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广告人
字体: 16 + -

第46章 SWOT分析

    夏季的早晨天亮的快。

    沈无复一大早就到地里干活了。

    沈安也去孙老财那牵了牛,到水草肥美的邻村放牛,等中午的时候再把牛牵到田里犁地。

    这段时间农忙,沈胥本来也想去田里帮忙的,但却被柳氏瞪着的凤眼喝退。

    按照她的说法,沈胥这是不给她省心,身体差就该好好养着,乱跑个什么劲儿,田里的活再多,轮不到一个病恹恹的小子干。

    如此,沈胥只得乖乖待在家里。

    柳氏给他煎了药,就到院子里干活了,而他则坐在房间里的书桌前,开始整理思路。

    福满楼要进行下一轮的策划,现在又多了和陈学年的比试,就算沈胥信心十足,也该行动起来了。

    拿出纸笔,用刚给沈安买的墨棒磨了点墨,他执笔开始将关键词写在纸上。

    不得不说,毛笔字真难写!

    得亏沈胥大学的时候加入过两个学期的书法社,懂得一些就基本的握笔方法,写出来的字倒还算工整。

    不过工整的标准是以沈胥自己主观的判断来说的,要是让沈无复甚至是沈安看到,除去简体繁体的差异外,恐怕都会叹气说上个一句,这样的水准顶多算将将会写字。

    当然,沈胥不是要考状元,字稍微差点也无大碍,起码这个时候自己能看得懂。

    优势、劣势、机会、威胁。

    四个关键词写完,沈胥满意地点点头。

    这是swot分析法的四个关键词。

    swot分析是一种态势分析,从四个方面对研究对象所处的情景进行全面、系统、准确的研究。swot分析法常常被用于制定集团发展战略和分析竞争对手情况,在战略分析中,它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分析法逐渐被人们所遗弃,但在此时使用却是相当超前的。

    通过这四个方面的分析,能较为全面的了解福满楼现在所处的状况,找出优势,再针对优势制定相应的策划,这大概就是沈胥的一个思路。

    首先是优势,福满楼的优势在于鲍师傅的手艺。在整个百里街,哪怕是比起清风客栈,福满楼的菜色都是数一数二的。

    这是福满楼最大的优势,至于店铺的地理位置、店铺大小、装修等等,和一些小吃店比绰绰有余,但和清风客栈比就相形见绌了,暂不考虑。

    再者就是劣势。

    沈胥顿笔想了一会,随后写下“价格”二字。

    价格应该是福满楼最大的劣势。

    别看鲍师傅随和,但其实颇有厨师的骄傲,做菜所选用的食材以及配料,都是经过他精挑细选的,差一点都不成。因此福满楼购买食材这一项的开支颇大,这也是导致价格偏高的直接原因。

    虽然福满楼每道菜的价格只比清风客栈略高一些,到这两家消费的人在临水镇又都有点身份,一两道菜吃不出多大差别,但时间长了,差的还是蛮多的,尤其是对哪些经常下馆子的人来说。

    简单分析完福满楼的内部因素后,沈胥又着眼于机会和威胁这两个外部因素。

    就机会来说,临水镇的变化不大,整体的市场环境如旧,要真说有什么机会,那就沈胥自己了。

    他本人就是福满楼目前最大的机遇。

    只要他充分发挥好掌柜兼广告人的角色,福满楼要超越清风客栈并不难。

    至于威胁,沈胥想都没想,直接写下了“清风客栈”四个字。

    不管是食肆本身的竞争性质,还是对方掌柜的咄咄逼人,都是对福满楼最大的威胁。

    四个因素都找到了最贴切的一个关键词,沈胥暂时搁笔,开始思考。

    发挥优势因素,克服劣势因素,利用机会因素,化解威胁因素……

    福满楼的优势是菜色,劣势是价格,如何才能发挥优势,克服劣势呢?

    要克服劣势,最理所当然的想法是降价,用陈学年的话来说,就是让利。

    但让利只是一个笼统的说法,做法却有千万种,就像当时沈胥给桂花坊出的点子是一种让利,但陈学年说的增加每份桂花糕的颗数也是一种让利。

    如何找到一种适合的让利方式,将会是本次的策划的关键。

    沈胥摩挲着下巴,望着桌前的窗外。

    今天是好天气,晴空万里,温度也比昨天有人性了很多。

    “该用什么方法呢?”他飞快地转动脑筋,一件件案例如幻灯片般闪过,试图找到其中最为贴切的方案。

    时间就在思考中悄然流逝,转眼外面的晴空就披上了一抹橘红的晚霞。

    “老三,出来喝药!”柳氏在屋外喊道。

    沈胥这才反应现在已经是傍晚了,不由得叹了一口气。

    通过大半天的时间,他已经筛选了颇多的方案,其中有不少是饭店经营的常规化手段,经得起考验,但结合这个时代的背景一想,很多手段却根本行不通,所以到了现在,他还是一脸茫然。

    暂时将这件事抛之脑后,沈胥起身来到屋外。

    柳氏将装着药的碗放在装有井水的盆子里降温,自己则继续翻晒着稻谷。

    这已经是最后一批了。

    “娘,我买的那支簪子怎么不戴了?”沈胥从盆中将药端起,却是注意到柳氏的发髻上依旧插着那根竹签。

    “干活的时候戴它干什么?”柳氏笑道。

    “你不戴我不是白买了嘛。”沈胥坐在院子里,一边喝药一边说道。

    这钱都花出去了,整整一钱银子呢,不戴回本怎么行?

    ……钱都花出去了?

    等等!

    他只觉得有道电流瞬间击穿大脑,之前闭塞的思路瞬间活络了。

    或许这样可行……

    “怎么是白买?簪子又不会跑,等娘想戴的时候自然可以随时戴,猪肉好吃,也不能顿顿吃呀。”

    一提起那簪子,柳氏心里就暖得很,她自然也想一直戴着,但干活的时候盘的发髻很随意,戴着也看不出好坏,还容易掉。

    若是弄掉了,那可不得哭死。

    她继续翻晒着稻谷,却半天不听沈胥回话,不由得转过头去,只见沈胥整个人怵在那儿,一动也不动。

    “老三,你没事吧,是不是哪儿不舒服?”柳氏心急,忙放下耙子走过来。

    沈胥愣了一下,这才反应过来,连忙笑道:“娘,我没事,刚才在想问题呢。”

    “想什么问题跟魔怔了似的。”

    见是虚惊一场,柳氏忍不住白了一眼,这孩子,还那么不让人省心。

    什么问题?

    当然是关于策划的问题了。就在刚才那一瞬间,沈胥已经想到了一个好方案。

    虽然这个方案目前只有一个大框架,但他觉得,这或许是最适合福满楼的了。

    没有细说,沈胥微微笑着,管自己喝药。

    而就在这时,沈无复和沈安回来了。

    他们牵着牛回来,身上脏的不像话,似乎是掉田里了。

    “你们俩怎么回事?沈无复,你又让孩子在田里玩儿了!”柳氏来到院外,见沈安满身泥泞,便指着沈无复气道。

    沈无复略有些虚心地道:“我没有。”

    没有?

    儿子都这样了还没有?

    当我瞎呐。

    柳氏凤眼一瞪:“快说,你俩身上是怎么回事!”用手在沈安的衣服上拨了拨,都能扣下一块泥来,真脏!

    沈无复缩了缩脖子,如实道:“老三跟着牛一边犁地一边看书,结果书掉到田里了。”

    “然后呢?”柳氏面不改色。

    “然后老三停下来弯腰捡书,被在后面跟着的我撞了一下,也掉到田里了。”沈无复唯唯诺诺地道。

    “再然后呢?”柳氏语气深寒地道。

    沈无复摸了摸鼻梁,道:“再然后我被老三绊住,也掉到田里了。”

    我去,这是在玩多米诺骨牌吗?

    沈胥哑然失笑。

    “沈无复!你还好意思说没让孩子在田里玩?”柳氏扯着嗓子道。

    “非也非也,老三不是玩,是在田里看书。”沈无复一本正经地辩解道,看书……看书,读书人的事怎么能说玩呢?

    噌的一下,柳氏的火气就涌上来了,拧着沈无复的胳膊,训道:“看书?我看你是皮痒了!”。

    “别拧啦,孩子们看着。”

    沈无复疼得嗷嗷大叫,在院子里上蹿下跳,但始终挣脱不开柳氏手钳。

    这次袖子里有没有续兔毛呢?

    沈胥忍不住遐想,要是有,那沈无复的演技可真高明。

    等柳氏累了,气消了,这事才算完。

    “快去把衣服换了。”柳氏嗔怪道,自己也往柴房走去,想要烧点水给两人洗身子。

    “娘,我要先把牛送回去,去的晚了可要扣钱。”沈安道。

    “就你这样子还敢出门?要是天再黑一点,人家还以为是山里下来的熊瞎子呢。”柳氏气不打一处来,家中的男人没一个让人省心的,“快去把衣服换了,让你哥代你去。”

    “三弟,我来替你还牛,你快去洗澡。”沈胥也道。

    “谢谢二哥。”沈安笑道,偷偷看了柳氏一眼,也是缩了缩脖子,跑房间去换衣服去了。

    沈胥牵着牛,往孙老财的家走去。

    尽管他以往经常在远处眺望,但这是他第一次去孙老财家。

    等近距离细看才发现,孙家宅第的气派程度和周家有的一比。

    管中窥豹,可见孙老财家的生意规模恐怕也与周家相差无几,是属于这附近最顶尖的存在。

    来到孙家的大门,守门的一个下人上前发问:“你有事吗?”

    “我是来还牛的。”沈胥道。

    “第一次放牛?”那下人忍不住轻笑,还牛都还到大门口了,你是不是撒?

    “别挡着门,牛棚在后面,绕过宅子就能看见。”没打算多说,随意地摆了摆手,管自己回到岗位上。

    “谢谢。”

    沈胥也不在意,按照那人说的绕过宅子到后面去。

    正这时——

    “咦,这个放牛的眼熟,可不就是最近新上任的沈掌柜嘛!”

    一道略显刺耳的声音在背后幽幽响起。

    沈胥回头一看,却见一列马车停驻在附近。

    一个年纪比他稍大一点的青衣男子风度翩翩地从马车上下来,正勾起唇角,饶有兴致的打量着他。

    这人……

    沈胥眼前一亮。

    是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