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元年
字体: 16 + -

第十五章开宗明义(二)

    随着斥候们的陆续回来,于淇手中汇集的情报越来越多,越分析,于淇心中越安定:从明面上的武装力量的对比来看,自己可以轻易碾压这五大家。

    不过从常理分析,这些豪强胆敢对抗官府,必定在暗地里有不为人知的底牌——后世的电视剧里都是这么演的。

    于淇把这个疑问跟朱皓提出来之后,没想到却引来了朱皓的哈哈大笑:“你啊,太高看他们了。”

    “常言道:破家的县令,一个县令要是恼了,都要破人全家,何况我这个府尊?地方豪强之所以有胆子敢跟官府叫板,无非是豪强传承几代,各种关系盘根错节,官府想要动他们,都害怕牵一发而动全身。其实一个县令真想动一个豪强家族,也不是难事,无他,利益。”

    于淇点点头表示明白:灭了一个豪强家族,上到这个家族空出来的吏职,下到庄园田舍奴仆牲畜,这么大的一块利益足够县里的各方势力联合起来了。

    而像南昌县目前的这种情况就更好办了,五大家族联手把持县里的政治生活,朱皓身为朝廷任命的太守,出手整顿县里的吏治,那是名正言顺。而他于淇身为郡尉,手下有一支完全听命于他的精兵,在这种情况下,他听从太守的命令,出兵剿灭不尊官府教化的罪恶势力,那是行使朝廷赋予的神圣使命,是仁政、是义举。

    一念至此,于淇的思路顿时豁然开朗,甚至延伸出来,将铲除这五大家族之后留下来的利益都分配好了。不过于淇还没有膨胀,在这件事上他还是要跟朱皓商议着来的。

    不过于淇已经打定主意,在这件事的利益分配上,就算朱皓要拿大头,他也没意见。于淇甚至打算主动把五大家族留下来的利益中的大部分都让给朱皓,以此来换取朱皓支持他对豫章郡内其他县的征讨。

    毕竟朱皓身为豫章太守,坐镇郡治南昌是理所应当的,而以他跟朱皓的关系,朱皓坐稳了太守的位子之后,他也能朱皓这里得到更多的利益。

    什么?趁着朱皓手里没兵,把朱皓架空?

    这个想法……怎么说呢?只能说很有想法吧。

    且不提朱皓赠书之义、言传身教之恩,也不提在官、在野的名声;就说孙策这个随时都有可能打过来的强敌,有朱皓这个太守在前面顶着,他身为二把手就有更多的转圜余地,进退自如与直缨其锋,这是个再浅显不过的事实了。

    当然了,于淇这么考虑,也是因为在他的印象里,孙策很快就会击败刘繇,而刘繇则会率领残兵败将退守豫章。如果这中间间隔的时间能长些,于淇也不是不会考虑架空朱皓,但是时间太紧张了,于淇要抓紧这有限的时间将豫章的各方势力整合起来对抗孙策,而不是将这宝贵的时间浪费在跟朱皓,以及即将到来的刘繇的争权夺利上。

    宜将风物放眼量,长风破浪会有时——舍得舍得,有舍才能有得啊。

    朱皓还以为一下子铲除五大家族,要杀掉那么多人,于淇执行起来会有心理障碍,所以耐心的分析、解释了一番。岂不知在于淇的心里,只要被他划到对立面的,不管多少人都照杀不误。要知道在后世于淇的那个年代,一个核蛋下去抹平一个城市、蒸发几十万人的事情都发生过不止一次,现在不过是铲除五个阻碍自己进步的家族……区区五个家族而已,何足挂齿。

    不过朱皓的长篇大论也让于淇更加充分的了解了这个时代士大夫阶层的心理。

    那是一种天老大、地老二、自己是老三的大国家主义,是一种洋溢着强烈自信与自豪的信念,是一种执着到纵死无悔的坚持。

    奴颜婢膝——不存在的。

    入夜之后,所有派出去的斥候都已经回到军营复命,于淇将这些情报在地图上直观的表现出来后发现,五大家族拥有披甲之士一千三百人,因为前两天的围城,所以绝大部分都被召集到南昌城里,这是他们主要的军事实力。

    在地方上,五大家族各有一处坞堡,均建在地势险要的位置,再加上坞堡内存储的大量粮食,又有水源,可谓是易守难攻。坞堡内守卫力量,那就不计其数了,堡内的乡民奴仆随时可以转化为乡兵,在战时全民皆兵也不是不可能的。

    所以要剿灭南昌城内的五大家族不难,难的平定县城以后的事。不说别的,就说怎么防止消息走漏吧,光围城就够了吗?五大家族扎根南昌县上百年,谁敢保证他们庭院深深的老宅里没有几条通往城外小树林、乱坟岗、或者是河沿上的密道?

    千万别小看老祖宗的智慧,在防灾减灾,留条后路以备东山再起的手段上,古人可是无所不用其极的。

    于淇身边就有现成的例子,就拿朱皓所在的朱家来说,他们两兄弟,哥哥在朝为官,弟弟外放地方,不管时局怎么变化,都能保证朱家富贵——可惜时局变化太快。

    这是世家大族最常用的手段,内外兼顾,或者说是两头下注。而地方豪强虽然不如世家大族这样手眼通天,却也有自己的生存之道,甚至更加隐蔽难防。

    于淇提出了这个问题后,就连朱皓都沉默了。

    看着朱皓眉头紧锁的盯着南昌县城的地图出神,于淇忍不住劝道:“府君不要烦恼了,大不了我再带兵去把他们的坞堡给平了,现在毕竟还是大汉朝的天下,就算他们敢聚众造反,也不是所有人都跟他们一条心的。”

    “他们若是固守坞堡还好,要是敢走出坞堡,以豫章郡山多地狭的地形,他们也跑不了多远,到时候只要府君发下悬赏,有的是人替咱们去收割他们的人头。”

    这是实话,于淇都想好了,只要他们敢走出坞堡流窜地方,于淇就发下悬赏,都不用他出面的,更不用他掏钱,只要让张崇把悬赏内容传达给周边的山越部落,相信用不了多久他就能收到这些乱党的人头。

    于淇心里美滋滋的盘算:嗯,说不定到时候他还能小赚一笔,不光是钱财上的收获,更多的是能接收一批现成的青壮。

    上哪找这样的好事?于淇感觉自己的状态有点不对:他现在有点幸灾乐祸的感觉,甚至巴不得消息走漏好让五大家族在地方上的负责人造反。

    于淇深刻反思了一分钟,最后发现他没错,错的是五大家族,他费尽心力剿灭五大家族是为了造福百姓,出发点是好的,就算过程中有些许动乱,那也不过是历史前进中的阵痛而已——这段话作者君申请五毛钱的打赏(手动斜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