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管家之子
字体: 16 + -

第六十九章 钱难赚

    翰轩书院的同窗多为点头之交,这里的人大多都是富门子弟,想让他们一视同仁看待寒门出身的徐长青与他玩在一起,基本不可能了。

    比如闲来之时,同窗甲就问同窗乙,要不要一起去香山欣赏美景,吟诗作乐。

    又比如,同窗丙跟同窗丁说,他家请了某个大名士做客,要不要去他家一起向这个大名士请教学问。

    这里的书卷气和徐长青以前待在的学舍学堂完全不一样。

    在这待了短短十来天,徐长青就有点受不了了。

    他在翰轩书院完全感受不到社交所带来的的快乐,完全就是为了学习而学习。

    当然,这未必也不是一件好事,毕竟书院学舍存在的目的就是如此。

    为了他老爹交出的五十两白银,徐长青也只能忍着内心的不适,在此虚心受教。

    日子一天天过去,一个月,两个月,到了八月初,有件灾祸降临在了他们家中。

    老爹的岁数一点点变大,身子骨虽然还很硬朗可始终比不过以前,加上酷暑的天气额外炎热,终于第一次病倒了。

    徐长青从翰轩书院回到家里,听到老爹病倒的消息,吓得浑身冒着冷汗,见到病床上的老爹已经苏醒且没有生命危险,这才缓出了一口大气。

    老爹徐有成病倒后,虽有王老爷家相助请了大夫治病,可他们一家子全都指望着徐有成一人挣钱养家糊口。

    老爹病倒在床,养病买药的钱财由王老爷家支付,但吃饭的钱却没了着落。

    宋胜德宋叔叔一家子倒是还可以资助一些,但老爹真的不好意思开这个口了。

    之前欠下的二十两白银都还没还上,再去借钱,他真会过意不去的。

    那……继续向街坊领居借钱?

    老爹还在犯愁的时候,他娘便带着几两碎银子,走了出来。

    这些碎银,大概只有三两左右,但三两,足以让他们一家子吃上个一两个月。

    老爹一番打听下才知道,这三两碎银是他娘真正意义上存下来的“私房钱”。

    先前出了钱财被盗的事情,让娘她多留了个心。

    以后手工做的那些布料布匹,卖掉之后和存放的钱分开放,单独放一个位置,这样以被不时之需。

    没想到还真被她应了验。

    “狼娃子,你真要带着这些东西去读书吗?”柳氏看着拿起一袋布匹背在身上的徐长青,总觉得有些委屈了他。

    “娘,翰轩书院位居京城中枢地带,四通八达来往人群最多。与其空在在家待着无聊,倒不如去那摆点地摊,说不定就有人买咱们家的布料布匹呢。”

    “这……”

    “娘,别这啊那的了。我又不经常去,先去那里碰碰运气,如果没有人买,那我就不去摆摊了。”

    柳氏深深的看了徐长青一眼,叹出一口气道:“狼娃子你有这份孝心娘也很是欣慰,那你就拿去卖卖试试吧。”

    “嘿嘿好的娘!那我去学舍读书了,晚上再见。”

    徐长青微笑着,戴好身上的东西,离开家里。

    放学之时,同窗的学子终于忍不住好奇,询问他这里面的东西是什么。

    徐长青如实回答。

    听到他是要摆摊贩卖东西,那些同窗学子们立刻没了兴趣。

    假作寒暄几声,便不愿与他多做深交。

    眼见他们的态度稍微有些冷漠,徐长青倒觉得无所谓。毕竟自己如果也出生在名门望族,大概也不会与出身贫寒的人多做深交吧。

    ……

    京城南面多属于富人区,在这里摆摊贩卖东西的货摊倒也有不少。

    放学之后,徐长青便来到了这。

    细细一看,好家伙,果真是人山人海!

    人头攒动于街道两边,杂乱无章。

    行人多,竞争对手更多!

    大桥南侧的阴凉处,清一色摆放着各种货摊。

    这货摊有卖茶水糕点,有卖日常用具,有卖冰糖葫芦。

    旁边更有着身穿道服,颇为神气的算命先生。

    若说这里谁的生意最火?那当属这位算命先生了。

    古代人,多数都信奉鬼神一说。

    前来找算命先生看手相的人,上到富家豪门贵人,下到寒门穷酸书生,杂七杂八,各有不同。

    徐长青看着算命先生,不免想到当初那个去往他家给他“根治”病骨的道士。

    装模作样的说了几句话,拿着桃木剑随便挥挥,十几两银子就这么赚到手里……

    乖乖,看来最赚钱的原来是这一行?

    如果有可能的话,咱是不是也可以学学算命?

    这个念头一出来就被徐长青抛之脑后。

    算命这东西,还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窥探天机这种事情可是会折寿的!

    还是算了吧。

    手里拿着装着布料布匹的麻布袋子,徐长青四下张望一眼。

    阴凉又人多的地方大多都已被其他商贩占了。

    要么他得去太阳底下摆摊,要么就得去阴凉却人数稀少的地方。

    最终思量之间,徐长青还是选择了前者。

    若连这点苦头都不肯吃,怎么赚钱?

    然后……徐长青就愣是在太阳底下晒了一下午。

    有没有收成?

    有,但真的太少了。

    他估么着一下午卖出去的钱估计还不到半钱银子。

    等到太阳快要落下山的时候,仔细数了数得到的钱,总共三十七文

    三十七文……

    三十七文铜钱能干吗啊?

    他一个人一天都得吃三十七文了!

    说好的富人区好卖东西呢?

    哎……

    徐长青失望无比的收好货物,站在大桥上望着在小道行走的人们,总觉得有些憋屈。

    晒了一下午,就特么三十七文……钱要不要这么难赚!

    算了算了,早点回家吧。

    失望落寞的走到大桥北边,进入南面最大的商业街上,街道两边布满了茶楼、酒馆、作坊、当铺。

    “话说东汉末年,朝野腐败,宦官外戚争斗不休,天灾人祸接二连三,国势日渐衰弱。巨鹿张角率黄巾军接杆起义,自此掀起乱世之争!东风起兮,英雄豪聚!桃源乡,刘关张……”

    徐长青路过一茶店小铺,看到一名书生打扮的中年男子在那讲《三国》,眼睛为之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