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密院
字体: 16 + -

第18章 请君入瓮

    几个看起来像是乞丐的人被带进了合州府衙,这一次王立还叫来了三十余位将领,这些就是钓鱼城如今的高层。

    “你们自称是枢密院信使,可如今行朝覆灭,如何证明?”大堂之中唯一一个文官模样的男子开口询问。

    此人就是潼川府路提点刑狱司的提点刑狱公事,因为四川沦陷,潼川府路几大衙门也都不复存在,唯有这位宋良逃至钓鱼城,从级别上来讲,这位宋提刑其实与王立这位安抚使同级。

    宋代在路一级监察区,设有四大衙门,分别为安抚司,掌军事民政,简称‘帅司’。

    有转运司,掌钱粮征收与转运,简称‘漕司’。

    有提点刑狱司,掌地方司法与监察,简称‘宪司’。

    有提举常平司,掌常平仓,贷放钱粮,盐铁专卖,简称‘仓司’。

    四大衙门地位相等,各司其职,互不统属。

    宋朝的地方便是这样权利分散,致使战力难以凝聚,虽然后来设置了制置使,但已经有些为时晚矣了。

    比如曾经的四川制置使张珏,他的正式官职应该是川陕四路制置使,而这也是最早四川这一地域名字的由来。

    实际上王立的正式官职也不是合州安抚使,因为州、府一级是没有安抚司的,而应该是夔州路安抚使。

    只因为如今只余合州治所钓鱼城,加上王立又兼任知合州府事,只是一种习惯上的称号他为合州安抚使。

    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讲,陆靖元给王立的任命文书上称呼也有些错误。

    “大宋枢密院谕令......”一个陆靖元派来的信使忽然郑重说到,而后当众解开了腰带,他将腰带撕开,从中取出一张折叠成长条的信笺。

    藏于衣带之中的正是陆靖元的那份枢密院谕令。

    众人的目光都落在这张信笺上,这还是三年以来,第一份来自朝廷的消息。

    王立对着宋良点了点头,而后宋良接过信笺,仔细的辨别了起来。

    宋良没有从信笺开始看,而是直接落在了信笺末尾,那个用印的地方,所以他也还不知道这信中的内容。

    只是当宋良看到那印文之时,神色大变的说道:“这......这印信无误,不过竟然是太后的印信。”

    宋良的话,让这里的人都相信了刚才信使说的话,他们只知道崖山战败,行朝覆灭。皇帝丞相都以身殉国了,现在看来太后确实还在,而且还任命了新的枢密使。

    书信的来历和真实性无误,接下来这些人自然关心起信中的内容。而后宋良直接当着众人的面,将内容念了出来。

    “属下拜见节度使。”当宋良读完书信内容,整个大堂之中王立的部将都齐齐躬身,称呼起了王立新的官职。

    如今皇帝殉国,朝廷不复存在,在这非常时期,枢密院确实有便宜行事之权,加上任命王立为玄武军节度使,还加盖了太后金印,这就变得合理合法起来。

    王立接过书信,目光在上面又认真的看了一遍,最后他也确信这一切都是真的,只是一想到已经派李媛去联络李德辉,商议投降的事宜了,一时间王立也微微皱眉。

    “诸位,实不相瞒,昨日本将已经派人去联络李德辉,钓鱼城已经守不下去了,本将原本已经决议归降。”王立脸上有些尴尬的说到,这时候他倒是没有隐瞒。

    不过随着王立话音刚落,陆靖元派来的几人都与他拉开距离,一脸戒备的看着王立,甚至大堂之中瞬间想起了“嗖嗖”的拔刀声。

    那三十几位武将之中,有七八人拔出了随身佩刀或佩剑,竟然指向了他们的上官王立。

    “你们干什么?”王立还未开口,宋良先上前一步呵斥道。

    那些没有拔刀相向的武将也没有站在王立一边,钓鱼城中他们可以接受王立的任何命令,但是要他们投降元朝,这些人是万万做不到的。

    “我想既然节度使直言不讳,便是打消了投降的念头,如今太后健在,枢密院仍存,钓鱼城依然会坚守下去。”宋良语气降了几分,他知道王立这个时候说出这些话,自然已经打消了念头。

    “诸位兄弟请相信王某,我只是不愿城中百姓活活受困而死,既然有太后和枢密院命令,王某便再无降元之心。”王立抱拳低着头对昔日的部下说道,他情真意切,确实不像作假。

    其实众人心中也明白,既然王立选择这个时候开诚布公,说明他确实只是为了钓鱼城百姓才考虑的投降之事。

    “其实节度使既然已经投降,不如咱们将计就计,还能一解咱们钓鱼城的粮草问题。”突然一个年轻的武将双目狡黠的说道。

    “陈将军有何计策?”王立看着这个年轻武将问道,此人名叫陈师道,是王立最为看好的部下,不过刚才率先对自己拔刀相向的也有此人。

    陈师道第一个拔刀,不过也是第一个收回的人。

    他先向众人摆了摆手收,示意收起兵刃,而后才紧盯着王立问道:“将计就计,假降李德辉,诱其入城伏杀,再假传李德辉命令,令周边州县筹备粮草物质,运往钓鱼城。只要再坚持三四月,咱们的粮草便能接上了。”

    “妙计啊!”陈师道刚一说完,宋良和王立都面露狂喜之色,口中不由得赞叹。

    接下来的几日,钓鱼城一切如常,而李媛也很快带回了cd的消息,李德辉全部同意了王立的要求,并且定于随后亲临钓鱼城受降。

    cd行院,李德辉一身盛装,摆开了他的枢密副使依仗,带着五百蒙古精兵浩浩荡荡的向钓鱼城进发,而在他离开cd前,一份向忽必烈报喜的奏疏也已经送往了前往元大都的路上。

    钓鱼城已是孤城,城中粮草将尽,又逢崖山之战消息传来,李德辉相信这次王立是真的投降了,他也想不出王立不降的原因,何况这次送信的还是自己的妹妹,所以他这一次没有丝毫戒备,一副春风得意的样子。

    当李德辉来到钓鱼城下时,果然看到没了往日森严的守卫,原本插在城头的旗帜也都撤下,而且在城头两侧,还有堆积如山的兵器,那些兵器足以装备近十万人,李德辉心中笃定,这些就是钓鱼城的全部兵器。

    城下王立带着数十位将领赤裸着上身,半跪在城楼下,做足了投降的样子。

    李德辉匆忙走下马车,一脸痛心的跑到王立身前,连忙扶起王立,还伸手为王立拉起衣衫,口中关切的说道:“将军高义,不可如此,日后将军便是大元的功臣,城中百姓便是大元子民,诸位也快快请起。”

    李德辉也没有摆出一副胜利者的姿态,反倒一副礼贤下士爱民如子的贤臣形象。

    “一应文书账目皆在府衙之中,还请李枢密入城交接。”王立低着头,一脸羞愧的向李德辉一拜,而后请他入城接手。

    这些原本也是受降应有的流程,李德辉也没有觉得什么不对,便带着五百元军,在王立的带领下向山中进发。

    钓鱼城修在山上,自然没有多少宽阔大道,许多地方都是羊肠小道,而且还弯弯曲曲,走着走着就会感觉越发幽静,而人一多便延绵起来首尾无法兼顾,甚至前面的人不知道后面有没有跟上,后面的人也不知道前面走到了什么地方。

    “这钓鱼城倒也是个山清水秀的清净之所啊!”行走之中李德辉不由的感慨道,他今日是心情极好,又刻意的做出一副闲适之态,不想把气氛搞得过于紧张。

    “李枢密说的对,这里山势险要,又树木丛生,巨石嶙峋叠嶂,若伏兵于此,任谁来了也插翅难逃。”忽然王立停下脚步,对着李德辉大有深意的说道,脸上露出一丝古怪的笑容。

    原本也一脸笑意的李德辉,听到王立如此说话,也是笑容一凝,强作尴尬的说道:“将军真会说笑。”

    此刻李德辉心中也不由的一紧,已经心生警惕了。

    “不知李枢密可曾听过个故事?那个故事叫请君入瓮!”王立再次开口,这一次他拉着李媛已经与李德辉拉开了一段距离。

    这时候才警惕的李德辉,显然已经晚了,因为正如王立说的那样,大量的宋军出现在山石树木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