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大好人
字体: 16 + -

第五十九章 荆州文人

    甘宁和孟获对作坊一类的事不太感兴趣,不过听到橡胶的军事作用,两人都两眼发光“主公,这橡胶真如你说的一样吗?那岂不是咱们士兵只要有了这橡胶盾牌就不再惧怕弓箭了?”

    甘宁有些心急,因为他最擅长的是水战,都知道水战中每艘船的载重都是有限制的,盾牌因为其重量一直所被人诟病,这个时代的战船很少能够携带盾牌。

    刘璋大致也猜到了甘宁的想法,笑道:“兴霸,这橡胶盾牌至于可以防住多大力道的弓箭,还需要做出来才知道,短时间内是不要想了。”

    不敢说得太满,毕竟橡胶只是缓冲的作用,刘璋被甘宁这一问,倒是想起了这点,只要能防住大部分弓箭,这橡胶的作用就足够了,况且刘璋最初想用来做的是车轮,军事作用还是回来后想到的。

    马车的车轮是用木头做的,刘璋坐了这么多次一直都十分不爽,不仅颠簸,还吱吱乱响,一点也不舒服,等交州做出来的第一批,刘璋就准备给自己的马车贴上一圈。

    不管是军用还是民用,橡胶的种植和采集需要大量的人工去做,这就很容易导致耕种的人手不足,交州人口不足,刘璋又不想放弃交州如此好的耕种环境,一年最少也能两收。

    “子孝,这样,你从已经和我们签订合同的百姓中,分出一半的人来制作橡胶,其余的按照益州的方法将耕地分发给百姓,另外生育鼓励政策也实施下去,尽快增加交州的人口数量。”刘璋沉思了好半晌才开口道。

    “诺”跟着刘璋这么久,郭子孝对于益州的各项政策已经熟悉,相信只要开展起来交州不须十年,就能变成第二个蜀郡。

    走的时候看着郭子孝那含情脉脉的眼神,刘璋冷汗直流,不就是让你管理交州吗?

    孟获和南蛮军则被留在了交州驻守,本是东吴的交州被自己夺取了,刘璋不得不防着,嘱咐了几句孟获小心东吴也就不再多言,刘璋相信孟获不是不知道轻重的人。

    而甘宁和墨金则带着其余的大军返回益州,走前刘璋附耳向甘宁交代了几句,就带着大郎两人离开了交州,至于去了哪里除了甘宁,没人知道。

    “东家,前面就是荆州城了了。”站在长江边上,大郎向刘璋说道。

    这一趟刘璋本就是想试试能不能请到诸葛亮,所以抱着游玩的心态,并不急着赶路,一直到了八月末才走到荆州。

    刘璋给自己找了截胡子贴上,穿的也是普通的布衣,就算认识的人不细看,也不容易看出来,刘大富,交州商人,这便是刘璋给自己的新身份,大郎自然就是自己的下人“大郎,咱们进城。”

    荆州的盘查还是很严的,百姓们正排着队等着进城,守城士兵检查没有问题便放入城中,到了刘璋这里,士兵细细打量一番,问道:“你很面生啊,从哪里来的?”

    “这位长官,小人从交州过来,听说荆州等地有那叫做什么肥皂的,想来看看能否买点回去。”手中掏出一吊铜钱,拱了拱手将铜钱趁没人注意的时候,悄悄塞入士兵的手中才缓缓说道。

    士兵接过铜钱,脑袋不动地朝四周看了看,没人发现,才小心地放入袖中说道:“原来是来想买肥皂的,进去吧,不过提醒你一句,这肥皂可不好买。”

    刘璋躬着身子点点头,快步离开,带着大郎朝着城中走去。

    荆州的繁华和益州不同,文人风气十分浓厚,这和刘表的执政有一定的关系,刘表本身就是一个十分儒雅的人,对于文墨一道甚是喜爱。

    文人喜爱卖弄笔墨,这也催生了荆州城内酒馆的发展,两旁的酒馆中,偶尔有人写出一段非常好的文章,便引来许多的叫好声。

    “大郎,咱们上去看看。”走在荆州城中,前面不远的一个酒馆,谈笑声吸引了刘璋的注意。

    “客观,里面请,本店有上好的牛肉,客观可要尝尝?”酒馆的伙计看见刘璋走进来,连忙招呼道。

    “给我们东家来一壶酒,半斤牛肉”大郎接过话答道。

    “好嘞,二位先坐,马上就来。”能吃得起肉的,自然不是穷人,伙计自然是高兴得紧。

    刘璋也不管伙计招呼自己,直接走到靠近人群的桌子坐下,眼睛虽然没看过去,可耳朵一直听着。

    “威公兄,你这篇治水论当真是回味无穷啊,若是荆州牧大人能用上,定是功在千秋的伟业。”

    “子默兄,谬赞了,可惜此水利法花费钱银巨大,以大汉如今的情况,恐怕…”被唤作威公的那人显得十分为难,他不是没有想过,可这种花钱不讨好的事哪有人会做。

    听闻此话,身旁其余人也纷纷摇头惋惜,这个烽火连连,战乱不止的天下,这样的文章显然不会引起重视。

    刘璋听到是关于治水的,心中十分感兴趣,不管哪个时代,水患永远都是对百姓造成最大的灾害。

    “几位兄台,在下刘大富,不知可否让我看上一看?”走到几人身旁,刘璋开口问道。

    “在下杨仪,字威公,小子拙作,有何不可。”自称杨仪的那人将文章递了过来。

    “在下顾谭,字子默”

    ……….

    其余人虽然也报了名字,但却有些敷衍,在他们看来,刘大富连字都没有,不是读书人,此等文章给他看简直是糟蹋了。

    刘璋接过一看,一阵头疼,要说这字,自己来这么久了多少也熟悉了一点,可这文言文实在读得蛋疼,只得放弃,厚着脸皮向杨仪问道:“实在不好意思,兄台这文章倒是有些难以读懂,不知可否为我讲解一番?”

    刘璋的话引得其余众人哈哈大笑,本就不是读书人,还非得往读书人的圈子里钻,岂不让人笑掉大牙吗?

    看着嘲笑自己的一群书生,他也知道,这个时代读书人本就自视甚高,看不起平民百姓,更加看不起商贾之人。

    没有和他们计较,刘璋只是静静等待着眼前之人的回答,若是和这些人一样,人品欠佳,纵然有天大的学问,刘璋也会转身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