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歌九天
字体: 16 + -

第二十二章 旧事重提

    等了很久王啸天才回来,回来的时候,都已经掌起了灯。



    “嘎”的一声,门打开了,王啸天走了进来,也把王夫人和冬梅的聊天打断了。



    “阿郎回来了。” 冬梅反应最快。



    “怎么这么晚才回来,丁二叔说什么好事。” 王夫人急忙起身去接王啸天。



    “阿郎,您终于回来了啊。”夏荷揉了揉眼睛,睡眼惺忪的问道。 



    “夏荷,还不去叫三郎吃饭了。”王夫人瞪了夏荷一眼。



    夏荷急急忙忙就跑走了。



    王啸天看到这个情景,皱眉说道:“你们吃就是了,等我做什么?万一我不回来吃,那不是一直等。”



    “人家二叔一走就是半年,这么久才回来,你们几个也好意思还不让他早点回家吃口热饭。”王夫人看着王啸天埋怨说道。



    “哎,事情急啊,那也是没有办法。”王啸天回答道。



    “什么事情那么急?”王夫人担心的问道。



    “不说了,先吃饭。” 王啸天摆了摆手,端起几上的茶喝了一口。



    “爹回来了。”王楚走进门问安道。



    “近来功课可好?”王啸天颔了颔首,问王楚道。



    王啸天的话把王楚问得一愣一愣的,心里想道: “你不是很清楚吗?”



    王夫人也很奇怪的看了王啸天一眼,但王啸天像是没有感觉似的。



    “孩儿一直遵循父亲的教诲,刻苦练功、读书、习字,不敢稍有懈怠。”王楚看王啸天一直盯着她,就一本正经的回答道。



    “不管是练功、读书、习字,都有不得一点取巧之心,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少耍些小聪明,你已经不小了。”王啸天教导道,王楚一脸很无辜的表情,唯有连连点头为是。



    冬梅和夏荷动作麻利的把饭菜端了上来,一家人就开始一声不响的吃了起来。



    “看爹的样子,看样子一定有什么事情发生。” 王楚看到这个情况,脑袋也转个不停。



    一席无话,吃过饭,王啸天就往小书房走去,也让王楚跟着王夫人也走了进去。王夫人了解王啸天习惯,就先给他来了盏茶水。



    王啸天慢慢的喝了口茶后,才对王楚说道:“三郎,爹可能要出去一段时间,在家多做做功课,认真练武,听你娘的话。”



    “爹,你刚才已经说过了,我已经长大了。”王楚故作不满的回答到。



    王啸天看着他说道:“是,三郎已经长大了。”



    “今年外面光景不好,我已经安排减少了开支用度,以后要适度节省一点,下半年的日子怕不好过。”王啸天又喝了口茶对王夫人说道。



    “怎么了?今年年景应该还不错啊,也没有听说什么天灾啊!”王夫人惊讶的问道。” 



    “不是灾荒的事,还不是那个大奸臣害的,苛捐杂税太重,中原和南边大旱,名不聊生啊!老二来信了,今年我们在外面的生意今年下降得厉害,不知又有多少人家破人亡了!” 王啸天忧心忡忡的回答到。



    “哎......”王夫人听了长长的叹了口气。



    “还有就是有消息说蒙古人有可能又要来了,要以防万一。”王啸天沉吟了会又说个把王楚吓了一大跳的消息。



    “又是蒙古人——这些鞑子也不让人消停一下。”王夫人听了一个又一个的坏消息,都快爆发了。



    王楚对王啸天说的这两件事,第一件他没有什么感觉,听了蒙古人要来,他马上竖起了耳朵,害怕漏掉一个字。



    “大战应该暂时不会,但我们要防备一二。”王啸天沉重的说道。



    “好了伤疤忘了痛,看样子还要给点厉害让他们瞧瞧。”



    “不要小瞧蒙古人,但你也不要担心,这只是我的猜测,该怎样还怎样,只是粮食要注意计划,做好储备,督促大家勤加操练。”王啸天微笑着说道。



    “爹,我们要和蒙古人打仗啊?”王楚听了半天,终于插进了一句话。



    “还说不准,以后没事不要下山。”王啸天对王楚嘱咐道。



    “我们在这深山里,蒙古人来了也找不到,去管它做什么?”王楚故意无所谓的回答道。



    “你知道什么?你想得太简单了,如果真是那样就真的完了,蒙古人所到之处,鸡犬不留,人口不是杀掉就是掳掠到北方去,为他们做牛做马,粮食全部抢光。”王啸天对王楚严肃的说教道。



    “爹,竟然蒙古人那么凶残,那我不如去投军,以后拉一帮人,建立自己的队伍,就好保护爹和娘,保护我们的山庄。” 王楚马上对王啸天说道。



    王啸天听王楚如此说,看了他一眼,很严肃的说道:“保护自己,还不需要用军队。三郎,上次给你说了,投军不行,怎么今天又在说,是谁又在给你说?以后这个想法不要在我面前再提。”



    “三郎,晚了,去歇着了。”王楚还想再说,王夫人害怕他激怒王啸天急忙阻止了他。



    “爹、娘,那我去歇息去了。”王楚忍了很久,很不情愿的起身离开了书房,他跟着冬梅回房去了。



    “官人不要责怪三郎,他还小。”王夫人王啸天余怒未消,便劝慰说道。



    “还小,你也不要太宠着他了,已经不小了,当年先祖这么大的时候已经跟着岳元帅在阵前斩杀金狗了。”王啸天对王夫人说道。



    “我儿要投军你又不让,其实三郎能有这个想法应该值得高兴,至少是个热血儿男。”王夫人欣慰的说道。



    “你不是不知道,先祖遗训第一条就是:归云子弟,不得从戎;大郎的事情,才过去好多年,闹得还不够吗?难道你忘了?”王啸天摸着额头说道。



    “是你自己自相矛盾,你不能怪三郎。”王夫人不禁笑了。



    “娘子,你就不要说了,你不是不知道这其中的缘由。”王啸天皱着眉头回答道。



    “缘由,哪来那么多缘由,大朗的事情我忘不了,大朗难道又错了吗?难道你没有责任,你就不能早点和孩子们说清楚,哪有那么多事端,其实就是有太多人都是这样想,明哲保身,以致我们被蒙古人欺负。”顿了顿,王夫人低沉的声音慢慢说道。



    “我怎么宠爱了,三个孩子,大郎现在音讯全无,是我的原因吗?二郎十六就开始跟着二叔成天在外面东奔西跑,到现在都还没有成家;就说三郎,从小到大你花了几个心思,都是我一手一脚拉扯大的,年初发生了那么大的事,不是一直还在恢复身体吗,他身体还没有好利索,你就要他练功,我没有说什么吧,现在孩子想投军,这有错吗?你自己不好好和孩子说,你就说我宠着他了,这是宠他吗?你以为我想他出去过刀口舔血的日子。”王夫人越说越委屈,说到后面不禁抽泣成声。



    “三郎经过上次的事情后,你不是不知道,好多事情现在都还没有记起,感觉人都有点变了,人是比原来伶俐些了,我也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我感觉很不真实,好害怕……每当看到他,我心里都觉得亏得慌,对不起这个孩子。”还是女人心细,王楚的一丝一毫的变化,王夫人都记在心里,忍不住一一倾诉起来,却越说越伤心。



    王啸天也被说中内心的柔软处,也不禁发出一声长叹。



    “娘子,是我心急口误,你知道我不是那个意思,不要再伤心了,别气坏了身子。”



    王啸天便把丁磊带回来的消息一一告诉了王夫人。



    “那现在怎么办?大郎怎么样了?有消息吗?”王夫人不禁紧张起来,马上问道。



    “二郎和大飞已经去接应去了,一直还没有他们的消息,但事情紧急,已经管不了那么多了,我已经给老二、老四说了,明天准备一天,我和老三后天一早出发,去接二爷他们。”王啸天听了王夫人说的话,沉默了会开口说道。



    “你一点要亲自去吗?你在家里坐镇不行吗?”王夫人担心的问道。



    “我不放心!二爷、大郎、二郎现在都在那边,我必须亲自跑一趟。”王啸天回答道。



    “你在家注意督促三郎勤加练功;庄里适当减少开支用度,更不能浪费。你要注意安抚庄里大家的情绪;现在是多事之秋,注意安全,不能再出事了。”顿了一下王啸天又说道。



    “家里和三郎我知道该怎么做,你不要担心,身处乱世,你们在外面自己更要多注意。”王夫人嘱咐到。



    “我都出了多少次门了,何况还有老三,有他在你还担心这个。”王啸天故作轻松的微笑着说道。



    “小心驶得万年船,明天还有很多事,那早点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