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土司家的管家婆
字体: 16 + -

第52章 紧锣密鼓

    鲁大姐和骆老师已经取了结婚证,婚礼到底在那里办呢?

    欧书记想在区政府为他们举办,好让区政府的全体同志,亲手为他们操操这份心,出出力。让区政府热闹热闹、沾沾荞花姨妈的喜气。

    二奶奶听说以后,直接找上门来,跟欧书记说:“我已经认她是我的干女儿,我就要为她在我家大院风风光光、体体面面的来操办这次婚礼。到时候,把区政府的所有同志请去,也一样的大闹一场。望欧书记就给我这个面子。”

    “既然二奶奶说到这个份上,有这样的心,那只有烦请二奶奶去操劳操劳,你家里的财产,土改时也不清理了,你就花钱,替区政府的同志们把这次婚事办好。我一定带着区上的全体同志来凑热闹,我还要来为他们主持婚礼呢!到那时,你不要嫌麻烦呕?”

    “欧书记咋个能这么说,平时请都还请不来,您只有借这个机会才会去我海家。这次婚事,我一定下本钱去办,你放心就是,不会给你们丢脸。”

    “我顺便告诉你,马上鲁龙溪要成立乡政府。乡政府就要设在你家大院里。别的地主的房产都要分给穷人,你们家不同,县上已经交代,要作为文物古迹原封不动的保存下来。你们家仍然住在里面,整个大院由你们代管。以后,县上要在这儿立一块碑,供外人参观。到那时我就要经常来打扰你了,你不要嫌麻烦。”

    “那就太好了,谢谢人民政府,我们家会把大部分房子腾出来,由政府去安排。那我就回去料理婚事了。”

    一天早上,二奶奶把王老师、三少爷、小牯牛、荞花、荞花妹、秀梅、二狗、老六一起喊来交代、布置。

    “荞花姨妈的婚事已经定在六月初六,离现在只有十多天了。这场婚事来的人太多,县上的,区上的。周周围围十多个寨子,听说荞花姨妈要结婚,要来的人也太多,最少要有一两百桌。如何把这件大事办好?所以找你们来商量。

    我把你们各人要做的什么事先说说;“总管就是王老师,一切由她安排。秀梅读的书多,账由你记。荞花和你妹妹管钱。二狗、老六和荞花、秀梅,再喊上几个家丁,赶着马去曲靖采买。买些什么,王老师会交代。反正新时的,像样的都买来。

    三少爷带着家丁管大院这边,桌、凳,要多少,由王老师带着你们去学校抬。小牯牛找十多个民兵在学校那边管。要买多少头猪、牛和多少只鸡、羊?找哪些厨师和杂工?就请王老师去定。”

    散伙后,二奶奶专门把几个女的留下。商量荞花姨妈他们的新房如何安排、结婚衣服做什么样的。

    二奶奶说:“大家出主意,反正要最新式、最漂亮的,不能丢人。你们都动动脑筋。”

    王老师说;“你们去曲靖除买别的外,一定记住:买大红缎子被面,漂白布的被里各两床。胡绵被两床,红缎子枕套一对,攀枝花的枕心两个,花的双人垫单一床。三米长的红丝绸一条,这是骆老师要挎着用。

    然后给骆老师买一套卡机布的中山装,给荞花姨妈买一套蓝卡基布彝族服装,再给荞花姨妈买一块盖头黑纱巾。

    这叫彝、汉结合,二奶奶看看怎么样?”

    “要得,还是王老师想的周到,就按这个去做,你们给还有什么主意?”

    “还要买一床垫棉。”秀梅补充说。

    “对!对!没有什么就按这个去做。”二奶奶已认可。

    “还说漏了,你们去曲靖多驮一些大米来,让来的乡亲们也吃上一顿大米饭。跑一转不行就跑两转。”二奶奶又补充说。

    去曲靖采买的人、马走后,二奶奶就叫荞花妹,把二楼最宽的一间屋,收拾为新房。

    真是;

    备婚事大动干戈,

    二奶坐阵来操劳。

    事事考虑真周到,

    莫亏我的好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