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梦入凡尘
字体: 16 + -

第四十五章:晋阳大学

    这个位置一直空缺其实王渊心里早就有了人选,那就是蔡文姬的父亲蔡邕。不错,这个汉代大儒。

    能想起这个人,自然与蔡文姬有关,王渊以前在洛阳考虑结亲的时候,就考虑过蔡文姬,这个汉末大才女可是王渊向往已久的。就是不知道这个大美女现在是不是已经嫁給卫家了。

    为此,王渊特意向王允打听了蔡邕的消息,果然蔡邕在光和元年被流放到并州朔方了。现在已经过去七八年了,王渊解决了匈奴就向羌渠打听多蔡邕的消息,但羌渠等人并不清楚,随后王渊也忙的没顾上找,直到最近闲下来才派张白骑去打听寻找。

    原来蔡邕目前住在五原安阳县,目前已经被张白骑带回了晋阳,王渊准备接见这位大儒。

    “主公,蔡邕老先生求见。”这时亲卫进来禀告。

    于是王渊起身亲自相迎,大将军府门前,王渊终于见到了蔡邕。

    “见过蔡老”王渊尊重的拜见道。这时蔡邕已经53多岁了,王渊以晚辈礼相见。

    “将军使不得,老朽带罪之身,受不得。”蔡邕赶紧扶起王渊说道。

    “蔡老里边请。”王渊请蔡邕进了府内,分宾主坐下,开始闲聊,家长里短的一问,原来蔡邕只有一女,而且是老来得女,如今才11岁。

    (蔡文姬生卒不详,有种说法是蔡文姬是公元177年生。

    其实和历史是对不上的,蔡邕死于192年,如果是177年,那么蔡邕死时蔡文姬才满15岁。汉代女子成人礼是15岁,成人礼后才可嫁人,而蔡文姬194年被胡骑所掳,也就是在194年前嫁给卫仲道的。这个时代父母死后要守孝3年的,蔡文姬是一个知书识礼的才女,怎会不顾及这些?又怎么嫁给卫仲道呢?所以应该要比177年早几年。

    而蔡文姬是因为曹操怀念蔡邕,见蔡邕没有子嗣,所以才用金璧从匈奴那里将蔡琰赎回来的,所以蔡邕应该就蔡文姬一女,而且是老来得子。)

    了解了一下蔡邕的近况,王渊说道:“我打算在并州建一座学堂,望蔡老以典学一职负责此时。”

    “老朽带罪之身,不敢当此高位”蔡邕说道。

    “无妨,蔡老,如今皇上安排我总理并州事务,我这就上表皇上,蔡老安心教学即可。”王渊说道。

    “如此多谢将军。”蔡邕起身施礼道。

    于是典学一职就定了下来,王渊在晋阳城开辟了一块地方,让王和、蔡邕负责建了学堂,命名为“晋阳大学”。只有一个要求,要大,要能够容纳最少五千人。

    同时王渊下令,散布消息,在全国招募大量从事,负责教学,俸禄两千石,只要通过蔡邕的考核,即可上任。两千石这可是郡长官的俸禄待遇了,加上并州从事这个职位,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晋阳大学招收学子不限出生,三十岁以下经过考核都可入学,此事一出,天下骇然,尤其世家开始坐立不安。

    这个时代最缺是就是书籍,最珍贵的也是书籍,书籍只掌握在世家手里,是买不到的,而传播途径就是世家相互间的抄阅。

    解决了学校问题,王渊准备着手解决书籍问题,这个时代已近有了造纸术,经过蔡伦改进以后,在商人的推动下,近百年的发展,造纸术已经成熟了起来。

    王渊召集了一批匠人,开始投入到研发改良造纸术的工作中去了。王渊以前在电视上看到过一期民间造纸的节目,多少知道一些方法。

    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发现这个时代造纸最大的缺陷是,材料研磨不够细,所以纸张粗糙,非常不利于毛笔书写。

    而改良研磨问题,就要改良机械,改变动力系统。这时王渊才意识道,这个时代由于工业的普遍落后,改良一种事务,是非常困难的,要改良机械就要大量的钢铁,而这个时代的炼钢术又跟不上了。

    这个时代练出的铁,质量很差,杂质是很大的,经过不断的锻打锤练,才能得到精炼的钢铁,也就是所谓的镔铁。但锻打是个很费时费力的事情,这造成镔铁价格很高,能给将领们打造兵器就不错了。

    于是王渊在汾水河边,建造了一座小城,为将来利用水利带动机器研磨做准备。电王渊是搞不出来的,磁铁容易找,但细如发丝的铜丝难搞,而且还要有绝缘性,这个时代的技术不可能达到的。所以水力成了首选。而且造纸也需要大量水资源。

    随后又召集了一批铁匠,在晋阳城西南部的大陵一带建造一座小城,开始研究炼钢,因为大陵一带有一处露天铁矿,也是汉朝最关键的官铁出处。

    相对造纸,炼钢和制造机器王渊更加内行,机械专业毕业并且有多年基层机械行业从业经验的王渊,这就是自己老本行,高炉炼钢搞不出来,竖炉炼钢却容易解决。

    当然,很多工艺是目前无法达到的,提高炉温,并且用吹入空气的方法达到加速熔渣氧化,提纯钢铁质量是可以实现的,经过与当代炼钢技术结合,王渊发明了脚踏式鼓风机,结合竖炉炼钢,大大的改良了钢铁的炼制,经过王渊的改良,练出了的铁已经快赶上镔铁的质量了。

    有了大量优良钢铁,王渊又投入到发明中去了,有些东西王渊现在不想搞出来,因为不到时机。也正是因为害怕技术提前泄露,王渊才建了这两座城,安排士兵负责守护。

    一段时间后,水力碎浆机、翻斗犁、还有两种秘密武器马刀、连弩。

    草原骑兵之所以装备弯刀,不是没有道理,骑兵作战以高速冲刺为主,大刀、剑、长枪等武器要么不利于冲刺、劈砍,要么冲刺后不能及时拔出。这也是弯刀更加适合骑兵的原因。

    马刀属于厚背薄刃刀,刀身比较沉重,这样既能增大砍劈的力度,也能刺杀破防,加上马刀线条流畅,刀柄略向刀刃方向弯曲,这样带弧度的刀柄更利于骑手掌控,不易脱手。

    最初的马刀是蒙古人根据唐刀改良而来。刀刃略像后来的日本武士刀,加上碗型的护手以及环型刀柄,即可阻挡鲜血流向刀柄造成打滑,也能有效防止骑士战刀脱手,是后世骑兵最主要的武器,王渊打算提前制造出来。

    有了这种马刀以后,可大大提高骑兵的战力,窄长的刀刃既可以刺,又可以利用马匹的力量和速度削割。

    连弩并不是能够连发的弩,而是能够快速装箭的弩,其实核心技术是利用杠杆原理,减少开弩时的张力,拉开弩弓。再在弩上安装一个匣子,快速供箭。

    但弩的造价非常昂贵,尤其弩弓、箭杆的材料要求非常苛刻,弩弓不用说,箭能射多远,全看弩弓的张力,王渊使用多层竹片、木片胶质,研发出了复合弓,这要比当时大黄弩精良很多,复合弓既有竹片的弹力,又有木片的柔韧性,张力会大大提高。但制作复杂,所以需要尽早研发出来。

    而箭杆要求同样苛刻,弩箭无后羽,所以要求箭杆结实而且要直,再加上大量就有点难度了,同样需要时间准备。

    而这个时代的犁构造很简单,就是在削尖的木头上装一个铁头,属于强行破开土地进行耕种的手段,而翻斗犁如同斜三角插入土壤,引导土壤向一个方向翻滚,加上翻斗犁轻巧,这会让耕作的效率提高最少五倍,也就是同样的土地,现在五天能犁完的,翻斗犁一天就能搞定。

    这项技术王渊没打算私藏,王渊的目的不仅仅的这并州一地,也不忍心在接下来的诸侯混战中饿死大汉大半的人口。

    纸王渊也没打算私藏,但造纸术王渊私藏了下来,王渊让父亲王魁负责监督造纸,等数量足够后,开始向全国各地贩卖,给王渊私人府库增加收入。

    搞定这些以后,王渊又研制出了方桌和椅子和活字印刷术。

    椅子简单,活字印刷术也不难,和雕刻印章一个道理,用陶土制造模子,晒到半干的时候刻字,然后烧制后即可组装印刷,为此王渊还专门打造了印刷城,让闲置在家的王懋负责,书籍王渊同样不想珍藏,并州自足后,该赚钱就赚钱。

    另外,王渊还亲自指挥军屯制造了大量的土木结构的营房,同时在夏粮收割后,在边军驻扎的北线也动工建造,解决了军队以及匈奴人过冬的问题。

    于此同时,这种土木结构的房屋很快的在并州传了开来,要不了多久,相信整个大汉民族都会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