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水浒之晁天王
字体: 16 + -

第九章 义之所在

    回到梁山聚义厅,晁盖立刻命人把高俅带上来。只听高俅说道:“久闻晁天王英雄了得,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实乃不胜荣幸。”

    晁盖回道:“高大人,早就听闻你惯会溜须拍马,今日我可是领教了。”众头领听了俱都哈哈大笑。

    高俅讪讪地说道:“天王说笑了。听说梁山上的众位头领都是忠肝义胆的英雄豪杰,所行之事也都是替天行道的义举,这天可不就是当今天子嘛;天王若是放我回去,我必定上陈天子让他得知功绩,到时候加官进爵也好得个光宗耀祖封妻荫子,总好过现如今啸聚山林吧。”

    晁盖说道:“高大人所言还真让我心动,只可惜我等山野草莽逍遥自在惯了,不想受朝廷条条框框的约束。况且,朝廷上有你们这帮奸佞之臣,也没有我等的容身之地。再说了,你与我梁山兄弟可是有深仇大恨的,居然还妄想让我放了你!”

    随后转头对林冲说:“林教头,他就交给你发落如何?你可想手刃仇敌?”

    高俅听了立刻色厉内荏地说道:“晁盖,我乃当朝太尉,你若杀我朝廷必会再派精兵良将前来,到时候必将你梁山夷为平地,兵锋所指鸡犬不留。识相的最好现在放了我,我替你们在圣上面前美言几句,到时候不仅赦免你等前罪,还有高官厚禄荣华富贵等着你们。”

    众头领听得这话那还了得,一个个都是火冒三丈。你一个阶下之囚竟还如此猖狂,一个个的都嚷嚷着杀了他,还有的说朝廷兵马要来便来,来多少就杀多少,保管叫他们有来无回。其中鲁智深的嗓门最大,只听他喊道:“高俅老贼,你害的我林冲兄弟家破人亡如今还想让我们饶了你,做你的春秋大梦去吧。”把个高俅吓得心惊胆颤,身体抖得如同筛糠。

    晁盖压下众人然后说道:“你也看到了,我梁山众兄弟个个都想让你死,我只能听他们的了。把他拉出去宰了!”众好汉不等喽啰动手便一窝蜂拉他出去一刀结果了性命。

    众人回到聚义大厅,晁盖又命带栾廷玉和韩存保。二人来到厅上也不说话只是站在那里,一脸的威武不能屈慷慨就义的样子。晁盖见他们这样子先开口说道:“栾教师,韩将军,我梁山可曾有什么亏待二位的地方吗?”

    栾廷玉说道:“何必多言!我与你们早已是势不两立,现如今落入你们手中我无话可说,只求你早点给我来个痛快。”

    “栾教师何出此言,我梁山泊招揽天下的英雄豪杰,似你这等本事,与孙提辖又是师兄弟,我们接纳还来不及又怎会杀你呢。高俅已被我杀了,如今回去朝廷只怕免不了受到罪责,不如就此留下也好共聚大义”

    栾廷玉不屑的说道:“别跟我提那个无耻小人,若不是因为他我也不会落到现在这步田地。你所说的共聚大义不就是你们这群草寇土匪聚在一起**掳掠杀人放火吗?”

    听完这话众头领一个个都脸现怒容,只听九纹龙史进说道:“你这厮当真不识好歹,我晁盖哥哥好意留你在山上,你不留也就罢了,还如此诽谤污蔑我等,若不是看在你与提辖哥哥是师兄弟哪还留你在这信口雌黄!”

    “师兄,当初是我为了一己之私出卖了你,现如今你要杀要剐我绝无怨言。”孙立愧疚的对栾廷玉说,随后又对众头领说道,“众兄弟不必多言,不管怎么说当初祝家庄那件事的确是我对不起他。不管我师兄怎样对我你们都不可找他报仇。”

    只听栾廷玉说:“我不会杀你,也不会报复你,我要让你一生都活在悔恨当中,让你一辈子都背负着出卖同门的污点。”

    晁盖听他们说完了说道:“栾教师现在可否听我一言?”

    “有何话说?”

    只见晁盖站起身来说道:“你所说的乃兄弟义气是个人小义,而我所说的乃是民族大义。横渠先生有言: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几句话便是大义所在。你说我们杀人放火倒也不假,可我们杀的是贪官污吏,为富不仁的奸商还有地主恶霸。在我们梁山泊的管辖范围里,起码人人有衣穿个个有饭吃而且每家每户都有地种,除了税收年底还有余粮;可是你再看看外面呢,饿殍千里尸横遍野!”晁盖这话不仅是说给栾廷玉听的,也是说给韩存保和梁山众好汉听的。只见众人听完后全都沉默不语,聚义厅落针可闻。

    半响之后栾廷玉说道:“你说的倒有几分道理,但若想仅凭这寥寥数语便想让我留在梁山却是绝无可能。”

    晁盖说道:“我说这番话并非是想让你留在梁山,而是让你明白我梁山泊所行之事都是为了百姓黎庶天下万民。至于你的去留,全由你自己做主,我绝不阻拦。”

    栾廷玉最终还是没有留在梁山,下山之后也并未回到朝廷。韩存保则是决定留在梁山。至于此战所俘的其他人,也是去留随意。留下的分派到了梁山各军之中,不想留在梁山的也给足了盘缠令他们自行离去。

    到了晚上,晁盖在房里想着梁山今后该如何发展。现如今梁山开田垦荒还有靠着暗卫已经做到了自给自足,不用在下山打家劫舍了;虽然打的都是贪官污吏,劫的都是奸商地主,但到底对名声有所影响。虽然军队之中纪律还算严明但是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头领做事太过率性而为,丝毫没有分寸,但他们毕竟出身草莽又不能要求太过严苛,只能慢慢改变了。现在朝廷两次派遣大军前来都被打的落花流水铩羽而归,短时间里应该不会再派人来了,正好趁此时机休整一番积蓄实力,好为将来做准备,毕竟没几年金兵应该就会南下了。经过这两次大战肯定有更多人前来投奔,应该命吴用他们早作准备;不过得事先提醒他们别把什么奸恶之徒引到梁山上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