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面相公
字体: 16 + -

第八十二章 狗东西有多卑鄙

    哄哄闹闹的夜市下,朱雀桥边伏地半顷。月光白惨惨的,陈映容不由得在心底泛起了恐惧,她偷偷望了一眼相公,小心翼翼,嘴里默念着连自个也开始不相信的话,“夫君不会有事的,他是秀才,还是大才子,他不会有事……”

    鸣锣十一响,意为文武官吏军民人等齐闪开,府人开道喝唱“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经由此入场。

    金陵头目苏知州今夜一身常服,与何文章携手同赴,一副轻松姿态。

    诸多百姓躬身问安,少部分人跪地磕拜,其余人等皆是恭敬模样。

    那探花郎迈步入场,向两官随意一拜,随后滔滔不绝的讲述此间事由经过,将沈默比作穷凶极恶之徒,为非作歹之辈,全然不提自己在晚晴楼上的种种劣迹,欺辱妇人之举。

    加之身边一帮才子佳人出声帮腔,少不得对事情的经过添油加醋一番,场间的形势急转直下,已然对沈默不利。

    苏知州捋着长须沉吟,待众人表述完后,才看向身侧通判。

    何文章岂能不知对方的意思,又是将皮球踢给自己了!

    何通判当下灵机一动,大喊道:“世侄女现在何处?哦……原来在这儿……你看看,人老了啊,眼珠子都不管用咯……这些人七嘴八舌乱哄哄的讲一通儿,本官听不仔细……据说世侄女今夜恰好也在现场,不如为本官与你爹爹详说一二可好啊?”

    苏馨语听后虽是皱眉,但仍照着何通判的要求将今夜的情形尽数讲来,她藏下了几段探花郎的荤腥话,隐去了挥扇鞭挞。

    ……

    百姓的诸多猜测得到了答案,先前的流言蜚语已然飘散,眨眼成了全民谈论的主题。

    “原来探花郎早与陈娘子认识?估摸着还有一腿,这可真是有的瞧咯……”

    “怪不得,怪不得嘞!我说沈秀才为何这般,原来是旧情郎和新情郎相遇,那还不得是打起来啊?哈哈……”

    “依我看呐,沈秀才这么聪明的人,到了关键时候反而犯了糊涂啊……他怎么敢去找探花郎的麻烦,这不是自讨苦吃么?诶……”

    “不尽然也,言不尽实也。某虽不是金陵本地人,但素问沈秀才之名,不似冲动易怒之人,那探花郎若非有出格之举,何至于此?应不至于此……”

    “书呆子滚一边去,会不会说人话啊!之来之去,也来也去的,就数你读过几年书啊!”

    那书生本是北地人,生来就是个暴脾气,当下被人当众数落,那还了得?顿时红了脖子与人大打出手。

    此时此刻,淮河两岸的插曲不断,拥挤的人群里免不了有几个浑人参杂在其中,偷几串铜钱,顺手牵块玉佩,再者揩几道油水,又是引来一番鸡飞狗跳的场面。

    ☆

    衙役差着沈默,冰凉的镣铐锁住他的四肢,已然成了囚犯。

    押犯上前参拜,何通判暗暗皱眉,看着沈默呵道:“沈秀才,众人所言可否属实?你若是有何冤屈,尽可向知州与本官道来!”

    沈默的心思还停留在他妻子身上,他刚刚才知道那探花郎与妻子是旧识……

    而今形势如此,他不得不答,拉回了所有在外的心神,他出口的话很轻、很淡。

    “陈映容是沈某明媒正娶的妻子,万没有受人辱没的理由,当时罗孝芬此人手持纸扇意欲掌掴吾妻,沈某绝不能坐视不理。”

    何通判追问道:“可有从旁佐证?为何之前未曾听闻此事?!”说话间看向那一众才子佳人,目光愈发不善。

    探花郎此刻插口道:“沈默!你怎知罗某是要掌掴陈娘子?某与陈娘子多年未见,仅仅是以扇遮掩,想说几句悄悄话罢了!你未免也太小题大作了吧?!”

    探花郎此言一出立刻得到众人响应,身后一帮才子佳人趁势帮腔。

    “探花郎说的是!你沈默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自己是个心思阴暗的家伙,莫要把旁人也想的跟你一样!大家说对不对啊!”

    “对!探花郎不过是说几句话罢了,这沈长卿如此心胸狭隘之人也可称之为才子?吾羞于与尔为伍!”

    “诸位稍安勿躁,且听齐某一言……其实嘛,这件事也不好说啊,不好说,究竟是咱们探花郎想与陈娘子说些个话,还是陈娘子使了个眼神示意咱探花,旁人可就无从知晓咯……”

    “哈……哈哈……”

    “齐解元此言有理!有理!”

    “解元公果然是个妙人……”

    “齐解元一语中的,当为此解浮一大白!”

    周遭的污言秽语在耳边乱飞,陈映容并未对那些诋毁有所理会。她在丫鬟的搀扶下蹲身施礼,苍白的脸颊毫无血色,虚弱的嗓音呐呐出口:“此间误会皆因民妇所起,民妇甘愿受罚。还望知州老爷、通判大官宽恕我相公鲁莽……”

    “啊!啊!啊!!!……”

    沈默此刻形如癫狂,他要破口大骂,道尽众生后事。

    ……

    你们这些人,都得死,不只是死,还会死在我沈默手下。

    这一刻,沈默只想跑,他想活,要活着。

    他要活下去,去广阔的草原。

    他要“叛国”,他要投敌!

    他要去找女真人!

    他要杀光所有人!

    所有!

    ……

    下一刻,

    坚守太原二百五十余天,城破投河的王禀拉住他。

    组织东京保卫战顽强抵抗,郁郁而终的李纲拦下他。

    上疏二十余,力住还都东京,三呼“过河”的宗泽劝住他。

    ……

    崖山下的数十万亡魂正召唤着他,喊沈默回家。

    ……

    一位位华夏脊梁,一声声保家卫国,唤回了在外的游子。

    ……

    平地起惊雷,不知是何人所起,四方百姓纷纷替沈默出声,乞求大官宽恕。

    “知州老爷,沈秀才一时糊涂,还请老爷原谅则个。”

    “是啊,沈长卿此前杀匪有功,恳请老爷从轻处置。”

    “沈才子也是爱妻心切,还望知州老爷体谅则个。”

    “事出有因,沈长卿虽是鲁莽,但有情可原啊……”

    数千人为之求情的场景正在上演,非说是在金陵城内,就算是天完数百年来,也从未有过这般场面。

    “好!好!好!”

    眼下如此,这般厚重的恩情,沈默无以为报。而相对于恩情来讲,自己吃下的这点委屈,算不了什么!

    沈默拱着身子,低下头,沉声道:“长卿酒后糊涂,如今知错了,甘愿领罪。”

    这时候沈默的举动已经引起了众人的注意,浪子回头、知错就改自然是好事,但是刑罚却是免不了的。

    他先前在晚清楼上痛殴探花的举动,众人有意无意的隐瞒下去,为的并非是他沈默,而是替探花郎的轻佻出格遮掩。

    手持利器当街凶未遂,依律发配充军或杖责八十。沈默虽有秀才身份,或可减免些许,但终究还是逃脱不了牢狱之苦。

    而眼下虽是有百姓求情又有诸多情由,何通判还是为此绞尽了脑汁,仔细斟酌着判词,沉吟良久。

    ……

    苏知州不着痕迹的看了一眼沈默,那一晃而过的冷笑稍纵即逝。对方此举沈默看的仔细,心下暗道不妙。

    此前清风寨一行,沈默已将苏敬亭的老底摸得底透,尚没有大张旗鼓的与苏知州拉开场面对峙,便是因势单力薄,手中也没有切实的证据,撼动不了这个封疆大吏、久坐金陵的父母官。

    那苏敬亭恐怕早已在心中惦记上了自己,如今落去他手里,岂能讨得了半点好?

    想到这里,沈默眯起眼来盯着“苏青天”。

    何文章轻咳一声,朗声颂道:“犯人沈长卿,今夜当街行凶,依律当作流放……情理可悯奏裁……现经金陵府判……”

    “慢!”苏知州打断了判词,摇头道:“文章兄终究是书生意气,此犯犯下如此罪行,纵使有杀匪之功,也不可与之相抵。况且去年上元之夜,沈长卿已有与人斗殴,致他人伤残举动,今番再去护他,宽刑以加,岂不是要害他?文章兄啊,量刑需谨慎,该有警示之效啊……”

    何文章连忙道:“知州教训的是,那若依知州来看,此案该当如何……”他虽然知道这个时候不该再多说什么,但还是接了一句,“而今百姓纷纷为其求情,何某也是不知如何才好……”

    苏知州沉吟片刻,迈出官步,刻意在何通判身前三尺停住,高声道:“杖责四十,狱三载,以儆效尤。且,罚万贯,并向罗探花赔罪。”

    判词宣发,出自苏知州之口,就成了板上钉钉的事。

    判词粗看起来,也无甚话好讲,杖责、羁押、罚没都是应当的处罚,唯独这一条赔罪,却是让沈默无法接受。

    他相信自己的判断,他也相信陈映容绝不会有撩拨野汉子的轻佻举动,他被冤枉了,连带着妻子一同被人冤枉了。

    而今,众口一词,沈默无从辩解。他虽然能让晚晴楼里的小厮出来作证,但掌握生杀予夺大权的苏知州可不会理这一套。

    赔罪?

    致歉?

    看似轻飘飘的一句话,只要沈默说出口,就能使他失去大半的名声,再无公信力可言,从而失去百姓的信任。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错,错,错。

    在这个名声至上的年代,在这个视声名高于生命的年月里,沈默仅仅是一名秀才,如果他错了一次,便再无翻身的机会。

    最重要的是,他之后说的话,做的事,人们不会再完全信任了。

    老谋深算的苏敬亭便是要让他犯下原罪,纵然日后被沈默揭穿老底,苏知州也能泰然处之。

    前所未有的危及突然降临。

    沈默攥紧拳头,偏着头,唾出一口。

    大概是老天也看不下去了,洒来濛濛细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