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重整汉室
字体: 16 + -

第二章 兄弟谈话

    在床上躺了两天之后,刘嘉便能够下地行走。同时,这两天里,他也通过旁敲侧击,从婉儿那里知道了很多事情。

    再加上晚上睡觉时,总会做梦,梦见一些发生过的事情,醒来了才明白,那是这具身体原主人的记忆。所以刘嘉对于一些事情,也是有了认知。

    原来刘嘉平日里酷爱习武,在洛阳城内号称头号勇士,又喜欢结交豪杰,手底下养着百十来个游侠儿。同时也正因此,让他大哥刘虞看得很不顺眼,说他整天不务正业,胡乱结交一些狐朋狗友。

    也是在几天前,刘嘉在英雄楼和一帮游侠儿喝酒,喝醉之后,受几人挑唆,找上了英雄楼的主人——王越比武决斗。

    王越是谁?

    那是只身进贺兰山,取胡酋首级而回却毫发无伤的猛人。先不说别的,就步战而言,再来一个刘嘉都未必是王越的对手,更何况还喝醉了酒?

    结果显而易见,刘嘉被打败,胸口中了一剑,同时在倒下的时候,磕了后脑勺。重伤垂死之下,被咱们的穿越客——刘嘉给占了便宜。

    这天,刘嘉下床,在婉儿的搀扶下,去向刘虞请安。

    和婉儿聊了几天,刘嘉也大致地了解了一下这个时代该注意的一些东西,尤其是礼节一项。

    这不,今天正好刘虞休沐,他便咬着牙,打算过来和刘虞改善一下感情——毕竟以后很多事情要靠着刘虞不是?

    颤悠悠地,来到刘虞书房,一进门,就见刘虞坐在那里看书。

    给婉儿使了个眼色,乖巧伶俐的小丫头马上转身出去。

    刘嘉慢慢走到刘虞跟前,忍着胸口伤痛,躬身一礼:“大兄。”

    刘虞放下书本,看着刘嘉,鼻子里嗯了一声。

    刘嘉直起身子,抬眼看向刘虞,就见自家大哥盯着自己,好像憋着火。

    要说刘虞,那真是面容俊朗,颌下三寸长须飘飘,当真是一个美男子,但此时原本白皙的脸庞,是越来越红。

    果然,看了一会之后,刘虞猛地一拍桌子,爆发了。

    “你看看你,整日不务正业,只知舞刀弄棒,徒呈匹夫之勇!今次若是因殴斗而丧命,看你有何脸面去见先父!”

    这时刘嘉十分后悔走得太近,盖因刘虞的口水哗啦啦地往他脸上喷。

    没办法,这个时代,父不在则长兄如父,还是先认错吧:“兄长,小弟知错!日后,定然收敛心性。”

    要说刘虞对于刘嘉这个幼弟,那真没得说。刘嘉出生的时候,刘虞已经二十多岁,他儿子刘和都已经能打酱油了。而刘嘉出生没过多久,父亲刘舒便因急病撒手人寰,所以刘虞是又当哥又当爹的把刘嘉拉扯大。

    别怀疑,古时流行早婚,要不然怎么会有好几世同堂的情况?刘虞结婚生子的时候,他父亲也就才三十多岁。

    话说刘虞一辈儿,有四个儿子,分别取名虞、泰、康、嘉。取字又以伯、仲、叔、季排序,分别是伯安、仲平、叔靖、季宁。其取名的寓意,也是希望大汉虞泰康嘉,安平靖宁。而刘虞和刘嘉,又是一奶同胞的亲兄弟,所以父亲去世后,刘虞就主动承担起了抚养刘嘉的任务。

    按说刘嘉原本是不能取“嘉”这个名字的,因为他的祖父也叫刘嘉。但就是那个“老刘嘉”给自己的孙子辈排名字顺序的时候,给自己嫡亲的第四个孙子排了一个嘉字。当时很多人不理解,然而“老刘嘉”却力排众议,说“嘉”这个字寓意好,而且祖上也早有人取名用这个字了。

    古时候就是这样,后代的名字父母是没有权力取的,都是上一辈或者更老辈的祖先预定好了的,除非老辈人还没来得及取名字就死了。

    而刘虞本来呢,确实是想把刘嘉培养成一个像自家祖父那样的翩翩君子,但是谁知刘嘉却独爱习武,再加上从小就没有父亲而滋生出的叛逆性格,那是三天两头的就把刘虞府上整得鸡飞狗跳。一开始骂骂还有用,到最后是骂他反而给他催眠,没骂几句就跪在那里睡着了。

    此时,刘虞看着刘嘉,也是心头纳闷。往常训斥,刘嘉就算不顶嘴,也是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的,今天居然认错了!

    刘虞看着刘嘉,顿时觉着,这弟弟很是陌生。

    “莫非和那王越一斗,受了伤,这性子转良了?”

    刘虞念头一起,便说道:“既已知错,那以后便好好读书吧。虽已年满二十,但若奋起直追,为时未晚。”

    刘嘉低头想想,开口道:“弟从大哥言,今后必定用心读书。”

    “嗯!”刘虞摸摸胡子,满是欣慰,同时将手上的竹简递到刘嘉面前,“这是论语,你拿去好好研读,半月之后,为兄当做考较。”

    刘嘉接过刘虞手中的书,想了一下之后,又问道:“大兄,可有兵书?”

    刘虞一愣:“你要兵书作甚?”

    刘嘉整理了一下思绪,说道:“愚弟之前太过崇信个人武勇,却不知那只是匹夫之勇,所以,弟今后,想学那万人敌之术!”

    “你为何总想着为将,如今社稷承平,为将者至高不过中郎将之位,尚不及九卿之列,前程并不明朗!”

    刘虞的语气又带上了怒意,原本还以为弟弟转性了,没想到还是那样。不过也好些了,不再鼓吹那游侠之道,至少想着当武官了。所以这时刘虞也没有过分训斥,而是带上了商量的意思。

    “大兄所言,弟不敢苟同。说社稷承平,只不过是表面之相。当今天子,宠幸宦官,卖官鬻爵。如今朝廷,皆是些靠买官而上位的尸位素餐之辈,官场之上,早已是乌烟瘴气。此外,民间亦是乱象纷纷,那太平道之事,想必兄长也是知道,但当今天子却丝毫不加以重视,反而任由其发展。。。”

    “好了好了,天下社稷,岂是你能妄论?”刘虞虽然惊讶于刘嘉的话,觉得刘嘉说得有道理,但为防隔墙有耳,也不能由着刘嘉继续说。

    言罢,两兄弟都不知道该怎么开口,就那么尴尬地僵在那里。

    半晌之后,刘虞叹口气,起身从背后书柜上取下一捆竹简,递给刘嘉:“拿着吧,好好研读。”说着,又把桌子上的论语给递了过去:“兵法固然重要,但也别忘了修身养性之道!”

    刘嘉接过两捆竹简,躬身一礼:“谢兄长,如此,小弟便告辞了!”

    “去吧。”

    刘虞看着弟弟转身离去,就在刘嘉准备出门的时候,刘虞叫住了他。

    “季宁!”

    刘嘉转身:“兄长还有何事?”

    刘虞:“这天下,莫非真要乱了?”

    刘嘉沉默了一下,不知道该怎么说。

    如果笃定天下必乱的话,好歹自己也是汉室宗亲,怎么能说自己家的天下快不行了呢?

    而刘虞看见刘嘉沉默,也是自嘲一笑:“也是,你一介武夫。。。”

    说到这里,刘虞就又想起了刘嘉刚才那番话,很有见地,不是一般武夫能想到的,于是便改了口:“季宁,若是真如你所说,天下将乱,那么为兄希望,待乱世来临之时,你能以你一身本事,保我大汉社稷不倒!”

    刘嘉闻言,心中苦笑不已。这大汉江山,将来就要变成三份儿了,怎么不倒?

    但看着自家便宜兄长那微笑的表情,刘嘉又不忍直言,只好说道:“我尽力而为!”

    说着,刘嘉便转身走了出去。

    刘虞看着刘嘉的背影消失,叹了口气之后,微笑的脸,渐渐变得沉凝。

    自家兄弟变了,这是好事,但想起弟弟说的话,刘虞心中又是一阵忧虑。这个在历史上被称为“忠厚长者”的老好人,已经开始为大汉的江山担忧。

    而刘嘉,走出刘虞的房门之后,便慢慢地往自己房间走去。一边走,一边打开手里竹简,一个是《论语》,一个是《孙子兵法》。这两样书籍,前世就看过不下五遍,按刘嘉的记性,早就会背了。

    其实他今天来看刘虞,一个是想改善一下兄弟之间的关系,另一个,也是想探探刘虞的口风,看看他对这大汉的未来是什么看法。现在看来,刘虞心里也是清楚的很——这大汉是病入膏肓了。

    “这样更好,以后有什么动作,不至于和这位忠于汉室的大哥闹得太僵。”

    想通之后,刘嘉也是心里一阵舒坦:“再说了,咱本来就是汉室宗亲,要是将来走了狗屎运,能一统天下,继续将国号定为汉就可以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