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密院
字体: 16 + -

第26章 绝望的张弘范

    元朝设有一种特殊的驿站,名为急递铺。这种驿站只有一件事做,那就是传递最为紧要的消息。

    这些铺兵腰系革带,悬铃持枪,沿途的车马行人,听到这种铃声必须避让,而下一个站的铺兵听到铃声,便立刻整装待发,公文一到立刻接力传递。

    钓鱼城在获得了大量粮草物资后,终于结束了这场大戏,而李德辉被伏杀,还有假传军令的事也终于被其他元军知道了,这封急报是五天前从cd发出的,这个时代五天便送到了大都,已经是最快的极限了。

    “来人,将公文当庭宣读。”忽必烈的身子微微前倾,声音也比先前提高了不少。

    忽必烈的声音刚落下,就有内侍从殿门拿过急报,而后立在御阶下将上面的内容宣读了出来。

    详细的奏报中自然比刚才那简短的话信息更多,甚至枢密院和陆靖元的名字再次出现在了大都朝堂之上。

    因为王立的玄武军节度使,节制四川兵马这些都是陆靖元以枢密使身份任命的。

    “传朕旨意,停止招降钓鱼城,另将东西二川行院合并,改称四川行院,全权负责剿灭钓鱼城反贼。”这一次忽必烈彻底失去了耐心,他也放弃了招降钓鱼城和王立,并且将整个川陕的军事力量合并用来对付钓鱼城。

    “陛下,臣愿前往四川,为陛下踏平钓鱼城。”张弘范还跪在大殿上,他也就索性没有起身,而是直接开口说道。

    “臣愿前往。”

    “臣也愿前往。”

    一时间大量的武将都出列请战,如今有战事的地方越来越少了,这些武将都想抓住这些最后的机会。

    忽必烈看了张弘范一眼,又扫过请战的其他诸人,想了一下说道:“上将军已经辛苦了几年,便留在大都休养吧。”

    “臣遵旨。”张弘范低头应道,心中却有些失落。

    张弘范与其他将领的请战其实有所不同,他除了真想再上战场外,更多的是在试探忽必烈。因为刚才他被弹劾,虽然忽必烈表面上没有相信,但谁也猜不透忽必烈的真实想法。

    如果张弘范的请求被忽必烈准了,让他出征四川征讨钓鱼城,那才说明忽必烈确实没有丝毫疑心。

    但最后忽必烈的决定,并不是张弘范最想看到的那个。

    “钓鱼城终究只是一座孤城,不足为虑。倒是那逆贼陆靖元远遁日本,恐怕已经与幕府执权北条时宗联合,所以让朝鲜国王加紧打造战船,我大元必须尽快开始再次攻伐日本,将这两股势力彻底铲除,以绝后患。”忽必烈安排完钓鱼城的事后,更加郑重的谈到了陆靖元和日本的问题。

    如今看来陆靖元迷惑忽必烈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他真的认为枢密院是去了日本。

    忽必烈在攻略下高丽后,便一直想着令日本臣服,可是这一时期正值年轻的北条时宗继任幕府执权,年轻气盛的北条时宗不仅没有臣服元朝,还杀了忽必烈派出的使者。

    早在五年前,忽必烈就派经略高丽的都元帅忻都率领数万水军进攻日本,忻都的军队登陆日本后也一路势如破竹,但是深入之后元军担心返回船队的道路被切断,便又退回到了船上,结果当天夜里就遇到了一场台风,将大量船只刮沉,最后剩下的元军不得不退回了高丽。

    这一次元军以失败告终,而北条时宗则采取进一步措施,防备元军的来犯,北条时宗多次斩杀元朝使者,两国已经势同水火,日本也成了忽必烈的眼中钉肉中刺。

    北条时宗是镰仓幕府的执权而不是将军,这个时期不仅日本天皇有名无实,就连幕府将军也已经形同傀儡,每一代将军都已经由北条氏指定。

    身为第八代镰仓幕府执权的北条时宗,才是日本实际上的统治者。

    “陛下,如今南方初定,又有大量的汉军归附,臣以为可命江南打造船只,同时组建汉人水军,待一切准备妥当,可从高丽和江南两面夹击日本。”伯颜此时出列说道,作为灭宋的第一功臣,他对南方的了解胜过任何人。

    伯颜此举不是仅仅为了攻伐日本,还有消耗归附的汉人军队的目的。

    因为南方初定,那十几万被元朝招降的汉人军队,这些军队留着也是不稳定的因素。

    “何人可为江南水军统帅?”忽必烈看似随意的一问,像是在问伯颜,又像是向着所有人发问。

    这一次伯颜低着头,没有直接回答。

    能站在这大明殿中的,都不是庸人,伯颜的提议忽必烈明白其中深意,其他朝臣也都能够明白,此刻蒙古和色目籍的将领都低着头,一副置身事外的样子。

    汉人籍的朝臣则是目光相互询问,大多数人的目光又落在了姚枢身上。

    “臣为陛下举荐一人,江浙行省平章政事范文虎。”终于姚枢还是站了出来,他说出了一个汉人降将的名字。

    范文虎,一个被称为常败将军的南宋降将,恭帝时期的殿前副都指挥使,还是奸相贾似道的女婿,前半生与元军作战从未胜过一次,后来降了伯颜。

    虽然此人战场未尝一胜,却一直官运亨通,现在又做到了江浙行省的平章政事。

    “好,传旨范文虎组建江南水军。”忽必烈其实并不太在乎谁为江南水军统帅,他只需要一个有足够号召力的汉人,将那十几万汉军训练好,而后前去进攻日本。

    钓鱼城的消息算是这场朝会上的意外,而令高丽和江南汉军进攻日本,这则是忽必烈与伯颜等心腹重臣早已商议好的事,只是今日忽必烈正好借这个机会将此事敲定下来。

    “镇国上将军张弘范听封。”忽必烈目光看向张弘范,叫着出他的名字,继续着开始被打断的封赏。

    张弘范闻言再次在大殿中央拜伏下去,虽然封赏中间出现了一些意外,好在忽必烈还是对张弘范的功绩予以认可。

    不过就在忽必烈准备再次开口的时候,一个中书省的官吏又一次慌张的出现在了大明殿外。

    “陛下,福建行省紧急军情。”又一个声音从殿外传来,再次打断了忽必烈的话。

    忽必烈的嘴角微动,胡须也跟着颤动,他的一只手重重的扶在御座扶手上,而后重重的吐了一口气,好像将心中的怒火压下一般。

    “念。”忽必烈的语气略感无奈,一次次的被打断,心中肯定不舒服,但是作为皇帝他也知道,紧急军情非同小可,只能放下其它事。

    伯颜和张弘范等人一听是来自福建行省的,心中都不由得一紧。

    “福建行省平章政事不花帖木儿急报,反贼陈淑帧集聚畲汉两族近二十万人,依托山寨公然举旗反叛。贼首陈淑帧被伪枢密院任命为朱雀军节度副使,如今反贼正在修筑山城训练军队。”关于陈淑帧的朱雀军消息终于还是传到了大都。

    消息一出朝堂之上再次一片哗然,这一次张弘范脸色变得极其难看,先前钓鱼城的事还与他没什么关系,但是现在福建出了朱雀军和陈淑帧,就与他有关系了。

    因为陈淑帧的节度副使是陆靖元任命的,这算是他没有彻底剿灭南宋势力留下的后果,不管怎么说张弘范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怎么又是这个陆靖元?”

    “这人到底什么来路,还封一个女人做节度使,看来这些逆贼也是强弩之末了。”

    朝堂之上各种议论声此起彼伏,更多的人对陆靖元越发好奇,也有一些人对陈淑帧很感兴趣,古往今来真正被册封为将的女子还一个没有,即便枢密院已是苟延残喘,但枢密院终究是南宋政权的正统遗留。

    “肃静。”忽必烈身旁的一个内侍看到皇帝脸色越发难看,当即大声的对着朝堂喊道。

    内侍一喊自然立刻变得安静起来,忽必烈缓缓的站起身来,他向前走了两步,而后一脸严肃的说道:“传旨不花帖木儿就地招募军队,负责剿灭畲汉叛军。”

    忽必烈当即做出了决定,不过就在他刚刚说完旨意的时候,又一个中书省的官吏一脸惶恐的跑到大明殿外。

    “陛下,广州路急报。南宋余孽苏刘义,在顺德拥立宋宗室子弟赵旦为帝,自领殿前都指挥使,已聚集上万反贼。广州达鲁花赤请求朝廷派兵围剿。”这一次中书省的官吏道出了一个比先前都更加震撼的消息。

    这一次朝廷之上没有立刻喧闹起来,所有人的目光都第一时间投向了张弘范。

    此刻张弘范的心中也是万念俱灰了,因为苏刘义拥立赵旦为帝,再次打起了宋朝的旗帜,这就让他所有的努力都化为了泡影。

    原本历史中苏刘义也曾做了这件事,不过原本的历史中没有陆靖元和枢密院的出现,当苏刘义拥立赵旦为帝时,张弘范还在广州附近,随后苏刘义就遭到了张弘范的重兵围剿,最后建立的这个更加脆弱的朝廷也随之覆灭。

    但是现在因为陆靖元和枢密院的存在,张弘范被忽必烈派去围剿枢密院了,倒是让苏刘义哪里压力骤减,那建在顺德的小朝廷也比原本历史中更加有声有色。

    “传朕旨意,立刻命江西宣慰使塔出,领兵前往顺德剿灭叛军。”忽必烈的目光看向了张弘范,不过他最后却是让塔出前往顺德。

    塔出原本是忽必烈的侍卫,因为深得忽必烈信任,后来被派出为将,一步步的也成长为了一代名将,如今江西行省的兵马都掌控在塔出手中。

    “陛下,臣请陛下恩准,让臣再次出征剿灭叛军。”张弘范还是跪伏在地,这个时候他必须表明态度。

    不过接下来忽必烈的举动,却让张弘范万万没有想到。

    只见忽必烈居高临下的审视了张弘范几眼,而后衣袖一甩,语气明显不耐的说道:“退朝”。

    只是简单的两个字,说完之后忽必烈转身就走,不仅留下满殿错愕的朝臣,还有一脸绝望的张弘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