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密院
字体: 16 + -

第32章 率部来归

    已经修建近半的西螺城中愁云惨淡,陆靖元在王庭敬和几个亲兵的簇拥下,来到了一座简易的的棚户中。

    这里被数十位兵丁守护着,里面的人神情更加悲痛,两个木凳上摆放着一张木板,木板上停放个一具尸体,正是先前王庭敬说的那个因水土不服,症状加重而失去的老人。

    尸体已经被盖上白布,虽然消息被封锁了,但是依然遵照着汉人亡故后的习俗,在棚户中摆起来香炉烛台,做了一个简单的灵堂。

    陆靖元走入其中,没有说什么话,只是拿起一炷香对着老人尸体鞠躬三次,而后近手中的香插入到香炉中,又转向老人的家眷。

    老人是泉州百姓,这次在他的要求下全家人都跟着枢密院移民琉求了,除了他本人还有他的两个儿子和一个儿媳。

    “枢密使,小人想返回泉州故土。”就在陆靖元打算向老人儿子和儿媳行礼时,老人的大儿子先一步对着陆靖元叩首说道。

    “大哥,父亲刚死你怎么就说这样的话?父亲泉下有知如何安心?”陆靖元还没开口,老人的小儿子就不解的看着自己兄长问道。

    陆靖元看了看老大,又看了看这家的老二。对于老二的深明大义,陆靖元也很是感动,对老大的心思也无法责怪,这个时候老大的想法,他也能够理解。

    “此事稍后再说吧,先让老伯入土为安。”陆靖元轻轻的摆了摆手说道。

    如今天气日渐炎热,这尸体不及时处理也是一大隐患,尤其在这个非常时候。

    这一家人的情况,在尚未建成的西螺城中还是极具代表性的,许多人家也已经小范围的产生了分歧,有人想返回泉州故土,有些人又希望继续留下,与枢密院共进退。

    不久之后陆靖元离开了这家,虽然也没有人继续在他面前表露出返回泉州的想法,但是整个气氛让陆靖元知道,大多数人心中已经萌生了这种想法,而如果事情就此发展下去,恐怕最多一两日就将爆发。

    “报,枢密使不好了,城北发现大量高山人携带武器向此地而来,距离西螺已经不足二十里了。”就在陆靖元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个急促的声音从远处传来。

    “怎么回事?可能探查具体人数?”陆靖元瞬间被惊醒,连忙出声问道。

    这个报告的士兵是一名斥候,当来到西螺时,陆靖元就向四面八方派出了三四十名斥候。

    “粗略估计,至少有四五百人。而且这些人行进间队列整齐,纪律严明如同军队一般。”斥候将看到的情况如实汇报。

    陆靖元闻言神色大变,那些病症和民心立刻被他抛到脑后,当即快步向城外跑去,一边跑还一边说道:“立刻集结准备迎战,百姓留在城中自行组织防御,快派人护送太后立刻前往港口。”

    准备迎战的同时,陆靖元还不忘保护杨太后的安危,甚至他做了最坏的打算,向保护杨太后前往港口,若有意外可以立刻驾船出海。

    很快整个西螺就紧张的动员了起来,那五百殿前司的士卒很快集结在陆靖元身后,他们的家眷早已见惯了各种大战,也遵照陆靖元的指示,在尚未修建完成的西螺城组织起了民众防御。

    高山人的军队还没到达西螺,陆靖元已经带着原殿前司的部署在城外列阵以待。

    一百余骑兵在前列成冲锋阵型,而后是两百刀盾兵,其中扎夹着一百多长枪兵,最后是六十余名弓箭手。

    这才是殿前司的基本兵种,以前跟着流亡朝廷,殿前司常年守卫在船上,这种陆地战阵已经很久没用了,但这一刻再次摆出这个阵型,殿前司依然有大宋最精锐军队的气势。

    陆靖元骑马在军阵后方,很快他就看到远处出现一队装备简陋,但是队列还算整齐的高山人。

    这些高山人越来越近,清一色的步卒,而且武器装备看起来极为简陋,甚至陆靖元还看到其中有些石斧木矛等原始武器,这些人的穿着就更加原始了,几乎都是兽皮和树皮,甚至还有穿着草裙的人。

    “准备迎战。”陆靖元低声喊道,接着就有传令兵在一侧击鼓。

    随着鼓声响起,最前方的骑兵长枪向前,马背上的士兵身躯微微前倾,作出冲刺前的动作。同时刀盾兵迅速聚拢,盾牌交叉连接,组成一道盾牌防御,而盾兵的空隙间又有长枪准备,随时将长枪从盾牌缝隙中刺出。

    这五百人中,最精锐的不是那一百骑兵,也不是盾兵和长枪兵,而是人数最受,列与最后方的六十余人的弓箭手。

    弓箭手是这个时期唯一的远程兵种,而且这一兵种是最难培养的一类,每一个弓箭手不仅要臂力出众,还要长久的练习才能掌控弓箭的精准度。

    一支成建制的弓兵队伍,在战场上往往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左右战局。

    “怎么回事?那些高山人中好像有个汉人?”很快所有人都发现了一些异样,就是在对面的高山人中有一个身着汉人服饰的人,这人被高山人拱卫在中间,如鹤立鸡群一般。

    如果说其他人只是觉得奇怪,当陆靖元看到这一幕的时候,便是微微有些震惊了,因为别人或许看不出来,但是他自己却认识,那人身着的衣服,正是自己的。

    “是他?”陆靖元已经大概猜到了来人的身份,这衣服自然就是自己昨日送给那个高山小孩的,那么这个人的身份也就显而易见,就是那小孩口中的哥哥。

    两军相距越来越近,终于在相距百丈的地方高山人停了下来,而后那个高山青年独自一人继续向前走了三十余丈。

    陆靖元不知道对面的意图,但是看到有人独自出列,也感觉到对方并无敌意。而后战鼓骤停,宋军军阵从中间分开,出现一条通道,陆靖元催马上前,也出现在了阵列前方。

    此刻他与那高山青年相距不过二十几丈,两人都能清楚的看清对方面貌。

    就在陆靖元好奇对方来意,准备开口询问时,那高山青年却率先开口。

    高山青年先是拱手对着陆靖元一拜,标准的汉人礼节,让陆靖元已经大感意外,不过接下来青年口中的话,更是令陆靖元极其意外。

    “草民拜见枢密使,听闻枢密院移镇琉求,今日率部来归,请枢密使示下。”

    标准的礼仪,流利的汉话,陈恳的言辞神态,陆靖元甚至生出一种错觉,眼前这人就是一个汉人忠义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