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元年
字体: 16 + -

第十九章名将登录

    从南昌北上,以赣水为界,分为东西两条线。

    西线,有三个县,自南到北分别是海昏、历陵、柴桑;东线,也有三个县,从南到北依次是鄱阳、鄡阳、彭泽。

    于淇一开始的计划是从西线开始,因为在于淇穿越之前,种花家的考古界正好有一个重大的发现,那就是海昏侯墓的发掘。别的不说,光那些亮瞎人眼的金币金器,就足以让于淇记忆深刻。

    所以于淇在知道南昌县北面的那个县叫海昏之后,就决定出征剿贼的第一站就是海昏了。

    其实于淇不知道的是,在一些文献里,海昏还有另外一个称呼,那就是上缭。

    在赣水的西侧,有一座山名叫九岭山,九岭山的南北两麓分别有一条河,山北面的河叫修水,山南边的河叫潦水,两条河出了九岭山之后,在山下汇合,古人就在两河的交汇处建了一座城,这就是海昏县城。又因为潦水的缘故,也被称为上缭。

    可是在得到刘繇带着他的残兵败将退守彭泽的消息后,于淇就改变了之前的计划,他决定先走东线。其实按照于淇内心的感情来说,他恨不得抛下大军,坐船直接赶到彭泽,毕竟那里有太史慈啊。

    什么?刘繇尚在,不好收服太史慈?

    于淇有说要收服太史慈吗?他只是想找太史慈打一架而已。

    来到这个时代已经大半年了,又打了好几场仗,于淇对自己现在的这具身体非常满意,毕竟也是在战场上杀人如砍瓜切菜般的强悍存在。可是他一直好奇他跟历史名将的差距,现在知道了太史慈的消息,他当然迫不及待的想要跟太史慈打一架来估计自己的武力在历史名将中的水平。

    如果说武力达到九十以上就是一流名将话,太史慈毫无疑问是位于一流名将行列中的。如果自己能跟太史慈打个平手,甚至略胜一筹的话……哇哈哈,自己就是堂堂的一流猛将兄,可以自诩霸王在世。如果打不过太史慈的话……不好意思,我是食脑的。

    这个想法也就在于淇的脑子了转了一圈,最终于淇还是决定老老实实的领兵打过去。

    鄱阳,这是于淇北上剿贼的第一站,在于淇的印象里,后世的赣省,现在的豫章郡,金银铜铁煤的资源是很丰富的,具体位置于淇是记不得了,大体记得应该是在赣西。所以于淇到了鄱阳,除了铲除鄱阳县内的宗族势力,还有一个任务就是想打听一下,县里没有发现什么地方有铜矿或者金银矿。

    在铲除了鄱阳县内的宗族势力之后,于淇扶植了一位监军来做鄱阳长。把已经在南昌施行的那套政策搬到鄱阳之后,于淇就马不停蹄的继续北上。至于接下来的收拢民心、巩固吏治、打听矿产消息的任务都被于淇一股脑的交给了被他任命的鄱阳长。

    从鄱阳县北上,就进入了鄡阳的地界,从鄡阳县开始,于淇的对手就多了一个,那就是据水为乱的水寇。因为在鄡阳县内,赣水两岸,就是一片水泊,虽然不及彭蠡泽那么浩淼,却因为沼泽湿地的关系,更加易守难攻,毕竟在不知路径的外乡人眼中,不知深浅的沼泽远比浩淼的湖面更加可怕,所以鄡阳县的水泊,就被附近的水贼当成了他们的藏身之地。

    说起汉末的水贼,既有大家耳熟能详的甘宁、蒋钦、周泰等名传千古的英雄,也有一些有本事但是生不逢时被埋没的豪杰;既有被逼无奈落草为寇的,也有生性凶狠乐在其中的。

    鄡阳县境内的水寇,有几股民愤极大的,就属于最后一种,劫货杀人,一点道义也不讲。

    于淇率军到了鄡阳县之后,本打算依着南昌跟鄱阳的旧例,直接以泰山压顶之势覆灭宗贼的,谁知道这里的宗族似乎是得到了南昌跟鄱阳的消息,竟提前做好了准备。

    以宗族势力的顽固程度,为了保住他们的利益,自然是集合力量对抗于淇。

    不过有矛就有盾,在宗族势力集合全部力量打算顽固抵抗到底的时候,也有小家族变身带路党。

    整个鄡阳县共有三家大的宗族结成同盟,虽然是同盟,但三个相互之间隔着几十里地的坞堡,怎么也做不到同进同退。更何况还有一些小家族甚至是普通百姓的帮忙,在这些人的帮助下,在宗贼眼里固若金汤的坞堡早就变得千疮百孔,等到于淇大军一到,里应外合之下都是一战即破。

    铲除了县里的三家宗族之后,于淇意识到自己的一个疏忽:自己竟然忘了发动群众!既然把占据大量资源的宗族定位为敌人,那自己就要团结广大失去资源的群众,虽然宗族内部极少有反叛的,但总有自觉自己受到不公平待遇的族人,这些都是可以拉拢团结的。

    所以在拿到了鄡阳县的控制权之后,于淇就广发告示,将铲除宗族之后的政策广而告之,让所有的老百姓都知道。于淇甚至幻想,在以后也许有百姓会主动起来推翻宗族的统治。

    于淇没料到的是,他今天的这个幻想,在以后的某一天还真的变成现实。

    在平定宗贼之后,于淇就分兵好几路,在县里义士的带领下闯入水泊。只是水泊太大了,于淇分兵这么多路,在水泊了转悠了两三天,一个水贼的尾巴都没摸到。

    一筹莫展之际,于淇开始总结思考,还是之前的事情给了他灵感,于淇暂停行动,开始招降纳叛。

    一些被逼无奈投身为贼的水贼,听到风声之后就上岸投降,愿意种地的就等着来年发放土地恢复户籍,愿意参军的经过选拔合格的也被军队吸收。

    有了这些带路党的带领,于淇的破贼之路终于有了斩获。

    “快划!别让他们跑了……放箭放箭……”

    于淇雄踞船头,一面大声招呼将士们追击,一面弯弓搭箭……嗖的一箭,一个水贼应声落水。

    忽然,前面拼命逃跑的水贼乱成一团,于淇一看,心中大喜:这简直是天赐良机!连忙招呼众将士上前。

    到了跟前才发现,原来是有一伙人把这帮水贼给截住了,双方正厮杀成一团,于淇不疑有他,抽出腰刀就跳帮厮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