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元年
字体: 16 + -

第四十三章没有什么是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

    当于淇用铿锵有力的声音说出“民心,就是一道城墙”这句话的时候,徐庶跟太史慈颇有几分目瞪口呆的感觉。

    当他们还在纠结一城一地之得失的时候,于淇已经站在了民心这样的制高点上,并在此基础上高屋建瓴般的提出了军屯自强、教化百姓、归化异族等战略性设想。

    有所感悟之后,徐庶跟太史慈都是一脸敬佩的看着于淇,尤其是太史慈,想到于淇跟刘繇之间的差距,心中简直就是百感交集。

    “好了,不用这么看着我,”于淇被他们两个盯着有些不自在,挥挥手道:“我不过是多看了几本书而已。对了子义,等回头我给你送些书来,你没事的时候多看看书。”

    书可是个好东西,对有上进心的人来说,不亚于食盐对山越人的吸引力,没看太史慈激动的脸都涨红了么。

    虽然已经到了秋收的时节,但于淇还是在宛陵待了好几天,一方面宛陵短短时间内遭逢两次战斗,民心不安,于淇要用他的这张熟面孔主持秋收、稳定民心;另一方面,也要帮着太史慈募集、训练士兵。

    这个时代可是讲究不误农时的,不过于淇在募兵告示里明说了,可以先来报名,通过了之后就会被登记在册,等秋收利索之后再到军营报到。而且在每一张告示旁,于淇都安排了一个老兵负责解释,着重介绍只要被登记在册,就是正式的士兵,可以领取军饷的。

    并且于淇的兵跟其他势力的兵可不一样,是有丰富粮饷供养的职业士兵,而之前于淇在宛陵募兵的时候,就已经宣扬过他的这一套军中制度了。而有意参军的青壮们也从之前参军的老乡们口中得知了于淇确实是如他所说的那样,所以这一次于淇一竖起招兵旗,十里八乡的青壮纷纷成群结队的到县城外的军营报名。

    得益于良好的宣传口碑,于淇很快就募集了超过两千名兵员,将立功心切的、有意跟他回豫章征战的士兵挑出来之后,剩下的都一股脑的交给太史慈,而太史慈也开始熟悉于淇之前编订的练兵操典。

    在太史慈时不时的为于淇练兵操典中的某一句话击节而赞的时候,于淇已经在为他提出来的软性防御而奔走。

    橘红色的火焰熊熊燃烧,烧的铜鼎里的汤水咕噜咕噜的冒着白气,一只看不出是什么的动物骨架在铜鼎里随着水汽浮浮沉沉。

    这是宛陵城西十几里之外的一处山顶,平坦的山顶中央坐落着一栋用石块巨木搭建起来的大屋。这大屋,以从别的部落进口来的高档原石为基,以山中数十年树龄的在千年以后十分珍稀的原木为墙,虽然四处透风,但依然不失为一处上佳的聚会之地。

    其实主要就是图它离着县城近便,在附近的山越部落里又有点名气。

    在大屋中,围着铜鼎环坐着十几个大汉,于淇居中而坐,在他的两侧,分别是宛陵县内数得上号的山越部落的头领。其实一县之内的山越部落,少则几十,多则数百,但是不能都来,都来的话就坐不下了,所以今天来的都是在各自的部落附近能做得了主的的大部落头领,他们这十几个人就代表了宛陵县内的几十个部落。

    “我呢,大家都认识我,有些人可能知道,有些人可能不知道,我是隔壁溧阳县的,往上数几辈,咱们可能还沾亲带故的。”

    于淇一句话就把这些部落头领给逗乐了,纷纷哈哈哈大笑,也有捧场的表示高攀了云云。

    “之前咱们合作的不错,以后我希望咱们能够加深合作,让咱们的关系更紧密起来。”于淇已经把之前承诺的一个人头换一袋盐的悬赏兑现了,所以今天才这么给面子的都来齐了。

    “我们都知道于将军你是个讲信用的,要不然我们今天也不会过来了,有什么话你就直说就行了,大伙说是不是?”说话的是黄族长这个老熟人,他属于捧场的那一类。

    “行,那我就直说了,”于淇便把他的设想一个一个的说给他们听。

    想要同化一个民族,必须从肉体跟精神两方面着手,好在于淇有几千年的人类智慧支撑,再加上他在豫章已经实验了一部分,此刻说起来更加完善详实。

    首先就是从山越诸部中募兵,于淇承诺会一视同仁,给他们同样的待遇。这些参军的人,肯定是山越族中的青壮,在军队这个大熔炉下,他们会被汉族的同袍逐渐同化,说同样的话、认同样的字、养成同样的生活习惯。然后再由他们去影响部落中的其他人,首先受到影响的肯定是他们自己的家人。

    等这些人退役之后,很有可能会成为族中的一个新兴阶层,一个倾向于汉化、倾向于农耕的阶层,而这个阶层,因为其经历、规模,很有可能出现部落的掌权者,到时候这个部落的走向就不言而喻了。

    而按照于淇制定的军中制度,当他们战死之后,他们的家庭会由官府抚恤,他们的孩子会由官府统一教育、抚养。一个山越部落一共有多少个家庭?如果说一个部落当中的青壮代表现在,孩子代表未来,那这个部落以后……呵呵。

    这是从肉体上同化他们,从精神上于淇则是提出了一个他们根本无法拒绝的提议,于淇会以亭为单位开设学堂,初步教授文化课,以后等师资力量雄厚了,还会开设格物、数算、医药等学科。汉人的孩子上学需交一斗米作为学费,而越人的孩子则可以用十斤肉干来代替。

    其实这个设想不单单是为了山越部落而提出的,他们只是捎带的,于淇主要还是要为了拉拢占据大多数人口的汉人平民,让老百姓觉得跟着自己干,日子有奔头,换谁来也不可能比自己更好,老百姓们就会铁了心的支持自己了。

    至于其他的诸如发展工商业,加强交流什么的要是在以前被提出来会让这些部落头领欣喜,但是现在跟前两个提议一比,就显得落入下乘了。

    于淇几句话的功夫,这些山越部落的头领就觉得自己的境界提高了一个档次,整个人都显得特有逼格。他们已经可以想象自己回到部落中显摆的场景了:我可是为了你们好,可是为了整个部落的未来考虑……啧啧啧。

    看着交头接耳、气氛逐渐热烈起来的诸位头领,于淇微笑举杯:“来,让我们为了咱们共同的美好未来,干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