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元年
字体: 16 + -

第二十五章黄雀?不,我是猎人

    距离上次于淇整编军队已经过去了三天,三天前于淇得到刘繇的授权整编军队,经过于淇三番两次的劝退,两千七百多人的军队最终只留下了一千多一点的人。

    在这三天里,于淇按照常备军的标准狠狠的操练了这些士兵一番,当然了,在加重训练量的同时,一应福利待遇也完全按照常备军的标准来发放。饷钱因为还没到月底还没发,这个暂且不提,不说别的,光是一天三顿饭管饱,午饭跟晚饭还有肉味这一点,就让这留下来的一千多士兵心甘情愿的接受于淇的操练。

    意料之中的,那离开的一千七百人在得知了于淇麾下军队的待遇之后,很多人都跑到军营门口主动要求重新参军,理由嘛,就是于淇还没发放答应他们的遣散费,所以他们还算是军队里的人。

    于淇自然是不会答应这些人的,至于之前答应给他们的遣散费,于淇也没打算给。至于原因嘛,有两点,其一就是刘繇从丹徒撤过来的时候带来的辎重已经不多了,于淇估计了一下,以他现在操练士兵所用的粮草消耗量,刘繇留下来的家底最多还能支撑半个月,把遣散费给他们了,于淇拿什么来养活这些人?

    其二嘛,就是于淇昨天晚上得到的一份情报了。情报是徐庶在彭泽招揽的奸细送来的,在于淇抵达彭泽的当天,彭泽县内的几家大的宗族势力就秘密集会,密谋对付于淇。尤其是于淇三天前劝退了一大半士兵,特别是于淇随后就把这一千七百人赶出了军营后,这几大宗族兴高采烈的大喊“天助我也”,而于淇在他们嘴里就成了“天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的疯子。

    打着“天予不取反受其咎”的招牌,几大宗族秘密调集私兵,同时联络这些被清退的士兵,打算发动叛乱,围杀于淇。

    杀官造反?

    不存在的,先不说这年头的官值不值钱,就说于淇败亡之后,他们就是胜利者,自然是想怎么给于淇泼脏水就怎么泼,难道于淇到时候还能从地里爬出来反驳他们不成?

    因为要秘密集结私兵,所以花费的时间有点长,这也是于淇这几天使劲操练士兵们的原因。当过兵的人都知道,当士兵们经过长时间重复性的训练之后,心中容易憋出一股心火来,于淇就是要让他们憋出这股心火来,等到几家宗族发动叛乱的时候,就是他们这股心火发泄出来的时机。

    而经过这些天的磨合,再加上不久后的一战,这些士兵在刘繇手下接连失败而造成的颓废的心理状态就会得到改变、升华,从而完成一场由残兵败将到精兵悍卒的蜕变,进而彻底的融入于淇的军队当中。

    结束了一天的训练,于淇回到大帐之中开始思考起来。从接到徐庶传过来的情报后,于淇就一直在暗中算计,依着他的估计,三天时间不足以让彭泽的几大家族把私兵都悄悄的运到县城附近,但是也差不了多少,从时间上算,几大家族发动的时机就在这几天了。

    于淇决定不被动着等着他们打上门来,而是主动挑起事端,不给他们充分准备的时间,逼着他们仓促发动。

    打定主意之后,于淇趁着天还没黑,到城里面见刘繇,向刘繇提出辞行的想法,并明言明天一早就拔营发兵。

    对于这些天城内城外涌动的暗流,刘繇也有所察觉,不过现在的他虽然还顶着扬州牧的名头,但实际上就是在寄人篱下,对于这种情况他也无能无力,所以当于淇向他提出了明天一早就发兵的请求后,刘繇虽然觉得仓促了点,也没有拒绝。

    回到军营之后,于淇就把这个消息传递下去,训练了一天的士兵们喧哗了一阵儿,很快就沉寂下去。随后于淇就发布命令,借口让新兵好好休息,由于淇带来的老兵们接管了军营的巡逻及岗哨。

    入夜之后,于淇亲自带队巡营,每到一个营区,就把屯长、队长单独叫出来交待一番。

    就在于淇悄无声息的进行着准备的时候,彭泽县的大地上,几大家族的私兵却在夜色的掩护下大张旗鼓的活动着。

    于淇傍晚入城面见刘繇请求明天一早拔营出兵的消息在于淇离开刘繇驻地,还没走出彭泽县城的时候就传到了几大家族的掌权人耳中。

    于淇的突然举动打乱了几大家族的布置,按照几大家族的计划,明天这个时候,他们几家的私兵才会全部部署到位,然后趁夜把武器发给被于淇清退的一千七百多人,因为他们一直待在军营外面,所以由他们打头阵,几大家族的私兵负责扩大战果。

    按照几大家族的掌权人的话说:出其不意之下,于淇插翅难逃,等把于淇抓到之后,定要烹而食之。

    接到城内的线人传来的消息后,几大家族的掌权人连夜碰头,一番商议之下,决定今晚就发动。他们倒是没怀疑于淇察觉到了他们的举动,因为这三天来于淇一直待在军营里操练士兵,而于淇在彭泽又是人生地不熟的,肯定不会有人主动给他送消息的。所以他们觉得就算还有两家的私兵没有到位也不要紧,凭借着他们跟邻居抢河道的悍勇、跟水贼打的有来有往的精锐私兵,趁夜偷袭一个没有防备的军营,还不是手到擒来?

    甚至这几个家族的掌权人还有点窃喜:那两家倒霉催的没赶到正合适,等打破了军营缴获了军资,那两家没出力的一个铜板都别想分到。

    夜深之后,几大家族控制的民夫开始悄悄的给一直窝在军营外的一千七百人送去刀枪,虽然他们自以为行动隐秘,殊不知这一切都落在了于淇的耳目中。

    过了子夜,于淇帐下的各级军官,上到军侯,下到队长,开始自上而下的将各自的部下叫醒,而于淇的亲卫队则抬着大锅,挨个营帐送煮好的粥食。

    军营内外两重天,军营内万事俱备严阵以待,军营外沾沾自喜怡然自得。正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算计来算计去,最终还是要手底下见真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