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好事出门
比不得朝九晚五坐办公室的白领,唐人街的黑工基本都是卖体力活,工作自然没那么悠闲,每周工作时间加起来也远远超过了英国法律规定的最高工时,他们与本土的英国人本就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群体。
当绝大多数英国人或刷牙洗脸,或早起晨跑时,唐人街已经渐渐热闹了起来。
有人吆喝着从卡车上卸下一箱箱食材,有人打开了店门,开始扫地擦桌,至于那些卖早点的,则早早已经开门营业了。
只有那些非餐饮类,例如小饰品店的人,才能悠闲地姗姗来迟。
“嗨!你们说这人是不是秦叶啊?”
一名30岁左右,相貌普通的青年蹲在地上啃着包子,啃着啃着,他忽然想起了什么,摸出手机,点了几下后,他晃了晃手里的手机,朝周围人这么问道。
周遭众人也不理他,朝他看了一眼后继续忙活起手里的事来。
“哪个秦叶啊?”有人一边忙着,一边随口问了一句。
“就从小在这儿长大的那个。”青年咬了口包子,又补充道,“苏美女家那个。我就瞧着有点像,但那小子我也没见过几次,所以不太确定。”
“苏壤家那个?”闻言,一名四五十岁的妇人顿时脸色变了变,压低声音道,“没事别提他,不吉利的!”
“嗤~”这妇人话刚说完,就有人嗤笑一声,道,“都什么年代了?你还信那些?!”
“怎么不能信了?!”那妇人狠狠瞪了说话那人一眼,道,“老祖宗传下来的说法,几千年了,怎么就不能信了?!那孩子就是个灾……不说他,忌讳!忌讳!!”
“那小子的事吧,我也听说过一些。”之前说话那名青年几口啃完包子,不以为意道,“但苏美女不是活得好好的吗?还当上了餐厅领班。”
“那是她运气好!”那妇人说着话,明显有些羡慕,“沈老板赏识她呀!”
青年暗地里嗤笑一声。
人家苏美女长得漂亮身材好,勤劳朴素,刻苦耐劳,一个小女孩不但养活了自己,还愣是把秦叶拉扯大了,这样的人受到赏识简直就是理所当然。
换成你,沈老板能赏识你?!
这时,已经有人好奇地放下了手里的活走了过来,凑到他手机前一看,惊讶道:“哟呵!还真是小苏家那个啊!”
“真的?!”青年惊讶了下,旋即咂巴了下嘴巴,惊叹道,“那这小子也不得了啊!都上新闻了,英国的新闻呢!而且还不止一家!”
“新闻?那孩子是灾星的事都上新闻了吗?”那妇人惊讶道。
其他人瞧了她一眼,没有理她。
秦叶父母和苏壤父母的死,那都多久以前的事了,这种陈年旧事怎么可能突然有媒体报道?
不过,他们也没有反驳她。
一来,怕麻烦。
二来,没必要。
他们跟秦叶不熟。
因为小时候被传克父母,是灾星,大家都躲得秦叶远远的,后来虽然情况好转,但他平时要上学,算上打零工的时间,在唐人街露面的时间依旧不多,因而,跟秦叶关系好的人非常少。
绝大多数都是——不认识,不熟,点头之交。
这些不熟的人,自然不可能为了秦叶跟这妇人撕逼。
“这话别叫小苏听见了。”不过,还是有人提醒了一句,“那孩子在这事上可较真了!”
“是啊!那时候有几个同龄小孩总是欺负小秦,说他是灾星什么的,小苏还跟他们打过架呢,可凶了。”有年纪大的人笑呵呵地说道。
“呸!尊重长辈懂不懂?我说一句能咋滴?!”话是这么说,但那妇人还是识趣地停止了原先的话题。
毕竟若是将唐人街的黑工群体比作一个金字塔,那现在身为餐厅领班的苏壤无疑处于金字塔的顶端,虽然若是仔细想想的话,大家都是黑户(那妇人这么认为),苏壤也奈何不了她,但面对比她混得好的人,她还是本能地不想招惹。
只是,若是如此的话,未免显得没面子了些,于是,那妇人脸色阴晴不定了一会儿后又补充道:“那孩子又出什么事了?这次还上了新闻?”
但让她意外的是,她说完话后却是没人理她。
众人只是满脸诡异又惊叹地聚在那青年身边,准确来说是聚在那青年的手机周围。
“怎么了?!”妇人不满道,“说话啊!”
她没注意到的是,在她方才脸色阴晴不定沉思之时,已经有英语水平不错的人将手机上新闻的意思轻声讲了出来。
面面相觑地沉默了会儿,终于有人感叹着开口道:“不得了!不得了啊!”
“厉害!牛!”
“啧啧!你们说小秦赚了多少钱啊?我听说那首歌这几个月超火的。”
“小苏的苦日子算是熬到头了吧!”
“肯定赚了不少,否则怎么可能开得起公司?”
“还没成立,就有大明星加入了哇!”
“你们说他们那还缺不缺人啊?”
“得了吧!人家开文化传播公司,你去了能干嘛?”
“当个仓库管理员也好啊!”
见众人都不理她,反而自顾自聊得开心,那妇人终于是忍不住了:“你们在说什么啊?!什么赚了多少钱,开公司的?”
“哦。”闻言,那青年将手机递了过去,略带嘲讽地说道,“你自己看吧。”
他知道,这妇人的英语水平还不错。
……
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
何况,消息的源头还远远不止“一”。
其中甚至有极少一部分人,在昨晚时就已经或打电话,或登门,从苏壤和秦叶那儿确认了消息。
于是乎,这一天,唐人街哗然。
咱们唐人街出名人了!
谁?
秦叶啊!
哪个秦叶?
苏壤家那个!小时候被叫作灾星那个!
他干啥子了?
听说给一个英国明星写了首歌,大赚了一笔呢!
赚了多少?
不知道,但能在英国开公司当老板了,你说有不有钱?而且公司还没成立呢,就有大明星说要加入了,这事儿都上新闻了!
于是乎,当苏壤吃完早餐,来“避风港”上班的时候,餐厅门口已经聚起了不少人。
——
当绝大多数英国人或刷牙洗脸,或早起晨跑时,唐人街已经渐渐热闹了起来。
有人吆喝着从卡车上卸下一箱箱食材,有人打开了店门,开始扫地擦桌,至于那些卖早点的,则早早已经开门营业了。
只有那些非餐饮类,例如小饰品店的人,才能悠闲地姗姗来迟。
“嗨!你们说这人是不是秦叶啊?”
一名30岁左右,相貌普通的青年蹲在地上啃着包子,啃着啃着,他忽然想起了什么,摸出手机,点了几下后,他晃了晃手里的手机,朝周围人这么问道。
周遭众人也不理他,朝他看了一眼后继续忙活起手里的事来。
“哪个秦叶啊?”有人一边忙着,一边随口问了一句。
“就从小在这儿长大的那个。”青年咬了口包子,又补充道,“苏美女家那个。我就瞧着有点像,但那小子我也没见过几次,所以不太确定。”
“苏壤家那个?”闻言,一名四五十岁的妇人顿时脸色变了变,压低声音道,“没事别提他,不吉利的!”
“嗤~”这妇人话刚说完,就有人嗤笑一声,道,“都什么年代了?你还信那些?!”
“怎么不能信了?!”那妇人狠狠瞪了说话那人一眼,道,“老祖宗传下来的说法,几千年了,怎么就不能信了?!那孩子就是个灾……不说他,忌讳!忌讳!!”
“那小子的事吧,我也听说过一些。”之前说话那名青年几口啃完包子,不以为意道,“但苏美女不是活得好好的吗?还当上了餐厅领班。”
“那是她运气好!”那妇人说着话,明显有些羡慕,“沈老板赏识她呀!”
青年暗地里嗤笑一声。
人家苏美女长得漂亮身材好,勤劳朴素,刻苦耐劳,一个小女孩不但养活了自己,还愣是把秦叶拉扯大了,这样的人受到赏识简直就是理所当然。
换成你,沈老板能赏识你?!
这时,已经有人好奇地放下了手里的活走了过来,凑到他手机前一看,惊讶道:“哟呵!还真是小苏家那个啊!”
“真的?!”青年惊讶了下,旋即咂巴了下嘴巴,惊叹道,“那这小子也不得了啊!都上新闻了,英国的新闻呢!而且还不止一家!”
“新闻?那孩子是灾星的事都上新闻了吗?”那妇人惊讶道。
其他人瞧了她一眼,没有理她。
秦叶父母和苏壤父母的死,那都多久以前的事了,这种陈年旧事怎么可能突然有媒体报道?
不过,他们也没有反驳她。
一来,怕麻烦。
二来,没必要。
他们跟秦叶不熟。
因为小时候被传克父母,是灾星,大家都躲得秦叶远远的,后来虽然情况好转,但他平时要上学,算上打零工的时间,在唐人街露面的时间依旧不多,因而,跟秦叶关系好的人非常少。
绝大多数都是——不认识,不熟,点头之交。
这些不熟的人,自然不可能为了秦叶跟这妇人撕逼。
“这话别叫小苏听见了。”不过,还是有人提醒了一句,“那孩子在这事上可较真了!”
“是啊!那时候有几个同龄小孩总是欺负小秦,说他是灾星什么的,小苏还跟他们打过架呢,可凶了。”有年纪大的人笑呵呵地说道。
“呸!尊重长辈懂不懂?我说一句能咋滴?!”话是这么说,但那妇人还是识趣地停止了原先的话题。
毕竟若是将唐人街的黑工群体比作一个金字塔,那现在身为餐厅领班的苏壤无疑处于金字塔的顶端,虽然若是仔细想想的话,大家都是黑户(那妇人这么认为),苏壤也奈何不了她,但面对比她混得好的人,她还是本能地不想招惹。
只是,若是如此的话,未免显得没面子了些,于是,那妇人脸色阴晴不定了一会儿后又补充道:“那孩子又出什么事了?这次还上了新闻?”
但让她意外的是,她说完话后却是没人理她。
众人只是满脸诡异又惊叹地聚在那青年身边,准确来说是聚在那青年的手机周围。
“怎么了?!”妇人不满道,“说话啊!”
她没注意到的是,在她方才脸色阴晴不定沉思之时,已经有英语水平不错的人将手机上新闻的意思轻声讲了出来。
面面相觑地沉默了会儿,终于有人感叹着开口道:“不得了!不得了啊!”
“厉害!牛!”
“啧啧!你们说小秦赚了多少钱啊?我听说那首歌这几个月超火的。”
“小苏的苦日子算是熬到头了吧!”
“肯定赚了不少,否则怎么可能开得起公司?”
“还没成立,就有大明星加入了哇!”
“你们说他们那还缺不缺人啊?”
“得了吧!人家开文化传播公司,你去了能干嘛?”
“当个仓库管理员也好啊!”
见众人都不理她,反而自顾自聊得开心,那妇人终于是忍不住了:“你们在说什么啊?!什么赚了多少钱,开公司的?”
“哦。”闻言,那青年将手机递了过去,略带嘲讽地说道,“你自己看吧。”
他知道,这妇人的英语水平还不错。
……
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
何况,消息的源头还远远不止“一”。
其中甚至有极少一部分人,在昨晚时就已经或打电话,或登门,从苏壤和秦叶那儿确认了消息。
于是乎,这一天,唐人街哗然。
咱们唐人街出名人了!
谁?
秦叶啊!
哪个秦叶?
苏壤家那个!小时候被叫作灾星那个!
他干啥子了?
听说给一个英国明星写了首歌,大赚了一笔呢!
赚了多少?
不知道,但能在英国开公司当老板了,你说有不有钱?而且公司还没成立呢,就有大明星说要加入了,这事儿都上新闻了!
于是乎,当苏壤吃完早餐,来“避风港”上班的时候,餐厅门口已经聚起了不少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