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营销策略
字体: 16 + -

第一四三章

    和众商贾第一次会晤显然是失败的,也许是抱有好奇的心态,也许秦风说的不够清楚,他们对于投资白马县都保持观望状态。

    而观望之后便是深切的怀疑,白马县是足够大,可白马县有什么。

    物资有了剩余,就有了商人,商人将多余的物资拿来流通,从中赚取最等价的货币,可以说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商人,这也是最为简单的商业手段,总之有需求就有市场。

    白马县现在男女老少加在一起大概有近二十万口子,其中主要是燕国降兵,占据总人口百分之八十,是考虑到地区的稳定,这些大头兵才被集中安置,目前暂时做的也是他们的老本行,百姓虽然只占据百分之二十也有三四万的样子,如果在内地一个郡县人口不过如此。

    而无论在哪里二十万人每天的消耗的物资都是天文数字,仅仅是吃穿用度一项都会让每一个商人发狂。

    可以说白马县百废待兴,到处都蕴含着惊人的财富,只要从内陆运来物资一转手就能获得惊人的利润。

    可最关键一点就是,内陆与白马县隔着千山万水,道路不畅,交通阻碍,使得每一次商品的运输成本成倍的增加,商人为了弥补损失,成本的增加一定会转移在百姓身上。

    对于商人来说,根本不存在风险这么一说,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就敢冒着杀头的危险,对于秦风来说,他自然不想,用高出商品本身最高价值的溢价购买,来造成财富的白白流逝,打个简单的比喻,这种情况就好比高利贷,短时间还能承受时间越久损失的越多。

    况且白马县百姓刚刚遭灾,抵抗风险的能力还很弱,根本经不起如此大规模的经济劫掠,秦家到是可以先行垫付,采用以工代赊的方法,可是现在不是以前了,秦家即便有钱也经不起鲸吞一般的消耗,即便是有余力也不敢一股脑砸下去,总是要留一手以防后患。

    事实秦家积累的财富也只有七八百万两银子,仅仅是过去几月的消耗就占据一大部分,手头上实在支撑不起了。

    毫无疑问白马县未来潜力巨大无比,这是众所周知的,可那只是一句说法,如果不到那一步谁会相信,即便秦风空有屠龙技,但是没有足够的启动资金作为支撑,在美好的愿望那也是镜中花水中月。

    一个字就是钱!

    抛除需求外,白马县本身的价值并不明显,或许说并不明显到足以令商人无所顾忌的地步,表面上看白马县除了人口多,在无其它,商人投资是真金白银,一旦投资是需要获得利润的,如果白马县真发展起来,或许可以说服众商家,可此时白马县除了人,众商家实在兴趣缺缺,难道要众商人花费巨资仅仅是买一堆人回去吗?

    这个时候也有人口买卖的,成年劳力也就一两银子,这个价格真心不高,白马县即便把人都卖掉,也不过几十万两,可是秦风要的不是钱,而是白马县长久的发展,作为更深远的意义。

    他和秦大海还是有几分相似的,他一直觉得人的能力越大承担的义务就越大,他父亲只是一个国公独臣没有帮助情况下就敢独立承担皇陵的建造,他可是有着远超时代的见识,上下五千年历史沉淀,他不敢说其成就一定多高,至少会着眼于当下。

    一步步脚踏实地的解决当下的问题,当然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他能感受到秦大海内心的索然,秦大海以前是国公,而且还很年轻,骤然从高位跌落,定然不会死心。

    可是如果没有特殊的原因,他这辈子因为政治污点很难在回到原本的起点,所以秦风如此积极的发展白马县不仅仅是要给自己和当下的百姓降卒安定的生活环境,更是要尝试看看可不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去帮助秦大海实现心中的遗憾。

    所以如果等白马县发展到,大明不可或缺不得不依赖的地步,秦大海的国公自然手到擒来,有了秦大海的地位,再有白马县的财富支撑,秦家想不绵延富贵都难。

    所以一笔启动资金很重要,这是白马县封地发展的基础。

    没有这原始的第一桶金万事休提,当然商业谈判本来就是水磨功夫,看的就是谁先失去耐心,其实秦风也知道,白马县不是没有吸引力,他完全可以将土地所有权承包出去,以租赁的方式换的先期发展的优势,在古代土地才是最大财富,这是大部分人根深蒂固的思想,可是租赁和完全拥有完全是两回事,商人门自然打算用买荒地的价格买下来,可要知道白马县封地乃是平原只要愿意随时都能将荒地变成耕地,商人用荒地价格买下来,然后开垦出耕地转手就是几十倍的利润,即便是自己耕种也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所以在运输成本居高不下,白马县又无矿产资源,又不是重要的交通枢纽的情况下,白马县土地资源就成了双方攻伐的焦点,并且围绕是租是买双方展开激烈的交锋,总之在这一片不小的战场上,双方杀的尸横遍野体无完肤。

    一连半月,秦风就和这些商人陷入唇枪舌剑中不可自拔。

    这次来白马县考察的各位商人,总共有三十多个,只是大明商人的一小部分,虽然他们也是商人,可在商界里完全是居于末位的,最底层的那一批,谢掌柜能招揽来一是看在谢掌柜的面子,二来属于破而后立别无选择。

    像一般稍微有些实力身份的掌柜根本对白马县不屑一顾,甚至对白马县听都没听过,但是他们不一样,他们愿意来完全是当作了救命稻草。

    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无一不是生意场上的失败者,走投无路下不得不来白马县孤注一掷。

    白马县情况来时谢掌柜已经说清楚,等他们真正看到白马县还是一片荒芜,就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

    他们虽然失败了,但是短时期资金和人脉还有积累,只要在这个空白中他们实力有所增长,那么这些人脉和资金就能继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