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海贼系统
字体: 16 + -

第四十八章 隐患

    “刚刚是我冒失了,那我先介绍一下。”周潇丽一脸歉意的说道。

    “徐(许)叔,这位年轻俊郎是现在江夏郡的郡守刘辉,刚刚与你比试的是刘辉的兄长太史慈将军,这位持刀的是吴达将军,也是刘辉的贴身护卫,而旁边这位乃江夏军中的王司马。”

    然后就不用跟刘辉介绍徐晃和许诸了,刚刚在台下已经详细的说过一些关于他们的事。

    “原来是太守大人,幸会幸会。”许诸抬手一拱,含笑道。

    许诸听闻面前的年轻人居然是江夏位居要职的江夏太守,眼中除了惊骇还有疑惑,

    这跟自己印象中的完全不一样嘛,在许诸的影响中,能胜任一郡太守的都是老成持重的中年人,而不是看上去眉清目秀,外表俊郎的少年。

    的确,跟许诸等人比起来,刘辉就是一个少年,虽然刘辉的年龄与他们相差没几岁,可是现代人跟古代人比起来,看着要年轻十几岁。

    “仲康之名早就如雷贯耳,今日得见,还真像传言的那样,勇猛如虎,自带霸气之姿啊!”刘辉夸赞道。

    能在江南阁遇到许诸和徐晃,真的可以说是欣喜若狂。

    “哦,我的名号都传于江湖之中了,我行事向来都很低调啊。”许诸闻言满脸谦虚,还摆了摆手,表明自己没有那么张扬,但是心里却极其高兴。

    “我们先去饭厅用膳吧,一会儿推杯换盏,畅谈欲言,可好。”周潇丽见两人好像准备在这里促膝长谈,然后立马建议道。

    开玩笑

    “好,太守大人,请!”徐晃看了二人半天,没有打断许诸和刘辉的相互夸赞,现在听到周潇丽的建议,立马就抬手示意刘辉,让他走前面。

    毕竟这群人里面,相对来说,刘辉的身份最高,虽然像徐晃和许诸这样的习武之人不在乎这些繁文缛节,可是刘辉毕竟是周潇丽带来的人,而且看上去关系匪浅。

    所以必要的礼仪还是该有的。

    “不用这么见外,我们一同入席就座,可好?”刘辉一脸笑意的说道。

    也不给徐晃和许诸回应的机会,刘辉直接左手右手分别拉着徐晃和许诸,然后朝着饭厅而去。

    颇有点三国演义中,刘备挽着张飞关羽的情景,那个背影何其相似。

    二人就这样呆滞的被刘辉拉着前往饭厅,有点不知所措和满脸的茫然。

    他们没想到堂堂一郡太守能这样亲民,能这样不在乎贫富贵贱,这种待遇真的是视如己出啊。

    虽然是茫然的跟着刘辉,但是二人的刘辉的印象发生了极大的改变。

    刚刚还仅仅是因为刘辉是周潇丽介绍而来的宾客,而刘辉的这个举动,让徐晃二人已经开始将刘辉当做朋友,甚至是兄弟。

    众人也被刘辉这个举动给吓呆了,但仔细一看,三人同步而去,毫无违和感,然后也一并跟了上去。

    “各位,让我们举杯,有缘相识,既是朋友了。”周潇丽左手拿着酒杯,右手托着杯低,站起身来,兴高采烈的说道。

    “来,干完这杯酒,以后大家都是兄弟!”徐晃满脸激动和兴奋。

    现在徐晃真的不将刘辉等人当做外人,而是那种推心置腹的朋友。

    本来酒杯就不大,杯中的酒就不多,但是气氛已经被搞成,这是一壶酒,大家要一饮而尽,要不醉不归。

    太史慈放下酒杯,然后拿起酒盅给位于左边徐晃倒了酒,随便给自己满上,然后以开玩笑般的语气试探性的问道:“公明兄可愿随我贤弟一起,征战沙场,血洒疆土?”

    刚刚太史慈跟徐晃巅峰对决,太史慈也从徐晃的招式从可以感受出,徐晃也是以为忠义之士,是一位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的知恩图报的性情中人,所以太史慈想试着帮刘辉招揽徐晃,甚至许诸。

    而且太史慈从刚刚刘辉对二人特殊的态度也能看出刘辉对这二人的期望和看重。

    本来还面露笑容突然脸色就一阵变换,吞吞吐吐道:“这个……”

    徐晃被太史慈的这句话问懵了,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好像是有些隐情不愿意透露。

    此时许诸跟和吴达探讨关于一些武功招式,并且正聊得正兴。

    听到太史慈的提议,并且见到徐晃的犹豫不决,大声说道:“公明这么婆婆妈妈干什么,你不是还去过征兵处吗,现在郡守亲自来邀请你,而且应该是一位明主,给的职位必定不低,所以还有什么好犹豫的。”

    听见许诸的放出的消息,让刘辉心生疑惑,郑重的问道:“既然公明去了征兵处,为何没有参军呢,以公明的才能至少是个曲长或则别部司马,甚至是一个郡的将军。”

    “太守大人难道对手底下的所作所为毫不知情?”许诸一脸惊讶的说道。

    “仲康细细说来。”

    “当日公明听说江夏来了一位新太守,减免赋税,帮助百姓开荒种地,并且实施了一些列的优民的新政策。”

    “并且此人还是彭城靖王之后,也是一位汉室宗亲,所以想着能否跟随麾下,建功立业。”

    “可是没想到,公明在征兵处,擂台上已经将所以挑战者击败,眼看快要到手的屯长之职被一位江夏郡官员的子嗣抢了去。”

    说道这里,许诸满脸的怒气,说话声音渐渐加重。

    “那负责征兵的说了一句,如果想要留在军中,就从士卒做起。”

    “然后公明一气之下,立誓道‘不遇明主,决不从军’!”

    听到此处,刘辉也大概明白了什么意思。

    不在乎底下官员结党营私,任人唯亲,而公明恰巧遇到一个军中将领的子嗣从军,然后就被排挤了。

    这时刘辉突然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开始反思,至从接手江夏郡开始,刘辉关注的主要就是军中的事物,还有就是百姓民生问题,从来没有想过贪污腐败,结党营私的事情。

    也从来还没考虑的江夏的建设和各方面的治理问题,因为这些事情一般都交给江夏的那些文臣在管。

    九江郡也差不了多少,估计这样的现象很严重。

    这时刘辉才恍然大悟,想到手握重权是使人走向歧途的重要原因之一。

    连二十一世纪这样科技发达,反贪局,纪检委天天巡查的世道也存在贪官污吏,更别说像古代这种科技不发达,信息不流通的时代,

    想要从中捞点油水,安插亲信进入军中简直是易如反掌,这种现象肯定会更加普遍的存在。

    而这样的风气,就会让那些贤能良才感到心寒,让那些有意投靠的却因为无身份无背景的人会打压,让那些顶级某士和勇猛的武人转投他人。

    想到此处,刘辉自己都打了个冷颤,心想:“幸好及时发现,要是处理得玩,日后会有大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