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神姬
字体: 16 + -

第四章 登基为王

    试炼完成,秦政在大祭司的指挥下晕乎乎的完成了一连串的仪式。

    最后,到睡觉的时候,秦政依旧没有见到传说中的黑冰台负责人。

    按照一般套路,不是新王登基之前,属于王的秘密力量都要完成交接的么?为什么传说中的黑冰台还不出现。

    而且,有一件事秦政觉得十分的奇怪,那就是——前一代秦王挂掉了,为什么大家都好像都没事一样,国丧呢?虽然秦庄襄王不是什么出色的王,但也不该这么不受尊重吧?

    睡梦中,秦政忽然醒悟过来,可能,这个世界并没有黑冰台这种密探组织。而王,在这个世界的地位可能没有他知道的历史上面的王那么重要!

    第二天,秦政洗漱完毕后,在巫女的侍奉下穿上了王袍,然后在大祭司的带领之下,一步步地向着山门走去。

    走到山门前的小广场时,大祭司转身面对秦政。

    看到秦政站定在自己一步之外,大祭司轻轻地点了点头,让后向旁边的巫女身处右手,那巫女恭敬地把捧在手上的长刀放在了大祭司的手上。

    大祭司双手捧刀来到秦政面前,恭声道:“此乃天赐神兵,代表着大秦武神庙的权令,由今天起,将交由你掌管。希望你能好好使用。”

    秦政恭敬地接过了浑然天成的长刀,郑重承诺道:“定不负诸位所托。”

    大祭司认可地点了点头,然后轻声道:“时辰已是不早,你去吧。”

    “嗯。”秦政点点头,随即转身,提刀大步想着山门走去。

    那里,白芸四人已经等候多时。

    山门前的阶梯之下,连接着一条直通咸阳城的直道。

    看见秦政走来,白芸四人并没有多言,等到秦政走到她们身边的时候,四人分成两列走到了秦政的背后。

    五人走出山门,排在两边的女战士跟在他们身后,一步步的向着山脚走去。

    山脚之下,同样是两排女战士,由此,秦政心里有了一种不太好的想法。

    座驾是诸侯的座驾,虽然这个时候天子名存实亡,但是该有的礼仪还是要注意的,免得给其他六国攻伐的借口。

    而诸侯座驾为五乘座驾,其实就是由五匹马来拉的。

    在近前战士护卫之下,马车直驶咸阳宫,那里文武百官早已等候多时。

    登基仪式相当的简陋,连祭天都没有。

    秦政就被带到王座前,由嬴螭亲手把王冠戴在他的头上,然后宣布从这一刻起,他就是秦王了。

    此刻秦政简直是懵逼了,难道他所知道的历史上,秦王的登基也是如此简陋?祭天呢?祭祖呢?怎么都没有了?

    帮秦政系好王冠之后,嬴螭回到了武将的序列首位,而秦政则是一直注视着嬴螭。

    注意到秦政的视线,嬴螭轻轻地点了点头,表示安心。

    大概猜到接下来步骤的秦政长呼了一口气,手中长刀连鞘插入地板,郑重对世间宣布道:“自今天起,朕,即位秦王,将以一肩挑起大秦兴衰,请诸君辅助于朕!”

    “臣等,参见大王!”

    至此,文官双膝跪下,武将单膝跪下,一同宣誓效忠。

    自此,秦政真正融入这个时代。

    菜鸟君王的登基大典之上,除了封赏,还是封赏。

    因为秦政这个十三岁的菜鸟跟一众大臣关系实在是一般,所以实际上能够得到封赏的人,却少之又少。而且大多都是物资。

    整个过程,也就吕不韦按照昨日的决定,被封为相邦(相国)。

    文官中有人认为这是恩赐,也有人认为这是吕不韦奇货可居的再次收获。

    但是不管别人怎么认为,吕不韦都不会认为这是好事,因为这意味着他的性命只剩下十三年,而这十三年中,他还必须要拼命的为大秦做事,否则整个家族都会被连根拔起。

    赏赐过后,便是大宴群臣,大家分桌吃吃喝喝,各种吹水不擦嘴。

    作为一国之君,秦政即使再怎么不喜,也必须受着。

    除了因为政治因素,还因为那些忠臣,大多是各种叔公太爷叔叔伯伯。

    这时候的诸侯王国就是家族企业啊!

    也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商鞅才会在变法成功之后依然被弄死了。

    同样是因为这个原因,各个诸侯国的政治都是十分的清明的,毕竟上层次的大臣大多都是荣辱一体,与国同休的。

    其实这天也可以说是秦政这种嫩货的新婚之日一一继位后总得播种。

    因为今天也可以说是秦政的大婚之日,所以大家才会如此的喜兴。

    至于前一代秦王尸骨未寒什么的?

    好吧。其实王跟庶民是不同的,既然你坐了王座,享受了其他人享受不到的好处,那么作为代价,你就必须要失去一些东西。

    比如说,庶民守孝三年内不得婚嫁什么的,对于王来说,那是根本不可能有的。

    毕竟古代不仅仅是新生儿存活率太低,就连成年人都可能随时暴毙,而王要是因为暴毙了没有留下子嗣,对于一个国家来说,那就是灾难。

    按照惯例,秦政坐在王座之上除了跟着大家吃喝,基本上是没有什么好做的。毕竟此刻的秦政对于国家概况什么都不知道,胡乱插手,只能把国家推向深渊。

    所以,在秦政在真正熟悉国政之前,秦政能够做的,就是学习辨析能臣们提供的方案是否正确,然后签发政令。

    这样的节奏会一直持续到秦政完全熟悉国政,此后,秦政才会有可能真正的掌握国家的军政大权。

    同样的,这也是新王登基之后,国家总会显得特别脆弱的原因。毕竟百官思想不可能完全统一,所以有什么事都不能第一时间做出决定,从而导致朝堂对国家管理反应缓慢。

    而一般这种时候,边疆大多会告急。

    原因无外乎其他诸侯国趁火打劫一番么!

    所以等文臣们退走之后,武将们都留了下来。

    嬴螭本来以为秦政会因为第一次喝酒贪杯而喝的晕乎乎的,所以她都已经让人给秦政准备醒酒汤了。

    可惜,嬴螭不知道秦政内在已经换了一个,对于一个现代人来说,古代那种酒,还比不上饮料呢,而且还特别难喝,所以本身就不怎么喜欢喝酒的秦政礼节性地喝了一点后,就再也没有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