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职业包青天
字体: 16 + -

第四十四章 书院密道

    赵怀在一旁够油灯,包拯却已经走到卢友铭尸首前蹲下,仔细检查起伤口。

    死者上衣虽然凌乱,却还穿在身上,只有后背伤口处缺了一大片布料,可见凶手剥皮时,十分匆忙,来不及脱去死者衣物,便直接隔着衣物,将死者背部的皮肉割下。

    死者几乎整个背部的皮肤全被割下,切口边缘处整齐,肉质松弛发白,可见是死后造成的。

    但是,凶手为何要剥皮呢?包拯思索着,不禁想起前世看过的一部名为《沉默的羔羊》的电影,该电影里就有一个收集女性皮肤,再缝制成衣服的变态杀人狂。

    不会这么倒霉,遇到这种变态吧,包拯琢磨着,不禁打个寒颤,再转念一想,卢友铭已有七十多岁,皮肤松弛褶皱,就算是想用人皮做衣服,或者其他用途,也不会选择这种人下手。

    检查过尸首,包拯起身于书房内勘察巡视一番,想要寻到其他线索,可找了半天,也只在倒下的书架后面,发现卢友铭被割烂的上衣布料。

    虽然没有直观线索,但案发现场凌乱不堪的环境,却令包拯看出些端倪,在所有倒下的家具当中,除书架以外,其余全被打烂,观察其上裂痕,似乎是被人力打烂,杀一名七十多岁,手无缚鸡之力的老书生,就算对方全力反抗,也不会出现这种情况,此刻的状况,更像是两位高手过招的现场。

    点过的油灯、割掉的皮肤、古怪的打斗……种种线索在包拯脑海中慢慢汇成一个可能,只见他突然道:

    “小怀,快去门口大叫,引来越多人越好。”

    还在跟油灯与身高较劲的赵怀,闻听此言,不禁一愣,但觉包拯面色严肃,不似玩笑,便即刻跑出书房,喊道:

    “快来人呀,不好咯,出人命了,山长死了……”

    拜赵怀所赐,不多时,在三、四进读书的学子、先生纷纷赶到此处,书房外不大的空地上,一时人头攒动。

    卢友铭仕途走得不顺,只因他是个书呆子,但凡诗书经义他必熟读,却不懂如何学以致用,为官数年,毫无建树,迫不得已才还乡治学,与一心想要辞官治学,却不断被朝廷起复的马叔明,简直是两个极端。

    卢友铭虽然不擅为官,但治学却是一等一的好手,因此县学中许多学子都视他为至亲,此刻见他身亡,且死状凄惨,不禁哭成一片;也有胆小的学子,吓得顾不及哀伤,躲出数丈远;更有甚者,见状恶心不适,扶树呕吐起来。

    吐的、哭的、窃窃私语的……现场一时混乱不堪,还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先生出言稳住场面:

    “诸位稍安勿躁,切不可喧哗,此举乃于死者不敬也,当务之急,还需遣人报案,请官府出面定夺。”

    先生言罢,便有自告奋勇的学子两三名,出门往县衙报案。

    约过一刻钟,包拯忽闻人群外围一阵嘈杂,然后见众学子分开两侧,让出一条小路,武三才领十数名捕快走了进来。

    “包公子,又见面了。”武三才走到书房门口,见包拯也在,便出言招呼。

    “武捕头好,此案怎地惊动了庐州府?”包拯问道。

    “我今天在城门口值完班后,便到合肥县衙述职,刚巧碰到你们县学的书生前来报案。新任知县听说死的是个进士,不敢轻易落案,我便出面代庐州府领下此案,眼下已差人到庐州府请节度判官来。”武三才解释道。

    包拯闻言,思索片刻,附在武三才耳畔细声道:

    “武捕头,其实在你们来之前,我已经勘察过现场。依我推断,书房内应该有间密室或暗格,此刻凶手正躲在里面。”

    “你说什么。”武三才闻言震惊,包拯的破案能力是他亲眼见识过的,当下不敢怠慢,忙令左右捕快将看热闹的学子、先生轰走,再将书房围个水泄不通。

    “来五人跟我进去搜,剩下的继续守在屋外,要是哪个给老子放出去一只苍蝇,老子亲手赏他二十大板。”

    武三才喝道,然后领了五名捕快进入书房,搜索可以藏身之地,包拯、赵怀也紧随其后。

    趁捕快搜索书房时,武三才、包拯,以及赵怀站在卢友铭尸首前,简单讨论起案情。

    “啧啧啧,这凶手还真是丧心病狂。”武三才感叹一句,而后好奇的询问,“包公子,你怎么肯定这凶手仍在书房内?”

    “因为我和赵怀抵达书房时,他还没来得及逃走。”包拯讲道。

    “不可能,我们进入书房后,根本没有见过其他人。”赵怀接道。

    “所以我才说,书房内可能有密室或暗格。”包拯解释着,而后忽问,“你们有没有想过凶手为何要割掉死者的皮肤?”

    “可能他是个嗜血的疯子,喜爱收集死者的皮肤。”武三才猜测道。

    “不对,凶手之所以会割掉死者的皮肤,应该是为了掩饰某种信息,比如说疤痕、胎记等等。最有可能的情况是,凶手所炼的武功极为特别,只凭伤痕就能推断出来。凶手为了掩饰自己的武功家数,便将死者受伤的皮肉全部割走。”

    “我和赵怀刚进门时,曾发现有人点过书房内的油灯,白天点油灯不是很奇怪吗?而且书房内所有倒下的家具上面都有裂痕,乃是打斗所致,唯独书架完好无损,却也倒在地上。依照我的推断,这书架应该是凶手在山长死后才推倒的,为的是让书籍散落一地,方便点燃,最直接的证据就是,死者身下的书籍竟没有一点血迹。我猜凶手原本的打算,应该是用油灯点燃书籍,引发火灾,焚烧尸体,毁灭证据。”

    “至于我为何断定凶手不曾离开,则是因为此案中的另一个疑点,是什么让凶手放弃了原有的纵火计划?明明已经做好一切焚尸的准备,为何突然改为割掉皮肤?在考虑过诸多可能性后,我得出一个结论,凶手之所以改变主意,是因为我。”

    “烧毁尸体是需要时间的,我与赵怀的突然造访,令凶手不敢保证纵火的实际效果,因此才临时起意,将卢友铭的皮肤割掉。”

    “原来如此,可若真有个密室,凶手为何不直接将尸首也藏进去,非要费力去剥皮。”武三才问道。

    “暂时不清楚,或许是因为不想让我们发现密室吧。但可以肯定的是,我来时凶手尚在,之后,也没见过任何人离开。因此,凶手一定仍在屋内。”包拯答道。

    正在三人探讨案情之时,忽听一个捕快大喊:“找到了,找到了,但不是密室,而是一条地道。”

    包拯与武三才闻言,相视一眼,异口同声道:“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