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末云飞天下
字体: 16 + -

第一百零三章 质数.理科答题的规律

    这不是赵旭第一次考试,踏入考场,倒也不会惊慌失措;但这又是他第一次考试,心情不免忐忑。

    监考老师检查过令牌后,赵旭在一张登记表上签了自己的名字,然后进了考试教室。

    教室很大,足以容纳三百多人。但今天参加考试的只有几十人。

    赵旭心道:“看来已经有很多师兄通过了考试,他们又不想拿更高的分数,就舍弃了这场考试。”

    稍微瞄了一下周围,眼睛一亮,居然谢运也在其中,心中颇感奇怪。

    “传闻这谢运礼科成绩非常优秀,多次参加考试都是第一名,难道这丫有病,故意来炫耀高分,拉同门师弟仇恨的。”

    这时谢运也看到了他,满脸的不屑,朝着他,比划了一个圈圈。

    赵旭当然明白,谢运的意思再明白不过了,不就是欺负自己是新人,考试考一个零分吗?

    这倒不是欺负人,由于判断题倒扣的出现,大多新人因为没有看清楚这规则,直接答题,结果很悲催的被扣成了负分。

    赵旭微微一笑,伸出一跟食指,外加一个圈圈,意思是‘我要拿100分’。

    不料谢运大悦,想着,这小子还挺懂事的,居然知道我是奔100分来的,就提前恭喜我会考到100分了,满意得转过头去。

    随着铃声的想起,赵旭收拾心情,进入应试的状态。

    按照前世应试总结的经验,打开试卷,粗略浏览了一下所有的试题,心中大概有了底。

    这‘礼’的考试试卷,一共有四页。试题的类型已经知悉,果然只有判断题和论述题目两大类。

    再看判断题的说明,也是一模一样,一共三十道,一共六十分;第二到第四页全是论述题目,一共三道,共四十分。答对的二分,答错倒扣二分。

    于是静下心来,开始答题。

    赵旭看到第一道题:武林盟创立于春秋时代,创立者是墨家第一代巨子。

    不由得心中一喜,正是几日前文云孙跟自己讲的典故,年代却是不对,虽然墨子诞生于春秋末期,但创立武林盟已经到了战国时代。赵旭拿起笔工工整整得写了‘错误’两字。

    再看第二道题目:三国时代是各门各派武者担任军中高级将军最多。赵旭想到前世三国演义中英杰辈出,乱军中斩杀主将的事迹比比皆是,想来这应该是对的,又写‘正确’两字。

    第三道题目考的正是《墨子》上册的内容,赵旭已经熟记心中,答案无误。赵旭在试卷上写了‘正确’。

    第四道题,考得是宋律,赵旭自然不会,但想着前面连续两道正确,这道应该是错误才对,便在试卷上写了‘错误’两个字。

    第五道题目:大宋帝国首次在各大都市建立慈幼局,开创历史先河,行尧舜之举,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赵旭在慈幼局长大,自然知道这个论述是对的,在试卷上写了‘正确’。

    他连续做了五道题目,四道有把握,不禁心中开心起来,继续看下面一道题目。

    第六道题目:书院弟子如果是三品武者,就可以直接参加各大门派的精英弟子选拔比赛。这个墨子上册中有记载,书院弟子并无此特权。

    尽管许多大门派精英弟子的选拔都对书院弟子发出邀请,但也有门派并不认可,比如明教便是如此。赵旭立刻写了‘错误’两字。

    第七道题目:武林盟门派弟子,行侠仗义,杀贪官除暴安良,并不违背大宋律法。赵旭会心一笑,立刻写了‘正确’两字。

    赵旭连续做了七道题目,基本都有把握,不由得信心满满,心道:

    “难道我云飞真是‘天运者’,一辈子考试,从来没有这么轻松过。”

    但连续看了后面十几道题目,居然考得绝大部分都是宋律,基本都不会,只有第十二题有把握,不由得出了阵阵冷汗。

    心道:“看来这次‘礼’考试自己的成绩必定是惨不忍睹,还想去拿第一,真是痴心妄想,看来只能去赌杨辉先生的‘答案规律’了。”

    赵旭痴痴得望着前面的题目,想着,这都有什么规律呢?

    错对对错对错对,难道是1个错,两个对,然后对错对吗?

    不对,不对,这规律,第十二道题目不符合。

    那是什么规律呢?

    赵旭望着不由得发呆起来,如此不知不觉居然过了一刻多种。

    这时候,不远处谢某已经做完了判断题,瞟了他一眼,居然大部分都是一片空白,嘴角一咧,摇了摇头,继续做自己的题目。

    突然,赵旭的脑海里将第二、三、五、七道题目连在一起,心中喊道:

    “这不就是质数吗?这个杨辉居然发现了质数,这可比西方的数学家早多了。”

    又想道:“这杨辉既然发现了质数的规律,那么定然认为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将它融入题目之中’倒也符合他的性格。那后面的答案自然而然就出来了。

    正确的答案是:2,3,5,7,11,13,17,19,23,29,31,37。”

    赵旭飞快得拿起了手中的笔,在对应的题目上写了‘正确’,然后在其它题目上写了‘错误’。

    完成第一道题,他信心大增,将完成的试卷晾在一边,不想再去看它,免得影响情绪。

    拿起第二页认真阅读起来,发现这道题目,居然和先前陆秀夫给自己看的题目大同小异,只是略微做了修改。

    赵旭心中呐喊:“杨辉先生,你真是懒得太可爱了,我真是爱死你了。”

    赵旭心道:“哦,还是有些改动的,辛好提前看过这题目,否则肯定不能答对。”

    答完这道题目,但觉先前胸中郁闷之气一扫而空,只觉得舒畅无比。再看下一页试卷,仔细一看,居然这个论述题目还有后面一段文字。

    却说这武者一身侠气,过了几年终于成为七阶强者。一日经过四川边境,正遇到蒙古军队入侵,杀人放火。于是冲入军中,杀蒙古军队军人无数。后来加入军中,屡立战功,很快成为军中重要将领。

    然而朝中文官却纷纷弹劾,说其有不臣之心。于是圣上下旨,免去该武者所有官职,押回京城到大理寺候审。武者不堪其辱,挥剑自杀。文章后面问题如下:

    第一、请问武者加入军中是否违背宋律。

    第二、如何评价文官以此弹劾武者的行为?

    第三、如何评价圣上的此次裁决?

    看到这里,赵旭不禁怒火中烧,这群狗屁文官真是无事生非。当下在试卷上答道:武者加入军中为国家出力,何罪之有?狗屁文官,其罪当诛……

    中间陆陆续续写了上百个表示不满的话语,后面又补了一句宋律不公,应当改之。皇权过大,应当限制。

    赵旭在这个位面才呆了不到十年,满脑子的思想还是前世学生时代的愤青思维。写着写着,哪管自己所处的时代是君权至上的时代,洋洋洒洒就写了上面一通话语。

    回头再看,不由得一阵害怕,但想起出卷的杨辉老师也是一枚大愤青,便释然下来。

    最后一道题目,令赵旭感到亲切万分,原来这是一道说明论述题目,说明部分问题的答案,居然全部在前面的判断是非题上。

    “这个杨辉老师,你到底有多懒呀!”

    完成答卷,习惯性的重新浏览了前面的回答。

    刚刚浏览完毕,铃声响起。

    赵旭停下笔,望向窗外,心中想着:“那些没参加考试的师兄在忙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