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大好人
字体: 16 + -

第六十一章 前往卧龙岗

    让他回去益州,一来正好能沿路护送一下杨仪几人,再者今日相见,未免身份泄漏,也不会让他留在荆州。

    在当初让他们自己选择要去的地方,就让他们不要告诉自己,其实就连刘璋也不知道荆州有多少暗影的人,只在需要的时候会通过暗号激活,这也是为了他们的安全着想。

    刘璋和大郎重新换了衣服和装束,再次走上荆州街道的时候,天色已经暗了下来。

    荆州和益州不同,益州没有宵禁,但荆州早早便有大队的士兵走上街道,开始驱赶停留在街道上的行人。

    “站住,你们是什么人?”一个荆州的校尉发现刘璋的身影有些眼熟,叫停了刘璋,拿着画像不停地比对着。

    “大人,这是我表弟,我俩喝多了误了时辰。”刘璋装作讨好的模样,躬身向校尉解释道。

    对照了半天,校尉也没看出个所以然,又闻到刘璋身上却有酒味,只得挥了挥放行“喝多了就赶紧回家,马上就是宵禁了。”

    “是,是,多谢大人,我俩这便回家。”见没被认出,刘璋带着大郎赶紧离开,赶紧在不远处寻了一家小店住下。

    吹灭了油灯,刘璋和大郎穿着衣服,就这么在房中坐了一夜,好不容易熬到了天亮。

    一夜未睡,刘璋虽是疲惫异常,但却不敢再待,带着大郎赶紧出了客栈就朝着北门而去。

    路过城门自然又是一番盘查,比对,好在没被认出,这才顺利出了荆州城。

    在城外买了两匹普通的马,虽是速度不快,倒也省力不少。

    一直赶到南阳郡的地界,才找了一间客栈,花了点钱,安稳地睡了一觉,等醒来的时候已经是午后。

    叫上几个简单的吃食,肚子咕咕叫,刘璋也不管好不好吃,就着咸菜咬了一口炊饼,感觉还行,咽下炊饼后,向一旁正在忙活的掌柜打听道“掌柜的,你可知道卧龙岗怎么走?”

    掌柜拿着抹布边擦桌子边笑道:“客官还真是问对了人,早前我就去过那里。”

    停下手中的动作,指着北面说道:“从北门而出,此去约莫一百里的路程,便可到平泉县,那卧龙岗就在平泉县不远。”

    刘璋掏出几十文钱,这些钱足以支付吃饭和住店的钱,并且还有结余,放在桌子上推给掌柜,笑道:“多谢了,我兄弟二人投奔亲戚,所带不多,还请不要嫌少。”

    掌柜笑眯眯地将桌上的钱拿在手中,走到后屋拿出一份地图,高兴地朝刘璋说道:“客官太客气了,老朽手中这图也没用了,不如就送与客官,或能早日寻到亲戚。”

    “掌柜大恩,我兄弟二人就此谢过。”还有这种收获,刘璋万万没有想到,高兴地接过地图,草草填饱了肚子便带着大郎离开。

    重新买了几匹好马一路奔行,两人几日便赶到了卧龙岗,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看着田间金黄一片的稻子,刘璋有些感慨地问道:“大郎,你说益州现在怎么样了?咱们出益州都半年多了,应该也在准备秋收了吧。”

    “主公,应该已经开始收粮了,咱们的耕地比这儿可多得多,收的自然要早一些。”大郎想了想,估摸着时间说道。

    这个时代出趟远门那可真是够远的,一年半载那是常有的事,刘璋也没再多想,见一挑着担子的农夫走来,刘璋上前拱手道:“这位大哥,请问卧龙先生住在何处?”

    农夫放下肩上的担子,打量了两人一番,见刘璋彬彬有礼,气质非凡,不像是歹人,侧身指了指前面的山峰说道:“前面不远,半山腰处,有一竹屋,那便是卧龙先生的家”

    顺着农夫指的方向,很快边到了竹屋的门前,刘璋卸了伪装,又整理了一下衣服才上前敲门,出口喊道:“请问卧龙先生在家吗?”

    其实刘璋心中十分紧张,谁知道会不会像那大耳贼一样,被诸葛亮搞什么三顾茅庐,自己这可是身处荆州,刘表与自己老爹本就不合,要是知道自己来了哪还有命可活,

    一个小童循着声音走了出来,推开门答道:“我家先生正在家中休息,大人不妨进屋稍等一会。”

    ‘呼’暗自松了一口气,刘璋真是怕这诸葛亮搞怪,自己可没法来三次,连忙说道:“那就打扰了。”

    跟着小童走到房中,诸葛亮的书房也就跟普通人的书房一样,唯一不同的就是十分干净整洁,每一堆书都是叠得整整齐齐,也不知道是小童收拾的还是诸葛亮自己收拾的。

    喝着小童端来的茶水,感受着山林中徐徐吹来的微风,暗道:“这地方真是不错,天气凉爽,空气清新,怪不得诸葛亮找这么个地方躲着。”

    “孔明午睡,不知有贵客到访,实在是怠慢了客人。”正出神,一个十分干净,让人一听就会自然喜欢的声音响起。

    转身看了过去,一个身穿灰白长袍的年轻人,年纪和自己差不多,正拿着那把标志性的蒲扇笑着看向自己,刘璋连忙上前拱手道:“是季玉打扰了先生的午休,真是惭愧。”

    诸葛亮听到刘璋自称季玉,稍稍回想心中大惊,没想到益州牧竟然来到了荆州北部,连忙说道:“益州牧大人不顾安危亲自前来,孔明惶恐,寒舍简陋,还望大人见谅。”

    吩咐大郎在外面等着,刘璋才说道:“今日季玉前来,希望孔明先生能助我一臂之力。”

    刘璋本就不是酸腐之人,直接说出了自己的目的,况且诸葛亮对仕途也不是厌恶之人,不过是希望能找到明主给自己提供施展抱负的平台。

    “亮听闻益州富饶,不仅夺取雍州,西凉等地,更是有潼关天险,抵御曹操来犯,而襄阳背靠剑阁而守,大人手下能人颇多,孔明不过山野村夫,恐怕能力有限。”

    诸葛亮觉得益州形势大好,自己去了益州恐怕也不会受重视,所以想要婉拒刘璋的邀请。

    “先生太自谦了,益州地广人稀,如今虽有几人辅佐,但缺乏一统筹全盘之人,季玉能力有限,还望先生考虑一下。”有诸葛亮的辅佐,定然轻松不少,但也并非缺了就不行,刘璋最主要的是让刘备没了诸葛亮,那他以后也就别想再翻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