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大好人
字体: 16 + -

第七十一章 再来一罐?

    罐头是做出来了,可惜短时间内根本没法做出很大的数量,这次去河东是没办法让士兵们吃到了,不过刘璋还是带上了几瓶,到时候拿给曹操尝尝,没准以后还能多卖点钱。

    又是出征时,一大早起床刘璋就到了房内和李月朦还有女儿道别,有了女儿自然也多了一份牵挂“安心等我回来,这次不会耽误很久的。”

    李月朦噙着泪水点了点头,每一次刘璋带兵出征,她都会伤心很长一段时间。

    擦了擦李月朦眼角的泪水,又亲了一口女儿的脸,便出了房间

    “夫君,一路多加小心,等你回来。”每次出门小琴总会嘱咐一番,但永远不会索要,哪怕是回来的时间,只要安全回来便是她最大的心愿。

    祝融张了张嘴终是没有说出口,转身走掉。

    对几个女人,刘璋是有亏欠的,几年来自己在家的时间屈指可数,往往一次出门就是一年。

    已经走了十几里的路,刘璋很奇怪,诸葛亮和墨金两人在一辆马车里不出来,也不找自己,几个小时里自己都一个人昏昏欲睡躺在马车里,快无聊死了。

    “大郎”

    朝着外面喊了一声,马车的门被推开,一个挡着脸的小将探头进来。

    心中充满了疑虑,连忙掀开右侧的帘子,大郎还骑着马在一旁骑着马,似乎并未听见自己叫他,只得转头问道:“你是谁?”

    小将低着头也不回话,身体一直颤抖着,似乎是在笑,笑了好半天才猛地抬起头来。

    “你..你..你怎么会在这里。”看着眼前的人,刘璋脑袋一时转不过来,心中有高兴也有气愤,高兴的是这小将是祝融假扮的,气愤的是祝融不声不响就混进了自己的队伍。

    见刘璋有些生气的模样,祝融收起笑脸,有些委屈地嘟着嘴道:“夫君,融儿也是舍不得离开你嘛,你就让我跟着好不好?”

    祝融并没有一开始就上马车,而是等走出了十几里路才让刘璋知道,都走了这么远了自己还能追你回去?无奈只好答应让祝融跟着。

    躺在祝融的腿上,心中不爽地问道:“融儿,是不是大家都知道,就我不知道?”

    “嘿嘿,夫君,我也是求了那诸葛亮好久,还让小琴做了好几顿红烧肉更给他吃,才给我出的注意。”说起来祝融还有些小得意,那诸葛亮忒是死板,好在有小琴的红烧肉威胁才让他答应。

    竟然是诸葛亮出的注意,刘璋气急败坏,第一次出门上来就给自己来个暗渡陈仓,你是要上天啊,这叔叔可忍婶婶绝对不忍,等回到蜀郡一定要颁布一条命令,不准诸葛亮吃红烧肉。

    越往北走天气也越来越冷,刚走出汉中到达雍州就开始飘起雪花,士兵们纷纷开始换上厚实的军装,躲在马车中的刘璋一脸阴沉地看着诸葛亮,这货竟然躲了自己这么久。

    “主公,要不再开一个罐头?”诸葛亮扇着蒲扇,一脸献媚地朝着刘璋说道,一点也没有对算计自己老大而感到惭愧的觉悟。

    尼玛,大冬天的还拿着破扇子在那扇,你不觉得冷吗?刘璋看着脸皮越来越厚的孔明气不打一处来,还想吃罐头?

    一脚将诸葛亮踢下自己的马车,让他回自己马车里去啃干粮,自从吃过罐头,诸葛亮对那酸甜的味道甚是喜爱。

    马车外一脸无辜的诸葛亮见大郎看向自己,老脸一红连忙跑进自己的马车里,自己的事自己清楚,对这好吃的东西实在有些没有抵抗力。

    这次出来才带了那么几十罐,还是阿旋见自己要出征,连夜赶制的,气呼呼地朝着祝融说道:“这罐头就这么点,还没到潼关怕是就要被诸葛亮吃完了。”

    捂着嘴偷笑的祝融笑道:“夫君,其实你误会了,孔明也就是见自己喜欢的才多吃一些,平日我见他吃饭都吃很少的,不如再给他一罐吧。”

    有了祝融帮诸葛亮说话,刘璋也有些动摇了,想了半天才同意下来“大郎,拿去给孔明,让他省着点吃,这次出来咱们带得不多,等回去随便他吃。”

    看着刘璋递来的罐头,大郎咽了咽口水,这罐头他也十分喜欢,只是上次在墨家还有法正几人,也不过就是吃了那么一两块。

    看着大郎的表情,刘璋知道这罐头又得少一罐了“大郎,一会回来我再给你一罐。”

    这话让大郎喜出望外,一溜烟便骑着马跑到诸葛亮的马车旁,朝着窗口丢进去便头也不回地就返回了刘璋的马车旁,这速度快得刘璋都还没能拿出来,摇了摇头无奈地从马车里拿出一罐递给他。

    没多大一会两人便拿着空瓶子回来,诸葛亮嘿嘿笑着将瓶子递给刘璋,虽然嘴上说不给,其实他心里清楚,刘璋对手下还是很好的。

    空瓶子回收便是刘璋特意交代的,玻璃瓶制作不易,能回收一点是一点,回到蜀郡再装上便又能再次使用。

    寒冷的天气让大军走得非常慢,纵然道路已经修至长安,但寒冷让士兵的体力消耗非常快,经常需要停下来补充体力,一个多月才行至长安。

    如今的长安一半的面积都已经新建房屋完成,除了要拿来出售的房屋,还兴建了许多集体住房,这种大规模的集体住房专门提供给来到长安的流民,让他们短期内有可住的地方。

    至于皇宫,严颜则问过刘璋是否需要重建,刘璋直接拒绝,自己又不是钱多没地方花,一个皇宫得要多少钱才够往里面填的,至于天子,刘璋根本就没想过接回来,省得到时候自己一肚子气。

    “主公,这么冷的天气怎么来了长安?”半晚时分来到长安的刘璋,让严颜很是惊讶,这长安的修建需要的时间极其漫长,心中奇怪怎么刘璋这么快又来到长安。

    “我只是路过长安,明日就前往河东,倒是将军在长安辛苦许久,季玉心中不甚感激。”长安的日子清苦,严颜一句怨言也没有就留在长安一年多,刘璋心中十分感动,真诚地向严颜行了一礼。

    见刘璋朝自己行礼,严颜连忙扶起刘璋,心中惶恐地说道。“主公何须如此客气,严颜当不起,当不起啊。”

    对于刘璋的改变,严颜不比王甫几人的感触少,益州这几年的变化严颜看在眼里,对于刘璋是发自内心的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