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英雄美人记
字体: 16 + -

第37章 霍师爷的计策失败

    不多久,县衙大堂内,徐县令坐在县令官座上。周玉和一众大小官吏站在大堂内,分两边站好。百名锦衣卫守卫着大堂。

    一个四十多岁,留着一丛黑胡子的中年人,也就是徐县令的师爷霍师爷站在大堂内。此时霍师爷一脸的得意,头都昂得高高的,用不屑的眼神看着众多官吏。

    徐县令说:“霍师爷,你快快说一下,你想出了什么办法,能助本县令夺回税银?”

    霍师爷趾高气昂,一脸得意,心想,现在你们要低声下气的求我了吧。

    周玉此时正好已经想好了自己的计策。周玉相信,自己的计策肯定能帮助徐县令找回税银,抓住贼人。不过周玉还没有对徐县令说。对霍师爷的计策,周玉没什么信心。

    霍师爷说:“县令大人,我想出的这招,叫做引蛇出洞。县令大人你派出十辆空马车,假装成押送税银,朝着前往知府衙门的路前进,同时你安排一百锦衣卫伪装成衙役,护送这十辆马车。那伙贼人劫了一次税银,发了笔横财,现在看到又有税银上路,肯定还要来劫税银。然后一百锦衣卫就能将那伙贼人全部擒拿,然后就能夺回税银。锦衣卫的战力比众衙役强多了,抓住一伙贼人,易如反掌。这招是我这十几天,日思夜想,想白了头发,好不容易想出来的。”

    周玉站在一旁,不屑的想,弱智计策。本县今年的税银已经被劫走了,哪还有银子送往知府衙门。若是本县今年再次押送税银前往知府衙门,那些贼人肯定知道不正常,肯定会起疑。那些贼人想一想就能明白,这是引诱他们出来,抓他们的计策,不会上当的。这计策就是弱智计策。

    周玉心想,你霍师爷十几天来,日思夜想,想白了头发,好不容易想出来的,就是这么一条弱智计策。真是智商堪忧呀。还有那些大小官吏,绞尽脑汁想了十几天,连弱智计策都想不出来。

    徐县令双手拍掌,说:“妙!妙呀!霍师爷这计真好,本官的命就要靠霍师爷来救了。此计可行。”

    黄县丞说:“妙呀,霍师爷不愧是县令大人的军师,真是足智多谋呀。下官佩服。”

    一旁站着的锦衣卫刘百户说:“霍师爷此计很妙,可行。”

    众多小官吏也都大声称赞霍师爷,称霍师爷的计策非常妙,可行。霍师爷在众多人的称赞中得意的高昂起了头,就好像晨鸣的公鸡。

    就在这时候,霍师爷注意到周玉没有称赞他。霍师爷于是心中不满,说:“周主簿,难道你认为我的计策不好?”

    周玉说:“很好,非常好。”

    霍师爷听到周玉这话,心中很开心,很得意。

    周玉心里的想法是,霍师爷这弱智计策,肯定行不通。但是让徐县令尝试一下,也没什么损失,也就是那些锦衣卫白跑一趟了。既然如此,自己暂时不用揭穿。

    这时候,徐县令走到霍师爷面前,两腿一弯,跪在地上,说:“师爷,你的计策救了本官一命。恩人呀!恩重如山呀!”

    霍师爷说:“县令大人,赶紧起来!赶紧起来!小人不敢承受你的跪拜。”

    徐县令被霍师爷扶了起来。

    很快,霍师爷的计策就得到了执行。一百锦衣卫穿上衙役捕头制服,押送着十辆马车,伪装成押送税银,朝着知府衙门的方向而去,行走在官道上。

    在县外的一座庄园,一个穿着丝绸衣服,留着黑胡子的中年人正站着。在这华服中年人的旁边,还有一个华服青年,一个华服中年人。

    一个华服青年说:“爹,叔叔,我的属下得到消息。徐县令又派出衙役押送税银前往知府衙门了。”

    华服中年人想了想,说:“县里今年的税银都已经被我们劫走了,徐县令哪还有税银要押送。事实明摆着,这是引诱我们出去的计策。如果我们冲上去劫税银,估计会自投罗网,被抓住。然后徐县令就戴罪立功了,就将税银夺回了,就保住性命了。我们就死了。这是傻逼计策,当我们是三岁小儿吗,这样的傻逼计策也会上当。”

    另一个华服中年人说:“傻逼计策,想出来这计策的人,能力一般。”

    这时候,华服青年说:“爹,叔叔,你们别小瞧了这傻逼计策。这傻逼计策,估计是县衙那群大小官吏,苦苦思索十几天,想白了头发,好不容易想出来的。估计大多数官吏,连这样的傻逼计策,都想不出来。”

    两个华服中年人都笑了。一个华服中年人说:“一群傻逼。”

    三天后,周玉在县衙内,静静地坐在椅子上,等待着消息。这时候,黄县丞走了过来,一脸的忧色,对周玉说:“周主簿,失败了,霍师爷的计策失败了。那群贼人没有上当,一百锦衣卫白跑了一趟。”

    周玉心想,我就知道是这样。那样的弱智计策,怎么可能成功。

    周玉于是朝着徐县令走去。县衙内,徐县令穿着一身文官官服,正一脸忧愁,头发最近几天白了许多。

    霍师爷站在徐县令身旁,一副垂头丧气的样子,再也没有趾高气昂,再也没有得意了。

    周玉说:“徐县令,霍师爷的计策失败了,下官已经得到了消息。下官是来告诉徐县令,下官有一计可以帮助县令大人抓住贼人,夺回税银。”

    徐县令说:“什么计策?”因为霍师爷的计策失败,所以徐县令现在对周玉的计策也没大信心了。

    霍师爷看着周玉,不屑的想,自己的计策都失败,一个13岁的小孩子能想出什么好计策来。

    周玉说:“押送往知府衙门的众多银两,都是官银,都是重新铸造过,在底部有官府印章的。贼人夺得众多官银后,肯定不敢直接用,肯定会找来铸造银两的工具,将那些官银重新铸造过,去除底部的官府印章。”

    徐县令点点头,说:“对,你说的对。”

    周玉说:“县令大人只需要派人调查一下,最近这些天,有谁买过,或者收集过铸造银两的工具,就行了。”

    徐县令很兴奋,很欢喜,大叫:“妙呀!妙呀!本县令得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