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密院
字体: 16 + -

第3章 太后赐字

    “臣不敢说。”陆靖元低着头,并没有回答杨太后的问题。

    只是陆靖元心中清楚,这所谓的壮士断腕,其实就是牺牲绝大多数南宋军民,与其说是突围,不如说是在混战中逃走。

    而这也注定了崖山之战的结局无法改变,二十余万军民中,能活着离开的有多少?陆靖元心中也不清楚。

    杨太后看着陆靖元,她知道这一句不敢说,其实已经说了。

    “再有一月有余,三郎便年满二十了吧?”杨太后忽然开口说道,却是一句毫不相干的话。

    这一问陆靖元也是微微一愣,不知道杨太后究竟什么意思,便只是躬身说道:“让太后费心了。”

    “长大成人,也该有个表字了,老身便为你取一表字可好?”杨太后继续说道。

    陆靖元连忙对着杨太后拜下,口中恭敬的说道:“臣,谢太后赐字!”

    南宋流亡朝廷虽然朝不保夕,但这里毕竟还是华夏正朔所在,而杨太后是正经的太后之尊。

    太后赐表字,这是非常巨大的荣耀,如果不是这种非常时期,加上陆靖元年纪也不大,根本不可能发生这样的情况。

    杨太后再次俯身扶起陆靖元,一只柔荑轻轻的在陆靖元的肩头拍了拍,而后脸上露出了一丝久违的笑容说道:“愿三郎能平定蛮夷之乱,重塑我大宋朗朗乾坤,便以靖元二字为表字吧。”

    “陆靖元?”陆靖元下意识的叫出了自己的名字,他万万没想到,杨太后赐他的字,正是自己后世的名字。

    而这靖元二字,放在此时这个社会背景之下,更是意义深远。

    “臣定不负太后厚望。”陆靖元郑重一拜。

    其实不管是陆川还是陆靖元,这个时候都想改变这段历史,更何况他们本就是一个人。

    “去吧,活着回来!”杨太后的手再次落在陆靖元肩头,道出了最后一句嘱咐。

    这是一句嘱咐,也是杨太后和南宋流亡朝廷最后的希望。

    因为只有陆靖元活着回来,才代表夜袭李恒部成功了,那样她们才有最后一点逃生的希望!

    “臣告辞!”陆靖元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简单的抱拳一拜,便决然的转身离开了。

    出了杨太后的楼船,此刻已是日落黄昏时分,陆靖元直接向水寨的北端而去,那里算是水寨的后方,也是留作抵御李恒突然袭击的殿后部队。

    “传令,让殿前司所属集合。”陆靖元对自己的亲兵吩咐道,他是殿前都指挥使,已经是从二品的武职,整个殿前司的最高统领。

    很快在一处数船相连,甲板相对聚拢在一起,形成的一块巨大开阔之地上,陆靖元看着眼前士气全无的八百多人,心中忧虑更甚。

    这八百多人,便是陆靖元的殿前司所属部众,原本也应该是南宋最精锐的武装力量。

    当然殿前司本是皇宫禁卫,这最精锐也只是就陆战而言,好在这几年海上漂泊下来,这些殿前司部众,也渐渐适应了水上生活,所有人都熟识水性,其中更有不少人水性了得,已不输于职业水师。

    只是这支最精锐的部队,在十余日的连续作战下,也已疲惫不堪,加上缺少淡水和熟食,这些人士气也低迷到了谷底。

    带着这疲惫之师,去夜袭李恒部,兵力上本就劣势,这胜算陆靖元都不知道有几分了。但是箭在弦上,今夜已是最后的机会,去或许九死一生,不去肯定十死无生了。

    陆靖元手扶剑柄,站在这近千人前方,他所在的地方略微高出半丈,目光可以扫过所有的部属。

    此刻天色已经渐渐暗了下去,在这十余里,二十万人的水寨中,陆靖元这里八百人齐聚,倒也没引起什么过多关注。

    “我知道诸位都已疲惫不堪,甚至心中已抱必死之心。然而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这个时候我也不想讲什么大道理了,只是我们一死,身后的父母妻儿怎么办?”陆靖元说道这里停了下来,目光扫过自己的部属带着询问之色。

    不等这些人作何反应,他便继续说道:“我决意今晚夜袭李恒水师,或许我们都活不过今夜,但是我希望所有人,今夜都用出自己所有的力量,不为我们自己,只为留下逃生的希望给我们的家人!”

    陆靖元声音不算大,只是刚好够这些部众听到,随着他声音响起,这些原本一脸死灰,有气无力的部众,眼神之中终于迸发出了微弱的光芒。

    其实这流亡朝廷水寨中,军民共计二十余万,真正的军卒只有不到五万,其他的皆是这些军卒的家人。

    陆靖元没有晓之以理,但是这简单的几句话,绝对动之以情了。

    当全家人都注定面对死亡的时候,这些铁骨铮铮的汉子,哪怕有了一点能让自己妻儿父母活下去的希望,他们都会毫不犹豫的舍弃自己的性命。

    “属下愿誓死追随殿帅!”八百部将齐齐单膝跪地,义无反顾的对着陆靖元说道。

    殿帅,这是殿前都指挥使独有的尊称,此刻八百部将确实都豁出了性命,八百人心向一处,仿佛浑然一体。

    陆靖元看着身下已经换了模样的部众,微微的点了点头,在这崖山水寨之中,不用担心谁会投降,因为自上而下,这二十万军民就从未有过投降的想法,要投降的三年前也早就降了。

    甚至这三年来,元军无数次的劝降张世杰和陆秀夫,结果自然不言而喻。这水寨二十万人中,只有战死的汉家儿女,这也注定了崖山战败时,十几万民众投海殉国的悲剧。

    “斩断后营铁索,登船!”陆靖元紧握着剑柄,用低沉却决然的声音下令道。

    因为张世杰将所有船只用铁索相连,陆靖元夜袭李恒,必须斩断部分船只的铁索,好在他这是一场夜间偷袭战,只需选用小船,动静自然也就不大。

    八百多人,最后一共四十多艘小船,在夜色的掩护下悄悄的离开了水寨。

    陆靖元更是身先士卒,在第一艘小船之上,一行小船借着微弱的月光,估摸着向北划去。

    “殿帅,咱们如何夜袭?”陆靖元身后一个三十余岁,同样武官模样的中年男子小声问道。

    此人名叫王庭敬,是殿前司诸班都虞候,也是陆靖元的心腹。

    原本殿前司是一个极其庞大的机构,所有部门加上掌管的禁军,最少时期也有超过万余人。

    只不过如今这个流亡朝廷,一切都是从简,虽然保留了殿前司这个机构,但其中几乎所有部门都空缺了。

    整个殿前司,除了陆靖元这个都指挥使,加上王庭敬这个诸班都虞候,就只有几个品级很低的军官了,这些就是如今殿前司所有的官员。

    “先靠近了看看再说,机会只有这一次,务必一击得手!”陆靖元目光凝视着前方,同样压低着声音说道。

    在他的眼前,海水反射着月光,看起来一片波光粼粼,数丈之外则是一片漆黑。

    李恒扼守水道,距离崖山水寨还有数十里,行了近一个时辰后,陆靖元终于看到远处出现了许多的火光。

    “停止前进,不要让敌军发现了。”陆靖元连忙下令,这里距离李恒部的船只尚有四五里,为了不让敌军提前发现,他也不敢再靠近了。

    陆靖元低头沉思了片刻,又向着身后的王庭敬说道:“庭敬,传我命令,所有船只靠向礁石背面,咱们先隐蔽起来。此时元军正是警惕之时,待到寅时我们再行突袭,务必在黎明前结束战斗。”

    此刻距离元军越近,陆靖元反倒越发冷静了起来。

    他知道自己一方的劣势,便努力寻找天时地利人和来弥补劣势。

    在陆靖元看来,所谓战争,正是逃不开天时、地利、人和这三点。

    殿前司八百部众,是抱着决死之志的哀兵,此可谓人和。夜色之下,己方在暗,敌方在明,此可谓地利。待到寅时的时候,敌军松懈,正是疲惫困乏之时,出其不意突然袭击,此可谓天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