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水浒之晁天王
字体: 16 + -

第四十五章 胡小杏

    经过一个多月后,晁盖他们终于又回到了梁山之上。而在此期间,吴用他们得知晁盖带了壶关的两千余百姓回来,一早就命人多修建些房屋,还有购买农具和种子做好准备,因此此刻晁盖也不用担心这一帮百姓的安置问题。既然如此,他手底下那么多人,剩下的一些细节问题也不用他操心了,自有卢俊义吴用他们处理,晁盖自然是回去陪刘影诗去了。

    晁盖此次外出除了带回壶关的百姓之外,还带回了许多钱粮与军用物资,差不多十万大军一年的花费。这些除了在汴梁城向赵佶索要的之外,还有原来里头的储备以及抱犊山的全部家当。而壶关是田虎那最靠近宋廷与梁山的一处关卡,所以他在里头屯有大量的军辎粮草。之所以只在那安置了三万兵马是因为壶关乃是一处险关,又与抱犊山成掎角之势,就算有大军进犯,关内只有少量兵力,只要坚守不出也可抵挡许多时日等待援军到来;而田虎此时正向太原方向扩张,于是就把手下兵力都调集到那边去了。此次晁盖若不是有唐斌里应外合,也不可能如此短的时间就把壶关给拿下来。

    晁盖在回到自己的住处除了看见刘影诗之外,还看见了另一个人,只听他开口说道:“小杏姐,没想到你也在啊。”没错,此刻跟刘影诗在一起的就是她的闺中密友胡小杏。她虽然并不住在梁山,但因为刘影诗的关系,准确的说是因为扈成的关系三天两头地往梁山跑,当然她嘴上说的是来看刘影诗的。而梁山上下也都知道她跟刘影诗的关系,所以基本上是任由她出入。

    “呦!这不是咱们的晁大首领嘛。什么时候回来的?”胡小杏第一次见到晁盖的时候还是很拘谨的,毕竟梁山晁盖声名在外,普通人在接触晁盖的时候还是会小心翼翼的。只不过随着后来见面的次数多了,她发现晁盖在平时还是很好说话的,根本没有什么架子,再加上刘影诗的关系,使得她渐渐的放开来,说话也开始变得有些肆无忌惮。

    自己回来这么大的动静这个胡小杏会不知道?晁盖才不信呢。只听他说道:“胡小杏,我好像没有得罪你吧?说话怎么阴阳怪气的?而且我回山的消息你会不知道?”

    “不知道啊。我一直都在这里陪着影诗妹妹,哪知道你什么时候回来。”胡小杏一脸理所应当的表情说道。

    晁盖听了说道:“那好,现在我们夫妻相聚,你去找三娘去吧,就不要在这儿打扰我们了。”因为胡小杏喜欢扈成,刘影诗想让她先与扈三娘打好关系,所以她跟扈三娘已经认识了。而扈三娘对于胡小杏当她的嫂子也没什么意见,两人的关系也很要好。

    因为扈家庄就剩下兄妹两人,所以扈三娘对扈成的婚事也很上心,刘影诗刚跟她提起扈成他们的事她就风风火火的跑去找扈成去了。扈成当时还没反应过来胡小杏喜欢他,扈三娘跑来跟他说婚姻大事时他还一脸的莫名其妙,觉得妹妹突然间抽什么风了,在他还没反应过来怎么回事他与胡小杏的婚事就被扈三娘拍板给定了下来。

    “行啊,我现在就去找三娘。不过也陪我去。”说完作势就要拉着刘影诗出去。

    “我说你……”

    晁盖实在是无语了,这丫头绝对是故意的。

    “好了你们两个。”这时刘影诗出来解围说道,“要我说这是大哥你自作自受,小杏姐跟扈大哥都已经在商量婚期了,你出去征战带扈大哥去也就算了,可你回来的时候居然把扈大哥留在淮西,她现在不找你麻烦才怪。”

    晁盖这时候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真得罪她了。于是他说道:“小杏姐,此事是我思虑不周。不过你们的婚期不是还没定下来吗?我又没有耽误你们成亲,你应该不至于如此记恨我吧?”晁盖虽然这么说,但他的心里都觉得没底。

    “我跟三娘本来都商量好了的,等你们从淮西回来就选个黄道吉日把这件事给办了,结果你却把他留在那里。弄得到现在你看看都拖延多少日子了?”

    “这好像也没多长时间嘛……”晁盖有些底气不足地说道。

    胡小杏怒道:“女子十六及笄,我这都快二十了,你是不是觉得我还有很多日子可以耽搁!?我看,你是只顾着自己与影诗琴瑟和谐,却不顾及手下兄弟的婚姻大事!”

    得,再说下去自己就快变成十恶不赦的罪人了。晁盖立即告饶道:“行了小杏姐,这次是我不对,我给你道歉还不行吗。为了表示我的诚意,我告诉你一个好消息。现在扈成已经回来了,现在应该是去看三娘去了。”

    胡小杏眼睛一亮。扈成是被晁盖从淮西调去给他助阵,现在直接跟晁盖回山了,而胡小杏只知道晁盖回山,并不知道这一消息,于是再确认一下说道:“你说的可是真的?”见晁盖点了点头一阵风似的就消失不见了。晁盖心有馀悸地出了一口气,这女魔头可算是离开了。刘影诗看了心里暗笑:这大哥也真是奇怪,像他这样高高在上的人居然会怕小杏姐。不过这也说明了他的平易近人。

    孙安和乔道清两人在被捉之后倒也没怎么样,晁盖也没有把他们给绑缚起来和亏待他们,只是限制了他们的自由。在跟晁盖回到梁山的路途上看见周遭的百姓宁愿背井离乡跟随晁盖,也不愿生活在田虎的统治之下之后,他们的心里面深有感触,反思自己是否选择错了效忠的对象。而在跟晁盖来到梁山,看见这里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再对比田虎那的风雨萧条,然后又想到了田虎那狭隘的心胸,回去估计没什么好下场。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两人商议一番后,到第二日终于下定决心归顺梁山。

    晁盖得知之后自然是喜不自胜,孙安武艺高强难逢敌手,而乔道清在原著里头可是公孙胜的师叔,能够呼风唤雨撒豆成兵,虽然现在不知道他会不会这些玄玄幻幻的法术——至少自己到现在都没见公孙胜施展过,但也是一足智多谋之辈。现在梁山可是急需人才,特别是谋士,有时候晁盖都会觉得捉襟见肘。原来晁盖手下就吴用,公孙胜,朱武,萧让这几人可算作谋士,但萧让只是一个为了应付科举的书生,现在公孙胜又得帮他在淮西镇守,真到了征战之时还得留下一人在梁山,若是再出点什么变故他可就面临了没有谋士可用的地步了。现在孙安他们的加入可以说是让梁山平添了一大助力,毕竟一员杰出的将领或谋士可是抵得上百万雄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