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英雄美人记
字体: 16 + -

第18章 乡试第二场

    到了晚上黄昏时分,考试结束。周玉和其他考生走出考场。自有考场的工作人员收走各位考生的试卷。

    周玉一个人行走在省城内的街道上。街道上,有许许多多的考生并肩行走,或者三四个一群,或者十几个一群,边走边交谈。

    一个考生叹了口气,说:“这次乡试,第一场的试卷好难呀。看样子,我中举的希望很渺茫,很小呀。”

    另一个考生说:“是呀,这次乡试的试卷好难。不过,兄长不用在意,大家都是同样的题目。大家都是做难题。”

    一个考生说:“说的对,大家都是做难题。”

    这几个考生都是四五十岁了,都已经是中老年了。

    这几个中老年考生这时候见到了一旁的周玉,见到了周玉的13岁的小身板。

    一个中年秀才说:“他十三四岁就来参加乡试,和我们一同考试,简直就是对我们这些中老年人的嘲讽。”

    一个老年秀才说:“人比人,气死人。不要去和他比。”

    一个老年秀才冲到周玉面前,叫道:“这位贤孙,你考得怎样?”

    周围的中老年秀才们都朝着周玉看过来,看着周玉,等待着周玉回答。

    周玉自觉自己这次考试,回答得非常好。周玉回答说:“还行。”周玉很谦虚。

    老年秀才说:“考得较好的人都会说考得非常好,考得一般的人都会说考得好,考得差的人才会说还行。你既然说还行,那就是考得差了。”

    周围的中老年秀才们都笑了,笑得很畅快,非常畅快,笑得非常开心。他们感觉他们那受伤的自尊心康复了许多。

    周玉听到这老年秀才的言论,觉得很无语。谁告诉你,说还行就是考得差呀,我说还行,那是考得非常好。

    周玉懒得辩解,朝着自己的住处走去,那座豪华客栈的门口石阶。

    周玉坐在客栈的门口石阶处,掏出书本,朗诵四书五经。周玉才朗诵了不久,就有十几个中老年秀才结着伴,朝着客栈返回。这十几个中老年秀才看到了坐在石阶上的周玉。

    因为周玉比他们年轻许多,而且周玉学习比他们勤奋刻苦许多,这十几个中老年秀才一直心中不舒服。

    一个老年秀才对周玉说:“这位贤孙,你考得怎样呀?”

    周玉停止朗诵,说:“还行。”

    老年秀才“哈哈”大笑,说:“还行那就是考得差喽。”

    周围的十几个中老年秀才都是“哈哈”大笑,笑得很开心,笑得很畅快。似乎周玉考得不好,对于他们来说,是多么快乐的事情。

    周玉懒得辩解,继续朗诵诗书。

    第二天,周玉再次来到了考场,排着队,入场考试。周玉今天所在的考试间,就是上次所在的考试间。

    考试间内的桌子上,摆放着一张试卷,试卷上有题目,只有一题:朝廷如何推举贤才,任用能臣?

    这题目叫做策论,考的是一个人的头脑,考的是一个人的执政能力,考的是一个人是否能当能臣。一个人策论作得好,若当官未必是好官,但头脑肯定是很好的。

    周玉细思一会儿,然后拿着毛笔,哗哗的答题。周玉写的文章意思是:

    古代有汉光武帝刘秀推出以品德为标准,推举人当官。到了曹魏,开始唯才是举,只以才华为标准,推举人当官,制定了九品中正制。到了隋朝,开启了科举制。

    汉光武帝刘秀制定的以品德为标准推举人当官的制度,得到推举的都是官员后代,或者富商大地主后代。导致了名门望族的形成。因为品德高低太过模糊,而且人可以为了当官升迁而伪装成君子。这种推举人当官的制度,官员后代特别是大官后代,有非常大的优势。

    到了曹魏时期,汉武帝制定的制度弊端太明显,于是被九品中正制取代。

    九品中正制,是由大中正和小中正对各郡,各州人才进行评选,制定品级。品级越高的人,升迁越顺利。这个制度相比汉光武帝刘秀制定的制度,更加好,但弊端仍然非常严重。因为大中正和小中正会攀附权贵,讨好权贵,给官员的后代更高的评语,更高的品级。导致寒门出生的人拿不到好的品级,而权贵后代各个都是高品级。

    到了隋朝,隋文帝杨坚制定的科举制,通过考试的方式选拔人才当官,要比以前的九品中正制强出太多。虽然有舞弊现象的出现,但是确实让许多有头脑,聪明的人当上了官员。科举制虽然仍然有弊端,但比以前的制度强出太多。

    为君者,当通过奖赏,让官员子民争抢立功,通过惩处,让人不敢犯法。为君者,当提拔有功的人,让人争抢立功。有能力的臣子,更能立功,自然会升至高位。

    周玉将自己的文章写完后,感觉太出色了,完美。此时考试还未结束,于是周玉就趴在桌子上睡觉。

    到了昏黄十分,敲锣的声音传来,周玉和其他考生一起走出了考场。

    考场外面众多考生议论纷纷。一个中年秀才说:“今年乡试,策论居然是朝廷如何举贤任能。太难了。我又不是明君,这样的问题,我怎么可能答出来。”

    一个老年秀才说:“是呀,太难了。考官出这样的考题,纯粹是为难各个考生。我们又不是明君,怎么可能答出这样的问题。”

    周玉一个人回到了那座豪华客栈的门口处,坐在石阶上,继续学习功课。虽然考试已经结束,周玉仍然没有懈怠。

    就在这时,十几个中老年秀才结着伴,返回了这座豪华客栈。一个老年秀才说:“喂,贤孙,你考得怎样?”

    周玉说:“还行。”周玉没有兴趣炫耀自己的考试成果,所以说还行。

    这个老秀才“哈哈”大笑,说:“还行就是考得差喽。考得差,哈哈。”

    周围的中老年秀才们都是哈哈大笑。他们感觉他们的受伤的自尊心康复了好多,没有那么不舒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