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面相公
字体: 16 + -

第六章 杭州破

    风前残烛,泛黄的光线照射在他的身上,像是苍老了几十岁。

    江南第一才子,文武双全秀才郎,太子舍人……失去了这一切,他还有什么?

    秦三娘赫然发现,自己看不懂他。

    那个异常安静的男人,一言未发,只是蹲在那里,一刀刀雕刻着他的木雕。

    ……

    数日后,金陵城内,沈宅。

    那位不与人发脾气、不说半句重话,就能让别人听话的陈娘子,正攥着休书默默抽泣。

    这一次,她仍旧不会被击垮,坐去那原本属于夫君的座位上提起笔。

    一个时辰以后,自沈宅内传出两封书信发往京城。

    一封送往太子府,另一封送去李家叔叔那里。

    她清楚的记得,沈默曾说过“当世武艺冠绝天下者,唯李太白一人尔”。

    李家叔叔有多了不起,陈映容不知情。

    她只记得沈默当时说这番话时的神情,这便足以给她充分的信心。

    这些千里之外的救命稻草,能抓住一根是一根,即使是希望再过渺茫,也要试上一试的。

    攥紧小巧玲珑的粉拳,在半空中一挥,她坚定地说道:“夫君,映容能娶你一回,便能娶你两回的!”

    ……

    ☆

    暮来朝去,入冬以后方圣公知会信使,传书各部。

    麾下三军领命,誓要在新年之前攻下杭州,请各部弟兄即刻动身前往。届时,圣公会在杭州城内大摆宴席,请诸位弟兄好生快活快活。

    包希望收到信件后便作准备,于天完隆兴十一年腊月二十五日启程,由此,全员离岛。

    ……

    江上清波逐浪,烟波怀拥绿水。

    踏上渡口,不见耀眼的炮火,不闻四起的哭声,只有满目疮痍,以及失魂落魄的百姓。

    越往城中方向走,越能感触到战争的残酷。

    整个世界仿佛经历了颤抖,山崩地裂后,一个个曾经鲜活的生命,化为了乌有。

    城墙下浮起滚滚浓烟,残肢断臂湮埋在那里,从中渗出的血水汇集成河,最终成了一潭暗红。

    两浙路制置使陈建、廉访使赵约、知州赵霆三人的人头,高悬在钱塘门上,相隔千里,遥望着帝国的中枢,东京汴梁城。

    皇帝老儿此时会有多着急,方腊集团根本无暇顾及。

    子夜时分,城破之后,方腊命人连夜搜捕官吏,分躯掏肺,熬以膏油,或以乱箭射杀,凌迟炮烙,死者不计其数。又令人挖掘蔡京父祖坟墓,暴其骸骨,焚其祖宅……

    腊月二十九日清晨,天方拂晓。

    杭州城内鼓瑟喧天,罗炮齐鸣,各色朝服横列,剑戟银甲排陈。

    但见方腊金冠玉带加身,身披红染龙袍,端坐于龙撵之上,环伺内城巡视一周,前往州衙府门。

    自此,方腊登基称帝,建元永乐,设置官吏将帅,犒赏三军。

    与此同时,广募军士,大开府库,物资所得甚广,其中半数用于赈济百姓,其余充作军资储备。

    不得不说,方腊集团的办事效率非常高,应变能力和组织、规划能力极强,这其中要数丞相方肥、军师汪公老佛二人的功劳最大,未雨绸缪,调度有方。

    “圣公,两浙路制置使陈建、廉访使赵约二人在军中的威望极高,据守杭州与我军相抗已达数月,今日城内粮草断绝,孤立无援之下方才开城归降,实乃……何不……哎……”军师汪公老佛的话没有再往下说。

    丞相方肥当即说道:“此二人往日不知悔改,死有余辜!竟敢据城不降,牺牲我军多少将士的性命!军师所言,却是何意?”

    汪公老佛立刻反驳道:“眼下正是用人之际,此二人……”

    方圣公老神在在地坐在龙椅上,像似见惯了眼前的景象般,任由他二人在府衙内放声吵闹,随后抚向额头。

    包希望连忙出列道:“圣公,微臣恳请圣公饶那三千降卒的性命,恳请圣公给他们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也好为我圣公效力……另有抄没富户人家之举甚善,但其中仍有不守军规者,微臣自作主张,便将其就地正法,恳请圣公责罚。”说完抢地叩首,行三跪九叩大礼,极尽君臣礼数。

    方腊沉吟片刻,露出为难的神情,随后爽朗一笑,高声道:“看看,你们都好好看看,包右丞不愧为青天之后!你们这些人天天吵,日日吵,吵的朕脑壳生疼,有个甚逑用!朕有包丞相,一纸檄文,抵得上千军万马!新城、富阳两地不费一兵一卒便能使其开城投降,当真是不战而屈人之兵也!”

    包希望再次叩首,毕恭毕敬道:“圣公谬赞,微臣不敢……全凭圣公威名荡震宇内,诸州县内敢无不降者,无不从者……微臣不过攥写千余字而已,所托无非是圣公圣明二字,微臣之举实乃假借圣公之名,万不敢承此谬赞,请圣公明鉴!”

    方腊闻之大悦,微微扶正衣冠后缓缓走下台阶,先将趴伏在地上的包希望搀扶起身,再看一眼旁边的方肥,说道:“方左丞,包右丞乃名门之后,你二人日后当同心协力,共同辅佐朕,替朕料理好政事要务……打下江山以后,少不得封王拜侯,青史留名!诸位爱卿,可曾听清楚了?”

    “臣听清了,圣公圣明!”

    “臣敢不效命,圣公万岁!”

    “臣等惟陛下马首是瞻!”

    方腊扶须长啸,豪气干云道:“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

    除夕前夜,杭州南大门,凤山门前。

    翻云覆月的飞雪冲不淡大战过后的残余。

    寒冷的天气降临,积雪尚未堆积,不曾淹没人的脚踝。

    一袭单薄的外衫轻而易举的被寒风所刮起,露出衣衫主人那黝黑矫健的身躯。

    鬓角银白的发丝自然垂落,眸子里没有悲悯,仿佛这里的一切都与他无关。

    他路过城下,肩头落得几滴粘稠的液体。

    不曾看去,因为他知道那是血滴,气味很重,很腥,很熟悉。

    手炉里的炭火早已熄灭,却仍是被他握在手心。

    如果按照正常的轨迹,他即将前往东京汴梁城,入太子府任职。

    而今,站在残垣断壁的杭州城内,不禁叹了口气。

    “你国将死,吾国未生……”

    “什么?”雪浓风滑,秦三娘不曾听清他的话。

    “我说,我饿了。”

    “哦,你怎么又饿了?中午吃了五条鱼,你怎么好意思饿,我……我都没吃呢……方将军说好了要来接我们,怎还不来……”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