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元年
字体: 16 + -

第三十章一计不成又生一计

    “围魏救赵?”

    于淇疑惑的重复了一遍:围魏救赵这个典故他是知道的,其中代表的意思他也明白,结合当前的情况,不用猜,徐庶的计策肯定是进攻孙策的一个重要据点,逼着孙策撤退,这样泾县之围就顺势解开了。

    但是要攻哪呢?

    于淇伸着脖子看铺在桌子上的地图,现在丹阳郡中被孙策占据的、能称的上是孙策重要据点的可不多。

    春谷县?不可能;芜湖县?有点可能;宛陵城?

    于淇仔细瞅了瞅,暗自点头,指着宛陵城道:“元直说的可是宛陵城?”

    “不错,”徐庶点点头道:“宛陵作为丹阳郡治,本身就是大城,又通过冷水连接江水,控南北、接东西,水陆要冲。”

    徐庶用手在地图上画了一个圈:“将军你看,若是能拿下宛陵,不光可以断了孙策的后路,而且以宛陵为中心,春谷、芜湖、溧阳三县尽皆在望,只要我军出现在宛陵城下的消息传出,孙策肯定要从泾县撤军。”

    听了徐庶的话,于淇疑惑问道:“元直的意思是……佯攻?半路而击?”

    “为什么不两路同时进行呢?”徐庶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将军你看,宛陵依冷水而建,现在正是秋汛,只要我们在冷水上游筑坝蓄水,只要三五天,就能积蓄出冲毁宛陵城的大水。所以根本不需要在宛陵城下安排大军,只要一千精兵,在水攻之后就能拿下宛陵城。”

    “而将军你,就可以率领主力半路埋伏,在孙策回师途中打他个措手不及。若是布置妥当的话,说不定可以将孙策所部尽数歼灭于此!”

    我靠,真够黑的……我喜欢。

    不过……于淇一皱眉头:水攻……宛陵毕竟是自己的起家之地,自己对那还是有感情的,一场洪水给淹了,自己还有点于心不忍。

    好吧,于心不忍什么的,不过是于淇的借口而已,于淇真正担心的是:自己目前的军中主力大部分都是来自宛陵的,于淇不能不考虑军中将士们的反应。真要一场洪水把将士们的家人给淹死了……呵呵呵,以后于淇说不得就要提防来自背后的冷箭了。

    不过这话于淇不能跟徐庶说,他毕竟是个军师,出谋划策可以,怎么拍板做主还是要于淇自己来。

    想了想,于淇婉拒道:“元直啊,马上就要秋收了,这一场大水下来,咱们是省心了,老百姓这一年的辛苦可就白费了。要是这样的话,咱们就算占了宛陵城,你说老百姓会怎么看咱们?咱们拿什么来养老百姓?总不能看着他们饿死吧?”

    “要是不管老百姓,那不是民心尽失嘛,那样的话还不如不占,就算占了,以后也肯定会失去,今天我省的心,道了那个时候就要用血的代价来偿还。所以我宁肯多流点血,也不愿让老百姓视我如仇寇。”

    于淇说完,就发现徐庶正神色怪异的看着自己,于淇疑惑的上下打量了一下自己:没毛病啊。当即问道:“怎么了元直?”

    只见徐庶正了正衣冠,一本正经的朝着于淇大礼参拜:“主公英明,有主公如此,实乃百姓之福,天下之福,臣为百姓叩谢主公。”

    于淇愣愣的看着徐庶朝自己行礼,脑海中一个机灵,连忙跳起来扶住徐庶,激动的嘴巴都合不拢了:“哈哈哈,元直无需如此,我得元直,如……呃如虎添翼啊,哈哈哈!”

    于淇肆意的将自己激动的心情表现出来,反正自己现在也不过二十岁而已,什么成熟什么稳重,年轻张扬才是适合自己这个年纪的。

    而于淇溢于言表的激动兴奋之情也感染了徐庶,原本一本正经满脸肃然的徐庶也情不自禁的展颜微笑。不过徐庶很快就收敛了笑容,转而微皱眉头的盯着地图看:既然主公不同意使用水攻,那自己只能另外再想办法了。

    发泄完了心中的激动兴奋之情后,于淇这才发现徐庶在盯着地图猛看,便宽慰他道:“元直莫慌,当初我在宛陵募兵的时候,还留下了几分香火情,咱们也不是两眼一抹黑。”

    听到于淇说起这个,徐庶连忙追问,于淇便把当初募兵的情况详细的描述了一遍。宛陵是于淇的起家之地,这点徐庶是知道的,平时徐庶跟士兵们聊天的时候也听说过一些,但都不全面,此时听于淇叙说,心中顿时有了计划。

    “主公,我有一计,名为内外开花、围追堵截。”

    “哦?”于淇好奇追问:“怎么个内外开花,围追堵截法?”

    “结合主公的描述,我们可以先派出两支队伍先行,第一支队伍宜挑选精兵强将,以一曲人马为宜,多负弓矢,携带刘使君的书信以及主公你的印信先行前往泾县,一方面支援太史慈将军,可以让太史慈将军坚持到我们赶到;另一方面,可以让太史慈将军明白我们的计划,并且充当我们跟太史慈将军之间联系的桥梁,待孙策撤军之际,能让我们及时知道孙策的动向。”

    说到这,徐庶叮嘱道:“主公,千万要叮嘱太史慈将军,切莫轻敌冒进。”

    “另一支队伍跟第一支队伍相反,人数不宜过多,只需挑选几名机灵的,对宛陵熟悉的士兵,先行潜入宛陵探查。若是宛陵守备严密,就让他们联络乡党,伺机夺门;要是宛陵守备不严,则让他们协助我们主力,分批潜入宛陵,一举夺城。”

    于淇仔细琢磨了一下:很棒的计划。想了想他又补充道:“当初我在宛陵募完兵后,为了练兵,曾经追缴过宛陵、春谷两县的山贼水寇,缴获的物资一部分留下自用,一部分都被我交易给了当地的百越部落,因此有几分人情。我想是不是可以传书给这些山越部落,对上至孙策,下至普通士兵都发出悬赏,这样就能袭扰孙策的撤军,兴许还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对了,若是咱们占了宛陵,说不定还能凭此拉近双方的关系,进一步的拉拢他们,有助于咱们治理宛陵。”

    “主公英明啊,”徐庶赞许道:“如此一来,把握就更大了。”

    “那就这样定了?”见徐庶没有其他意见,于淇就拍板了:“给太史慈的信就麻烦你来写了,我去挑人,嗯……第一支队伍就让于十三带他的本部人马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