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元年
字体: 16 + -

第六十一章建安元年

    十一月中旬,于淇从彭泽回到南昌没多久,徐庶就送来书信,言道历陵的宗族势力已经被铲除,收获颇丰。除去承诺交给甘宁的百万钱粮之外,还有大量剩余,嗯,差不多就是四倍于交给甘宁的那份。

    只是前去接徐庶老母亲的于十三还没回来,徐庶也就还没回南昌,为了稳定三县这个豫章的粮仓,而在三县之间来回奔波。

    甘宁在彭泽跟柴桑两县转了一圈,最终决定把水寨建在柴桑,同时得到了于淇承诺的钱粮之后,甘宁便派出心腹去荆州采购战船,新兵的招募也在进行。

    而于淇在回到南昌之后,也一刻不停的奔波,为明年做着准备。

    十一月的南昌城,丝毫不见初冬的萧瑟,反而是一副热火朝天的模样。

    南昌城东,一座崭新的军营拔地而起,四千新募集的士兵就在这座军营里接受操练。于淇在几个老兵的陪同下,来回巡视着手持竹枪,在老兵的口号下不停的做出抽插动作的新兵。

    忽然,于淇停下脚步,注视着一名新兵一会,随后与身旁的老兵低声交谈了几句。很快,台上的老兵的下令:转入两两对战阶段。

    随着老兵的命令,新兵们熟练的左右转身,嘿嘿哈哈的挥舞着竹枪跟旁边的袍泽对打起来。

    这可是真打,可不是那种点到为止的花架子。

    于淇眼看着一名新兵躲闪不及,被跟他对练的那个新兵一枪抽在腰眼上,闷哼一身倒在地上,不过他也硬气,捂着腰大口喘息了两口,又爬起来接着对打。

    把这一幕看在眼里的于淇满意的点点头:要的就是这股不怕苦、不服输的劲。

    “你们操练的效果很好啊,他们这一批新兵要是能成长起来,你们功不可没啊。”于淇毫不吝啬的夸奖作为教官的老兵。

    这些老兵都是当初跟着于淇从宛陵一路厮杀过来的,都是于淇的绝对心腹,此刻听了于淇的夸奖,摸着后脑勺憨厚笑着道:“当初将军你怎么操练我们的,今天我们就怎么操练他们,嘿嘿。”

    “嗯,多用点心,把他们操练出来,等把他们练出来了,我就要从你们当中选拔一批军官来统领他们,你们自己的功课也别落下。”

    说着,于淇转头对陪同他巡查的监军道:“你们也辛苦了,晚上除了要做新兵的思想工作,还要解答这些老兵的问题。”

    于淇已经在军中下令,军官的提拔,除了战场积功升职之外,就是平时的选拔,通过对武力跟韬略两方面的考核,择优提拔。所以这些老兵在练兵之余,也会识文断字,学习兵法,至于他们的教官,就是那些文化程度更高的监军们了。

    在看完了长枪营后,于淇又去刀盾营跟弓箭营巡视了一番,跟新兵们一块吃了个饭后,于淇又匆匆忙忙的赶往城北。

    跟城东比起来,城北更加热闹。除了驻有两千老兵的军营外,再往北去,就是一座临着赣水而建的巨大营地。

    这里可不是在新建军营,而是仿照宛陵军工厂搭建的新的军工厂。

    冷兵器时代,打仗打的是什么?除了人之外,就是打的后勤。哪一方能吃的饱,哪一方的武器装备好,那一方的士气就高,就能打胜仗。

    据太史慈送来的书信描述,宛陵军工厂的武器装备已经得到了吴郡许贡、乌程严白虎等势力的认可,在交易了两回之后,尤其是在孙策军事压力下,纷纷加大了采购量,现在宛陵军工厂可是忙活的很。

    不过让于淇失望的是,他临走之前留下的关于改进武器装备的悬赏,至今还没有被人完成。

    宛陵那边毕竟是跟孙策对抗的前线,于淇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所以在南昌重新搭建一个军工厂的计划就被他提上了日程。所幸有在宛陵的经验,南昌军工厂的筹建比较顺利。跟宛陵稍有不同的是,于淇在筹建南昌军工厂之初,就增设了研发部门,专司改良、研发各种东西。而这个研发部门被于淇寄予了厚望,永远不要小瞧劳动人民的智慧,于淇纵然有两千多年的问话积累,在一些实际操作中,远远不如这个时代的能工巧匠们。

    虽然于淇脑子里知道很多犀利的武器装备,像什么陌刀啊、神臂弓啊、板甲啊、火药啊,但于淇并没有全提出来,只是提了弓弩刀枪等普通武器,一来这些东西他大部分只知道个名字,具体怎么构造的他并不清楚,二来就是时机未到。于淇的计划是最起码要等他击败了孙策,稳定了江东之后,才会把一些不属于这么时代的东西拿出来。

    虽然这些武器装备于淇没提,但是像诸如改良造纸术、曲辕犂等想法,于淇还是跟几个工匠提了提,这些都是被于淇看好有望早日制造出来的。

    结束了一天的奔波劳碌之后,于淇回府吃过晚饭继续挑灯夜战。第二天一早,于淇就来到南昌城西门的码头,送一支商队启程。这商队可不一般,他们肩负着于淇的任务,这一支商队是前往徐州的,除了做买卖赚钱之外,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把赚到的钱花出去。

    怎么花?

    买马,买战马。

    江南缺战马,在之前的战斗中,于淇切身感受到了骑兵的优势,所以派出了两支商队,一支前往徐州,一支前往南阳,在这两个地方蹲点收购战马。毕竟不是北地,这里没有大宗的战马交易,只能这样一点点的收购,细水长流,积少成多。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于淇不停奔波,今天就带着一些山越族的战士回到山里宴请山越部落首领,过几天就跑到柴桑跟甘宁加深感情,顺便了解一下甘宁的练兵进度;有时候又会提着几样补药来到彭泽,看望病重的刘繇;有时候还会去陪徐庶的老母亲说说话,顺便帮徐庶物色个好姑娘,让他们老徐家传宗接代。

    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的过去,随着寒风呜咽,于淇来到这个时代已经一年了,艰难逃离长安的小皇帝回到破败荒芜的洛阳城,满怀希望的改元建安,希冀能迎来一个好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