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大好人
字体: 16 + -

第六十八章 一个接一个地来

    一脸茫然的法正搞不懂自己老大在想什么,粮食可是重要的物资,这个世道谁不是将粮食捂得死死的,有了粮食就能养更多的兵,可自己老大却要卖给自己的死对头。

    “主公,粮食卖给曹操岂不成了资敌?今后曹操必定成益州大患。”得不到孔明的帮忙,法正心中大急,这可怎么办是好。

    嘿嘿一笑,这可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刘璋有些好笑地问道:“孝直,你说咱们如今有多少士兵?”

    不是在说卖粮食的事吗?这主公思维也太跳跃了,不解刘璋为何问起士兵数量,只得愕然地答道:“主公,如今潼关有两万,长安二万,西凉五万,蜀郡三万,汉中一万,剑阁一万,襄阳三万,交州三万,共十七万士兵。”

    “那如果我们现在开始扩军,还能招到多少士兵?”刘璋再问

    法正思忖了一会,才接着答道:“一直以来主公都不允许独子或未娶妻生子者参军,所以军队人数增加缓慢,若放开条件,可养兵五十万,若全力招兵,最少可到一百万,但粮食也会难以为继。”

    这倒是实话,法正已经考虑到了所有的条件,但忽略了刘璋在百姓心中的影响力,如果刘璋不计后果地招兵,加上南蛮人,两百万也不是难事,只是那样过于穷兵黩武,刘璋自然不会做那样的啥事。

    “孝直,曹操不过十五万大军,袁绍百万,你说谁对我们的威胁更大?”

    法正还真没想到这点,立刻明白了刘璋的意思,曹操赢了不过是增加几十万兵力,且经此一战,必然经济受损,几年内都难以出兵。

    而袁绍赢了,本就势力强大的袁绍得到天子后必然热衷于进攻其他地方,在保证益州生活不受影响的情况下自然选择曹操作为对手更加适合。

    想通了,当下也不再反对“主公,马上春节来临,是否年后再出发?”出去快一年,法正也希望刘璋能休息一下。

    叹了口气,刘璋也想在家陪陪女儿,可是过完年官渡大战也就没自己什么事了,感觉自己就是个劳碌命“罢了,此事宜早不宜迟,孝直,你去挑选两万精兵,再筹集三十万石粮食,十日后便随我出发前往河东。”

    “会不会少了点?”许久没出声的诸葛亮问道,这三十万石粮食以现在的价格不过900两黄金。

    三十万石粮食对于益州不过九牛一毛,而且也只够曹操十多万大军两个多月的消耗,不过嘛...刘璋嘿嘿一笑“孔明,这点不少了,多了我怕曹操会心痛。”

    走到大厅的小琴见刘璋几人聊得正开心,歉意地朝着诸葛亮和法正点了点头,走到刘璋身边轻声说了几句。

    刘璋一听,激动地站了起来,丢下诸葛亮和法正头也不回就跑了进去。

    愕然的两人搞不懂发生了什么,怎么好好的,说走就走,法正只得厚着脸朝小琴问道:“小琴主母,不知主公这是怎么了?”

    小琴笑了笑说道:“夫君的女儿醒了。”

    两人顿时明白过来,纷纷向小琴告辞,这会自己还缠着刘璋聊天,那也忒没眼力见了。

    送走了法正两人,吩咐婢女收拾大厅,小琴也准备回后院去了。

    “主母,墨大人求见”下人一路小跑到大厅,没见着刘璋,只好朝着小琴说道。

    墨辛一般没什么事不会来的,小琴担心有要事找刘璋,只得应道:“你先将墨大人请进来,我去通知大人。”

    “月朦,这孩子真是像我,你看这眼睛,还有这鼻子,完全和我一样,以后一定是个大美人。”抱着刚醒来的女儿,看着那可爱的模样一顿猛夸,喜爱得不行。

    看得出刘璋对女儿是发自内心的喜爱,丝毫没有责怪自己没能生儿子的意思,李月朦感到十分欣慰,不过听见刘璋有些自恋地夸女儿,笑道:“哪有这样夸女儿变成夸自己的,夫君,孩子还没有起名字呢。”

    唔...该给孩子起个什么名字,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好名,见小琴推门进来,嬉皮笑脸地问道:“小琴,正好,你说这孩子起个什么名字好呢?”

    小琴扑哧一笑“夫君,这起名字的事当然是你做主。”

    问了也白问,刘璋也是晕了头,自己女儿的名字当然自己来比较好,沉思了半天才说道:“不如叫馨儿,刘馨儿。”

    名字是定下来,不过刘馨儿似乎并不买账,一个劲地哇哇大哭,弄得刘璋手足无措,不知怎么办才好,只得交给月朦看看怎么了。

    李月朦接过孩子脸色一红,说道:“夫君,孩子饿了,要不让我给孩子喂点奶?”

    “哦,那你赶紧喂啊。”并未察觉李月朦的异常,刘璋一双眼睛只看着哭闹的女儿,并未听出李月朦话中的意思。

    羞红着脸的李月朦不知怎么办,只得看向小琴。

    小琴自然明白,刘璋这么盯着李月朦哪里好意思喂奶,想起墨辛还在外面等着,便拉过刘璋说道:“夫君,墨大人求见。”

    自己刚回来,这些人怎么都跑来了,不耐烦地说道“不见不见,让他明天再来”这会哪还管你有什么事,都比不上自己女儿重要。

    小琴咬咬牙附到刘璋耳边说道:“夫君,你这样盯着,月朦姐姐怎么好意思喂奶。”

    这下刘璋才反应过来,赶紧是李月朦不好意思,怪不得半天没动静,这都老夫老妻了竟然还害羞,“那什么,你先忙着,我去见见墨辛。”

    找了个借口溜出门外,心中深感遗憾,多好的机会就被墨辛给搅黄了,自己差点就能正大光明地看了。

    “主公,好消息”墨辛见刘璋出来,连忙上前说道。

    听闻墨辛带来了好消息,本还有些不爽的心情豁然开朗起来“什么好消息?火铳做出来了?”

    墨辛一听火铳,顿时觉得满满的恶意,苦着脸说道:“主公,不是,是墨河和王五做出一种新的锰铁器,超过王五最初做的。”

    火铳的难度实在太高了,现在想起为了制作火铳而揪掉的头发,墨辛感到极度蛋疼。

    “哦?~你细细说来。”不是火铳,刘璋微微有些失望,不过也明白这是急不来的。

    墨辛一五一十地将整个过程告诉了刘璋,其实不是什么新发现,无非是因为墨辛带回了煤矿,让锰矿进一步提纯,所锻造的武器更加坚硬,且削铁如泥。

    不过这也同样够振奋人心了,武器的更新也意味着士兵的战斗力得到提高,生命也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