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八中郎将
“加封徐晃为中郎将、王方为校尉。以徐晃为主,负责上郡、西河两地防御匈奴的任务。”
“遵命。”徐晃。王方领命。
“荀攸,任命你为议曹,兼军师祭酒,随我北上接收部队。”王渊说道。
“多谢主公。”荀攸淡定的领命。
“好你们都去忙吧,其余人跟我北上,接收部队。”王渊最后安排道。
安排妥当州事,王渊马不停蹄的向定襄赶去。
王渊等人赶到定襄郡首府善无,丁原亲自迎接,任命文书已经下达,只等王渊前来交接,丁原即可回朝。
太守府内,丁原交代了这一带主要的兵力分散情况,和主要将校名单以及分布。兵力分别情况的张温说的差不多,王渊主要看了一下主要将校名单,大多都不认识,但也有好几个王渊希望看到的名字。
张辽、高顺、侯成、曹性、成廉、李封、宋宪、魏续、王贺、秦宜禄等人赫然在列,唯独没有吕布,王渊失望的扫了一眼大帐,吕布也不在,看来,丁原是打算带走自己这个义子了。还好留下了张辽、高顺俩人,相比这些酱油党王渊也不怎么在乎。
当然还有很多不认识的将领的名单,大多数都在各地驻守,并不在善无城中。
目前五原郡的守军长官是侯成,高顺却是侯成手下将校;雁门关守将是曹性,张辽只是一个偏将;定襄北部的武成守将是李封,影响中是以武力见长的一个人。
看来张辽、高顺这俩年轻人还没完全成长起来。王贺王渊倒是见过,是王渊一个远房族叔。担任校尉。
交接完毕,王渊走马上任,丁原自然也回洛阳复命了。
相对州事,军队王渊解决起来很顺手,大笔一挥,直接任命。虽然这会导致原本将校不满意,但是军队里面谁军权高,谁就是老大。
王渊作为当朝骠骑大将军,持假节钺,有直接斩杀他们的权力,由不得他们不服。而且丁原军职不高,也就是一个三品将军,手下最大也就能分个校尉。王渊可是一品大员,比三公位置都高的存在,假节钺在手,是直接能任命将军的。
王渊把8万人马分为六营,一万骑兵一营,步兵按照防守区域分三营。
加封赵云、张飞、张郃三人为中郎将,每人统领一营骑兵,并加封了各营称号,挑选一些武力较高者为副将。
加封关羽、黄忠、张辽三人为中郎将,分别统帅北部三营步兵,分别是雁门关的两万步军,定襄武成城的一万步军,五原郡武都城的两万步军。
王渊抽调了三万屯军,准备加入正规军,加封高顺为中郎将先训练这三万人,以后补充一万给武成所部,加上徐晃的两万人,王渊准备成立五个步兵营,每营两万。
游骑营统领赵云,手下副将校尉:李封、侯成;
飞骑营统领张飞,手下副将校尉:曹性、成廉;
铁骑营统领张郃,手下副将校尉:管亥、宋宪;
虎烈营统领关羽,手下副将校尉:周仓。负责雁门关防务;
破军营统领黄忠,手下副将校尉:高升。负责五原郡防务;
威远营统领张辽,手下副将校尉:王贺。负责定襄郡防务;
虎威营统领徐晃,手下副将校尉:王方。负责上郡、西河郡两郡防务;
陷阵营统领高顺,手下副将校尉:魏续、秦宜禄。暂时负责训练新兵。
这也是后世赫赫有名的王渊手下“八中郎”。
最后就是王渊的亲兵部队,以前的五千加上最新从家族中调用的五千人,一共一万,分别交给手下哼哈二将胡才、李乐二人负责平时的训练。
张白骑被王渊留在了身边,王和职位加重,王渊身边还需要秘书的,张白骑于是就做了王渊的亲随,王渊准备好好调教一下这个年轻人,以后统帅自己的亲兵。
随着王渊风行雷厉的调动下,部队基本控制到自己手中,虽然暂不稳定,但王渊相信这些人的能力,应该很快就能安定下来。
由于此时正是寒冬,严寒阻挡了战争的发生。鲜卑人烧杀抢掠一番就回去窝冬了,匈奴人抢占了一些地盘也安定了下来。西北大地进入了短暂的安稳时期。
稳定下来以后,王渊开始收集情报,思考怎么对付草原人。
鲜卑族本来是一个很小的游牧民族,汉武帝为了对付匈奴,联合鲜卑人南北夹击,最后成功的把匈奴人赶出草原,北匈奴迁移到中亚去了,南匈奴被安置在了并州河套的确,为汉王朝牧马。
此时匈奴人已经很弱小了,大概有三四十万族人,草原人全民皆兵,正常情况下,六分之一的人口都是军队(老壮弱抛去老弱,去2/3,男女再抛去女,剩1/6,也就是说正常情况下,大约会有1/6的人口可以上马战斗。)。
而随着草原的空缺,鲜卑人很快的成长了起来,吞并残存匈奴壮大自己,很快成为了草原上的霸主。
东汉桓帝时,檀石槐统一鲜卑各部,檀石槐是个很有能力的人,统一鲜卑各部后,南抄缘边,北拒丁零,东却夫馀,西击乌孙,匈奴故地基本上被鲜卑族控制了,此后鲜卑成了汉王朝最大的外敌,开始连年侵犯东汉边界。
八年前,刘宏曾派兵分三路,从高柳(幽州边军)、云中、雁门(并州边军)三路讨伐鲜卑,汉军出塞两千里,最后被檀石槐大败,从此进入守势,也就是守住关键城池,任由鲜卑人掠夺。
但现在檀石槐已近死了,光和四年(181年),檀石槐死后,其子连和继位,连和能力不足,鲜卑三部开始逐渐分离,随后连和战死,而连和的儿子骞曼很小,所以由连和的哥哥蒲头代立。
这一系列的复杂的操作,让鲜卑三部彻底的分离了,有点类似于中原诸侯混战。鲜卑在中原混战时,之所以没有能力北下,就是他们也在诸侯混战,而且比中原早。
目前占地最多的是,西北鲜卑,占据西部以及广大北部的是布度根集团,大约80万部众。
目前势力最强的是,中部鲜卑,与并州接壤的扶罗韩集团,人数大概在60万上下,也是并州边军主要的敌人。(轲比能是后来杀了扶罗韩上任的)
目前最为混杂的是,东部鲜卑,与幽州接壤的大小八个部落联盟,主要部落有,素利部、弥加部、厥机部三部人马,总人数也在60万上下,由幽州边军统领公孙瓒负责抵抗,还有辽东郡也有部分边军存在。
这是目前鲜卑各部的分布,也是王渊接下来的敌人,这些情报也是丁原留下了的,王渊进过整理后,对鲜卑也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草原民族既然叫游牧民族,肯定是要游牧的,春夏时节,草原人会向北移动,秋季会再次向南进入比较暖和南部过冬,主要是把牧场分开,不然南部的草给吃完了,冬天没法过。
“遵命。”徐晃。王方领命。
“荀攸,任命你为议曹,兼军师祭酒,随我北上接收部队。”王渊说道。
“多谢主公。”荀攸淡定的领命。
“好你们都去忙吧,其余人跟我北上,接收部队。”王渊最后安排道。
安排妥当州事,王渊马不停蹄的向定襄赶去。
王渊等人赶到定襄郡首府善无,丁原亲自迎接,任命文书已经下达,只等王渊前来交接,丁原即可回朝。
太守府内,丁原交代了这一带主要的兵力分散情况,和主要将校名单以及分布。兵力分别情况的张温说的差不多,王渊主要看了一下主要将校名单,大多都不认识,但也有好几个王渊希望看到的名字。
张辽、高顺、侯成、曹性、成廉、李封、宋宪、魏续、王贺、秦宜禄等人赫然在列,唯独没有吕布,王渊失望的扫了一眼大帐,吕布也不在,看来,丁原是打算带走自己这个义子了。还好留下了张辽、高顺俩人,相比这些酱油党王渊也不怎么在乎。
当然还有很多不认识的将领的名单,大多数都在各地驻守,并不在善无城中。
目前五原郡的守军长官是侯成,高顺却是侯成手下将校;雁门关守将是曹性,张辽只是一个偏将;定襄北部的武成守将是李封,影响中是以武力见长的一个人。
看来张辽、高顺这俩年轻人还没完全成长起来。王贺王渊倒是见过,是王渊一个远房族叔。担任校尉。
交接完毕,王渊走马上任,丁原自然也回洛阳复命了。
相对州事,军队王渊解决起来很顺手,大笔一挥,直接任命。虽然这会导致原本将校不满意,但是军队里面谁军权高,谁就是老大。
王渊作为当朝骠骑大将军,持假节钺,有直接斩杀他们的权力,由不得他们不服。而且丁原军职不高,也就是一个三品将军,手下最大也就能分个校尉。王渊可是一品大员,比三公位置都高的存在,假节钺在手,是直接能任命将军的。
王渊把8万人马分为六营,一万骑兵一营,步兵按照防守区域分三营。
加封赵云、张飞、张郃三人为中郎将,每人统领一营骑兵,并加封了各营称号,挑选一些武力较高者为副将。
加封关羽、黄忠、张辽三人为中郎将,分别统帅北部三营步兵,分别是雁门关的两万步军,定襄武成城的一万步军,五原郡武都城的两万步军。
王渊抽调了三万屯军,准备加入正规军,加封高顺为中郎将先训练这三万人,以后补充一万给武成所部,加上徐晃的两万人,王渊准备成立五个步兵营,每营两万。
游骑营统领赵云,手下副将校尉:李封、侯成;
飞骑营统领张飞,手下副将校尉:曹性、成廉;
铁骑营统领张郃,手下副将校尉:管亥、宋宪;
虎烈营统领关羽,手下副将校尉:周仓。负责雁门关防务;
破军营统领黄忠,手下副将校尉:高升。负责五原郡防务;
威远营统领张辽,手下副将校尉:王贺。负责定襄郡防务;
虎威营统领徐晃,手下副将校尉:王方。负责上郡、西河郡两郡防务;
陷阵营统领高顺,手下副将校尉:魏续、秦宜禄。暂时负责训练新兵。
这也是后世赫赫有名的王渊手下“八中郎”。
最后就是王渊的亲兵部队,以前的五千加上最新从家族中调用的五千人,一共一万,分别交给手下哼哈二将胡才、李乐二人负责平时的训练。
张白骑被王渊留在了身边,王和职位加重,王渊身边还需要秘书的,张白骑于是就做了王渊的亲随,王渊准备好好调教一下这个年轻人,以后统帅自己的亲兵。
随着王渊风行雷厉的调动下,部队基本控制到自己手中,虽然暂不稳定,但王渊相信这些人的能力,应该很快就能安定下来。
由于此时正是寒冬,严寒阻挡了战争的发生。鲜卑人烧杀抢掠一番就回去窝冬了,匈奴人抢占了一些地盘也安定了下来。西北大地进入了短暂的安稳时期。
稳定下来以后,王渊开始收集情报,思考怎么对付草原人。
鲜卑族本来是一个很小的游牧民族,汉武帝为了对付匈奴,联合鲜卑人南北夹击,最后成功的把匈奴人赶出草原,北匈奴迁移到中亚去了,南匈奴被安置在了并州河套的确,为汉王朝牧马。
此时匈奴人已经很弱小了,大概有三四十万族人,草原人全民皆兵,正常情况下,六分之一的人口都是军队(老壮弱抛去老弱,去2/3,男女再抛去女,剩1/6,也就是说正常情况下,大约会有1/6的人口可以上马战斗。)。
而随着草原的空缺,鲜卑人很快的成长了起来,吞并残存匈奴壮大自己,很快成为了草原上的霸主。
东汉桓帝时,檀石槐统一鲜卑各部,檀石槐是个很有能力的人,统一鲜卑各部后,南抄缘边,北拒丁零,东却夫馀,西击乌孙,匈奴故地基本上被鲜卑族控制了,此后鲜卑成了汉王朝最大的外敌,开始连年侵犯东汉边界。
八年前,刘宏曾派兵分三路,从高柳(幽州边军)、云中、雁门(并州边军)三路讨伐鲜卑,汉军出塞两千里,最后被檀石槐大败,从此进入守势,也就是守住关键城池,任由鲜卑人掠夺。
但现在檀石槐已近死了,光和四年(181年),檀石槐死后,其子连和继位,连和能力不足,鲜卑三部开始逐渐分离,随后连和战死,而连和的儿子骞曼很小,所以由连和的哥哥蒲头代立。
这一系列的复杂的操作,让鲜卑三部彻底的分离了,有点类似于中原诸侯混战。鲜卑在中原混战时,之所以没有能力北下,就是他们也在诸侯混战,而且比中原早。
目前占地最多的是,西北鲜卑,占据西部以及广大北部的是布度根集团,大约80万部众。
目前势力最强的是,中部鲜卑,与并州接壤的扶罗韩集团,人数大概在60万上下,也是并州边军主要的敌人。(轲比能是后来杀了扶罗韩上任的)
目前最为混杂的是,东部鲜卑,与幽州接壤的大小八个部落联盟,主要部落有,素利部、弥加部、厥机部三部人马,总人数也在60万上下,由幽州边军统领公孙瓒负责抵抗,还有辽东郡也有部分边军存在。
这是目前鲜卑各部的分布,也是王渊接下来的敌人,这些情报也是丁原留下了的,王渊进过整理后,对鲜卑也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草原民族既然叫游牧民族,肯定是要游牧的,春夏时节,草原人会向北移动,秋季会再次向南进入比较暖和南部过冬,主要是把牧场分开,不然南部的草给吃完了,冬天没法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