷偷抬起左手,隐约可以瞥见自己掌心似乎有什么东西。



    急忙搪塞了几句,打发走了老俩口,这才彻底翻过手来,手掌上赫然有俩行黑字。



    一书为“吴可奕,男,时年五十八,阳寿六十四,善终。”



    一书为“苏小花,女,时年五十五,阳寿六十一,善终。”



    吴雁来揉了揉眼睛,不是幻觉,门外又传来阿爹的叫喊声,“雁儿,快些起来洗漱,准备早饭了。”



    抬头答应一声,“好哩,知道了”,再低头,掌中黑字,不知何时悄然隐去了。



    吴雁来自己麻利地穿好衣服,出门正看见了吴父吴母,在院中在厨房中忙碌,他在这一刹那迷茫了。



    千言万语只能汇成一句话“阿爹,阿孃,我想去学堂。”



    窗间过马,白驹过隙,又是一年三月三。



    三月三的天气,春寒料峭,湖光乍冷,刚下过雨的地面有些泥泞,低洼处还积成了一处处浊水池。



    这是一片在湖边的树林,通常人们说起湖边的草木,第一个想到的必然是柳树,杨柳依依和雨雪霏霏似乎一切那么理所因当,偏偏吴雁来不然,他更偏爱竹,虚心、坚韧、随处无不可安生,这是吴雁来一直渴望达成的一种理想状态。



    一年的时间,说是不长却也不短,在这一年间,吴雁来已经持续解封了前世三十余年的记忆,并且成功入了学堂,意料之中的成了镇子上有名的神童。



    今日是个特殊的日子,因为吴雁来在七年前的今天有了父母,今天更还是仙家来正国开仙门的日子,不过对吴雁来而言,今天只是原本学堂春季入学的日子罢,为什么说是原本呢,孩子们都早早被家中长辈送去京师瞻仰仙人风姿,学堂的老先生自然也不例外,于是乎徒留吴雁来在这初春寒风中悲春伤秋忆往思近。



    相隔不远,在俩百米开外的地方,吴家小院内吴可奕与老伴苏小花正在择菜闲谈准备午饭。



    吴可奕:“欸,村长带着老王老李头的小子去京城参加仙门大会,也不晓得今天咋样了。”



    苏小花:“要我说啊,怕是没多大机会,他们那几个小子又有哪个比得上咱雁儿呢。”



    吴可奕:“你说,咱雁儿不去这仙门大会也不知道是好是坏,雁儿为了我们倆老不死错过了这么大的机遇,最近我的心里总是悔得慌。”



    苏小花:“那晚你我本都说好了第二天答应带他去参加仙门大会,谁曾想雁儿又回心转意了呢,本来啊,谁不希望自己的儿女出人头地呢,做父母的受点委屈又有什么,偏生谁让咱家雁儿这般孝顺。”



    吴母说着说着,手上的动作愈发快上了几分,显然心情很好,近来稍有抱恙的身子骨都仿佛好上了许多。



    原来那晚他俩已经达成共识,让吴雁来去参加仙门大会,只是在经历过和自己的残魂交流过后,吴雁来当然是说什么也不肯去什么劳子仙门大会,不听吴父百般劝说,死活要去上学堂。



    因为他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那天晚上,在吴雁来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吴可奕:“罢了罢了,反正雁儿的聪明才智,就算不当什么仙人,也定然可以登科中举光宗耀祖,这样咱们到了九泉之下,也算给祖先有个交代了。”



    先不提,正国南山郡川阳县白桥镇清水村的吴家三口,日子过的何其安详,



    且看正国都城阜安之内人流如潮熙熙攘攘,宫门前的升仙台是特地为了仙门大会搭建而成。



    此刻升仙台上一位老者正在来回踱步,嘴里还念念有词“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终于,老者定住了身形,一招手唤来一名仙门弟子问道:“如何,可有够格的?”



    那位弟子恭声答:“禀大长老,至今未有仙缘之人出现,尽是些凡夫俗子。”



    这位被称为大长老的老者听罢,霎时脸涨得通红,指天大骂。



    “好你个老乌龟,我就说嘛,正国只是一凡人国度,数百年来都没出过修士,你还诳我说是用卜仙卦算得正国仙缘气运如何如何好,害的老夫来此丢人现眼,待老夫回到宗门若是遭了那小丫头嘲笑,我定要拆了你那破龟壳。”



    好好的仙风道骨形象,此刻倒和市井里的泼皮无赖差不多,一时间升仙台上台下的人,无不侧目,这位大长老也察觉到一道道目光射向自己,好奇的目光在这一瞬仿佛化作一束束冰锥,刺的他浑身难受,只得愤愤地一甩衣袖,腾空远去。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