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兵的江山
字体: 16 + -

第26章 假传圣旨?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

    是明代政治家于谦的一首脍炙人口的传世之作。

    于谦从小学习刻苦,并且志向远大。相传一日,他偶然来到石灰窑,看到师傅们正在煅烧石灰。一块块青黑色的山石,经过熊熊烈焰的焚烧后,竟变成了洁白无瑕的石灰。他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石灰吟》,便是他人生的追求。

    这是一首纯粹的诗。

    诗文里面描写的也完全都是烧制石灰的过程,却给人截然不同的感官,这才是这首诗伟大的地方。

    借物喻人,拖物寄怀。

    马远兮就是要用这首诗表达自己的清白。

    武监军显然没想到,马远兮这小子居然玩出这一手。

    这诗表面上赞美石灰,实际上是表达自己的清白。能在这么短的时间,这么危机的时刻,写出如此诗句,当真是妖孽无疑啊!

    这小子太贼了,自己明明说了不听案情,这是非逼着他就范啊,不听都不行!

    武监军却不上当,既然你说的是石灰,那么我就跟你说石灰的事情好了。

    “镇北将军,你听小马这诗,说明咱们营帐中的石灰真的不错啊!回头给我监军府送一些,我也修缮修缮府邸。”武监军豪声道。

    镇北将军可不是单纯的武夫,他少年时候也是每日读书的,若是从文,或许也能混个小官当当。这诗的奇妙,让他瞬间就相信,眼前这人不是奸细。

    文由心生,真正的奸细是写不出如此朴实自然,感染力迸发的诗句的。

    “此事简单,明日我派工匠将监军府翻新一下就好,就用新军这边的石灰。”既然你武监军装糊涂,镇北将军就要看看到底玩的是什么花样。

    其余三位千夫长倒是不太懂,也没从两位大人的身上看出什么,只是默不作声的等着武监军办完事。

    马远兮却要哭了。

    我这诗是借物喻人啊!

    你一个随口能说出成语出处的大学者,居然听不懂我的言下之意?你这官是花钱买的吧?

    “武监军,我说的是要留清白在人间啊!我是清白的啊!您没听清楚么?”马远兮哭丧着驴蛋脸,苦呵呵的求助者,哀嚎着。

    武监军却故做不懂的说道:“这石灰若想清白,就要有粉骨碎身全不怕的精神。”说完坐到了镇北将军对面的位置,也是开始不置一言。

    吴千夫长一听大乐,这武监军都想让马远兮粉身碎骨了,看来今天他死定了。“监军大人,镇北将军,我继续审案了?”

    “可以!”镇北将军点点头,武监军也没有出言反对,这更令吴千夫长喜上眉梢,暗道这小子死定了!

    “来人啊,将马远兮拖出去重打一百军棍。“

    执法兵立刻上前,就要将马远兮拖走。

    “住手!“一个老迈的声音再次打断了吴千夫长的命令。

    吴千夫长闻言极怒,他是新军执法官,却一而再再而三的被打断,这种心情放到谁身上都不会愉快。

    “门外之人扰乱执法,与马远兮同罪,直接重打一百军棍。”在宁古塔,能让吴千夫长忌讳的人都在屋里了,吴千夫长索性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打了再说。

    “牛青殇,你手下的小子脾气挺大啊!”一位白发须眉老者步入军法处,一身襦袍,语态谦祥。

    镇北将军臀下生钉,猛跃而起,两步跑到这位身旁。

    “王帝师,您怎么来了也不跟我说一声,我去接您啊!“这一刻的镇北将军就如同青铜遇到了王者,小学生遇到了校长,恭恭敬敬,严谨恭俭。

    武监军也恭敬地起身行礼,没有再坐下。

    三位千夫长更是见鬼的模样,在他们眼中,镇北将军就如同宁古塔皇帝一样的存在,武监军更像是太上皇,这样的配置,却对眼前的老者毕恭毕敬,这无疑刷新了他们的认知。

    马远兮怔怔的看着读书老爷,一直以来他都不知道老爷子的身份,并且有许多猜想。失势的王爷,朝中的大官。

    当谜底揭开的那一刹那,马远兮还是精震神魂。

    王帝师?

    皇帝的老师?这是多牛逼的身份?怪不得敢指着皇帝鼻子骂人,老师骂学生天经地义啊!

    “老爷子,你可算来了,救救我吧!“拉住读书老爷的腿,在读书老爷的裤腿上抹了一把鼻涕两把泪。相对于武监军的和善,读书老爷对他关照更胜于子侄,情如父子。

    读书老爷低下头,看着摇尾乞怜的马远兮,满是褶子的苍脸上,笑容夹杂着无数沟渠。“嘿嘿,我来这是找武监军的,你说的话我听不见,除非你能吟一首诗。”

    鬼才信你听不见!

    马远兮心中立刻明白,感情武监军刚才见死不救,是因为读书老爷早就来了,就在外面偷听。这两人先后进来,竟然是为了要秦诗的?

    太坑了!

    他都快吓尿了,这两个人居然一唱一和的跟自己耍无赖?

    区区秦诗,他脑袋里要多少有多少!

    何必如此折磨人呢?

    胆战心惊的马远兮,一首秦诗立刻道来,情感深邃。

    “《十一月四日雨雪大作》。“

    “僵卧寒地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一首宋代爱国诗人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在马远兮口中却有了其他的诠释。他将原诗的“孤村”改成“寒地”,赋予这首诗新的寓意。

    这让读书老爷想起了那天与马远兮初见,不正是十一月里,那一日雨雪大作,马远兮全身被冻僵倒在地上,却并不为自己的处境感到悲哀,口中仍旧吟诵着保家卫国的诗句。

    尚思为国戍轮台”中的“轮台”不正是《白雪歌》中提到的地名么?这个地名在宁古塔根本不存在,两首诗拥有同样的地名,不恰恰说明这首诗是马远兮所作无疑。

    一个有如此爱国热情的人,居然被人诬陷勾结胡人,这本身就是一种耻辱。

    “把那封勾结胡人的书信给我看看。”读书老爷的话语含着不容置疑的威势。

    镇北将军立刻抢过吴千夫长手里的书信,递给读书老爷。

    读书老爷轻展信函,眉头紧皱。“荒唐!这封信是努沙里写给马远兮的?胡人的大汗给一个奴兵写信?而且用的是汉字?更可笑的是这些汉字居然奇丑无比!”

    吴千夫长只能硬着头皮解释道:“尊敬的王帝师大人,您想啊,一个胡人的大汗,能写汉字已经不容易了,字写的肯定不好啊!“

    “无知!努沙里文治武功,这些年已经有了统一北方的局面。且不说努沙里本人精通汉文,能作秦诗写文章。哪怕他一个汉字不识,他身边也必然有精通汉文之人,岂能字迹潦草,漏洞百出?“读书老爷一语反驳了吴千夫长的话。

    吴千夫长立刻退到一旁,不敢言语,再说话就是找死了。

    明白了马远兮无罪,读书老爷也得到了一首新的秦诗,算是满载而归,是时候救下这个马崽子了。

    他将左手伸进衣袖,从里面掏出一卷金黄色的雕龙绢布。

    赫然是一道圣旨。

    “圣旨到,还不速速跪拜。“

    众人跪拜。

    读书老爷朗声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奴兵百将马远兮,品性纯良,国之栋梁,赤胆忠心,万民效仿。册封……哦,不对,没有册封,钦此!“读完圣旨,读书老爷的脸色有些尴尬。

    武监军等人也投来怀疑的神色。

    天高皇帝远,怎么可能突然出现一纸圣旨?皇上日理万机居然会知道一个奴兵?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武监军起身,满心里尽是疑惑,恳求道:”老大人,能不能给我看看圣旨?”

    镇北将军暗道不好!刚才王帝师读的圣旨问题太大了!

    从未听过,一封圣旨居然不进行册封或者贬职的!淡淡夸赞一个奴兵忠诚?

    那这封圣旨将毫无意义。

    即便皇上再草包,还有许多文官监督,怎么可能有这么明显的漏洞?

    这圣旨八成是假的!

    假传圣旨,即便是帝师也会受到诺大的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