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大好人
字体: 16 + -

第十章 多生孩子少当兵

    作坊的分配在刘璋的坚持下总算完成。众人自是开心,刘璋又顺势将上下班的概念教给他们,几人倒也支持,毕竟自己只是占1成,其余9成实打实的可都归刘璋,既然自己主公都要求了,那自己还能说什么呢?

    不久几样东西纷纷被工坊制作出来,如今蜀郡百姓的生活可谓天翻地覆,不仅有了肥皂,还有了便宜的食盐,甚至自己住的房屋也变成了宽大的水泥房,这一切的变化让百姓恨不得给刘璋立块长生牌。

    好在被刘璋压了下去,据刘璋府上传出的消息是自己活得好好的立什么牌位,太晦气了,百姓们也只得打消了这个念头。

    而另一边新军营的修建也即将完毕,益州兵的招募才正式开始。

    “沈大郎”喊话的是沈大郎的邻居王仁。

    沈大郎的名字虽是大郎,可他家里只有他一个独子,大郎和他老母亲两人生活一贫如洗,若不是王仁经常救济,生存都是个大问题。

    “王哥,你怎么也来了?嫂子同意?”突然听到有人叫自己,沈大郎抬头一看,顿时脸上挂满了笑容。

    “呵呵,你嫂子怀上了,今后家里得多张口,我也没什么手艺,想着军饷高也就来了。”王仁说得倒也是实话,他没有什么大的理想,就想着多赚钱好养活老婆孩子。

    “王哥,嫂子刚怀上,你来当兵他不担心吗?”沈大郎一脸的担忧,他不希望对自己一家有恩的王仁出事。

    “我出来时没和你嫂子说,怕她担心,等选上了再回去给她说,就算真的不幸战死,抚恤金也能让你嫂子和肚子里的孩子享福了。”不得不说这个华夏人天生就愿意为后代打算,王仁说得虽然简单,可是却道出了大部分人的心声。

    “对了,你还别说我,你母亲知道你来吗?”

    沈大郎点头应到“我就是我娘叫来的,我娘说如今蜀郡的生活好了,有刘大人在百姓会越来越好过,我也没什么能力,希望能到刘大人帐下多替大人杀敌人,保卫咱的家园。”

    “安静,益州牧刘大人下令,家中独子或未娶妻生子两条中都未达到的可以回去了。”官员中一人看着大量报名的百姓,大声宣读到刘璋的命令、

    轰…这个规定一下来,人群便开始纷纷议论开来,许多百姓有些不服气“大人,我等皆是心甘情愿参军,为何还有这般要求?”

    “主公说过,咱们益州缺人,可不能断了香火,你们真要是想报答刘大人,就回去多生点孩子,这比当兵更有用。”

    “哈哈哈哈,你们达不到要求的,赶紧回去生孩子吧。”官员的话让周围的百姓哈哈大笑,许多达到要求的朝着那些不达要求的人开起了玩笑。

    不打要求的百姓脸上挂满了失望,包括一旁傻眼的沈大郎,此刻想起老母亲的叮嘱心中失落无比。

    “大家听我说,主公已经发下通告,若家中生下孩子,不论男女,皆有10文钱补助,若家中生下两个孩子,不论男女,皆有30文钱补助。”官员继续说道。

    这一个消息顿时让百姓傻眼了,这生孩子还有钱拿,简直是从古至今从未听说过的,许多原本失望的百姓也不再显得失望,纷纷回去想着赶紧娶个媳妇生孩子,不为了钱也为了响应咱刘大人不是。

    没有达到要求的百姓纷纷散去,招兵处一下子少了一半的人,也不像开始那么拥挤了,招兵的官员才坐下来一一登记。

    “姓名”

    “王仁”

    “家中可有兄弟?”

    “家中独子,不过我已经娶妻,如今已怀有孩子。”王仁有些担心自己选不上,连忙说到。

    “那行,按个手印,拿上钱先回家去吧,两日后到城南校场集合。”官员见王仁符合要求便拿出预支的一个月响银给他,交代了时间便让王仁回家等着。

    王仁兴奋的拿着三贯响银正准备回家,转身见沈大郎还在自己身后不远处排队,有些奇怪的走过去“大郎,你怎么还在这里?”按刘璋发布的命令,沈大郎是一条也不符合,根本不可能被选上。

    “王哥,我想试试,我娘让我一定要当兵,否则…”沈大郎苦着脸向王仁说到,话还没说完,见到自己了,连忙走上前去。

    “姓名”

    “沈大郎”

    “家中可有兄弟?”官员还是问着同样的问题

    “没有”沈大郎有些担心的回答着

    “哦?那可有娶妻生子?”

    “也没有”

    这一下官员有些怒了,抬起头望着沈大郎道:“两条都不符合你还来,难道刚才的话你没有听见?”报名的人这么多,这小子是闲自己还不够忙吗?

    “大人,你让我报名吧,我娘说要是我当不上兵,她就不认我这个儿子。”沈大郎扑通一下跪在地上,苦苦哀求着。

    官员一看沈大郎跪下,连忙将他搀扶起来“你娘就你一个儿子,为什么非要让你当兵呢?”

    “我娘说咱刘大人是一辈子难遇到的好官,如今大人缺少士兵,如若敌人再来,如今幸福的生活就会瞬间消失,我没什么手艺,唯有当兵才能保护咱们的幸福生活。”

    这一下招兵的官员为难了,主公的规定他自是不敢违抗,可是沈大郎这番感人至深的话又让他动容,当下也不知如何是好。

    就在他和沈大郎对话的时候,刘璋恰好路过,听见了这番感人的话,当下走了出来“说得太好了,你娘定是深明大义之人。”

    听见这番话百姓们转眼一看,竟然是刘璋,纷纷向刘璋问好。

    “大人,您就准许我参军吧。”沈大郎没想到刘璋来了,当即向刘璋哀求他收下自己。

    刘璋微微思虑了一下,说道:“规定怎可朝令夕改,不过你娘的话让我不忍拒绝,不若你来给我当护卫怎么样?”

    “大人,我愿意,谢谢大人。”

    拉起还在一个劲感谢自己的大郎,刘璋交代他明日到自己府中报道便离开了。

    “大郎,你真是太走运了。”王仁一脸的羡慕,暗道“自己这兄弟真是有福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