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职业包青天
字体: 16 + -

第二十二章 堂下六人

    “希仁,你看到明珠去见郭德光了?既然你不走,我也留下陪你。”高长卿闻听包拯解释,应道。

    包拯、高长卿不走,柳三变、赵怀自然也选择留下,四人便呆在现场,等待衙役赶来。

    期间,包拯先是在乱糟糟的人群中找了找杜满,见他不在,便知道他大概混在人群中溜走了,如果杜满、卢春不是死者,那么他二人便极有可能是凶手,可眼下包拯无凭无据,也没资格直接抓他二人来审,便暂时将这条线索放下,改为检查郭德光的尸首,检查半晌,仍没啥发现,包拯便将注意力集中在高长卿身上,只因他刚刚的话太过古怪。

    人在说话的逻辑上,是有亲疏远近之分的。在包拯看来,方才高长卿听闻他见过郭德光,第一反应却不是问他为何去见郭德光,而是询问起在这个话题中本来并不重要的人物——明珠,这只能证明一个问题,那便是高长卿与明珠不光相识,还很亲近,甚至要比高长卿和包拯的关系还要亲近,再联想起明珠见完郭德光后双目通红,高长卿说去厕所,包拯却未在厕所中发现高长卿等事,将这一切联系好,足可见高长卿的猫腻。

    不多时,官府来人,竟是金知县、黄县丞亲自领队,只吓得高长卿拽住包拯等人畏畏缩缩往后躲,而金知县一入雅厅,便全心关注案情,似乎并未发现包拯四人。

    片刻后,黄县丞趁在场众人不注意,偷偷摸摸来到四人身边,与包拯小声说:

    “你们几个咋在这儿,金知县让我知会一声,这次全当他没看到,你们几个赶紧趁乱滚蛋。”

    “黄先生,我等也想先走,可方才命案发生之前,我曾单独见过死者,想着可能对案情有所帮助,因此才留下的。”包拯苦笑道。

    “原来如此,你们且不要走动,我去问过金知县再来回你。”

    黄县丞讲完,便转身挤进人群,不多时再回来,讲道:

    “金知县说,你们都是咱合肥的学子,若是在这儿折辱了名声,颇为可惜。但案子不可不破,你们且随我先去县衙,我将你们安排在县衙后堂,一并旁听此案,不用露面的,快走吧。”

    包拯见参与案情的目的已经达到,也就不作声,默默跟着黄县丞,离开雨前居,前往县衙。

    一入合肥县衙,几人便被黄县丞带到后堂等候,此处与审案的大堂只隔着一面薄薄的木墙,因此前面但凡有点动静,后面全听得清楚。

    不知过了多久,包拯忽听外面先是一阵嘈杂,然后几声堂威喊过,便鸦雀无声,再听金知县厉声喝道:

    “堂下一应苦主、嫌犯、证人,全都报上名来。”

    包拯知道是升堂了,便拉着高长卿几人偷偷从木墙一侧探出头来,仔细观察跪在堂前的诸人。

    此刻,堂下一共跪着六人,接连回话,通禀身份姓名。

    第一个是名少妇,她脸上蒙着一层黑纱,不肯见人,媚里媚气道:“小妇人是苦主郭王氏,乃是死者郭德光的妻子。”

    第二个是名三十岁左右的男子,包拯见过他两次,一次在后院茅房,一次在郭德光尸首旁,他道:“草民曹飞云给官老爷请案,我也是苦主,死者郭德光是我家师傅,我跟他学说话儿已有三年。”

    第三个是弹琵琶的明珠,她泣不成声道:“小女儿是苦主郭明珠,乃是死者郭德光的亲生女儿,也在雨前居唱曲儿”

    第四个包拯也见过,乃是郭德光死后,一直陪在曹飞云身边的男子,这男子三十岁左右、个子矮小、贼眉鼠眼,尖声细语道:“小人何三彩,乃是雨前居表演戏法儿杂耍的,与郭德光、曹飞云师徒也是在雨前居相识,素来交好,此次前来,是来答话儿作证的。”

    第五个是位矮胖富态的老人家,身穿绫罗绸缎,腰系镶玉宝带,一脸憨态可掬,答道:“小老儿高昌天,乃是雨前居的老板,郭德光、曹飞云、郭明珠、何三彩都是我养的伶人。”

    见高昌天在场,包拯不由一惊,然后瞧了眼高长卿,骂道:“我靠,雨前居竟然是你家产业,早知你家有钱,却没想这么有钱,怪不得答应我免茶钱,答应的如此痛快,不行,一顿茶可不够,我要吃十顿,不然弥补不了我受伤的弱小心灵。”

    “嘿嘿,这不是我爹不让说嘛,喝十顿,你也不怕尿炕。”高长卿讪笑道。

    “一句话,请不请?”包拯白他一眼。

    “请。”高长卿爽快地应下,然后忽问,“希仁、三变、赵怀,你们能看出凶手是谁吗?那个六槐?”

    除却高昌天之外,堂下便只剩下茶博士六槐不曾开口,他是被当做主要嫌犯抓来的,只因郭德光刚喝完他端来的茶,便吐血身亡,他自然难逃其咎。

    “不好说。”

    赵怀与柳三变齐齐摇头,唯有包拯似乎在思索甚么,沉默不语。

    大堂之上,六槐通报过姓名,金知县便请仵作上前汇报,确认郭德光乃是中毒而死。

    然后,知县再请衙役捉来一只公鸡,当堂灌下一杯案发现场拿来的茶水验毒,不出众人所料,公鸡立毙。

    “恶人六槐,如今证据确凿,还不认罪。”

    金知县见公鸡死亡,便居高临下,大声喝斥六槐,两班衙役也跟着喊了几嗓子堂威,只吓得六槐趴在地上,哇哇大哭,一个劲儿喊冤。

    后堂,高长卿抱怨道:“希仁你看,这么简单个案子,你还非要跟过来作证,真是自讨没趣,一会儿看你如何与金知县解释。”

    包拯并未理他,眉头紧锁,脑海中一遍遍回放今日所见所闻,整理着种种线索。

    刚刚在公鸡咽气的时候,包拯曾在脑海中偷偷询问小青,“奇案任务完成的标准是什么?”

    小青告诉包拯,“只要有十人或更多人知道真凶身份,案件即可认证为完成。”

    可是,在金知县问罪六槐时,大堂、后堂加一起,算上两班衙役,少说也有二十人,而系统并没有任何提示,也就意味着六槐是犯人的可能性,是零。

    倘若郭德光真是喝下那杯毒茶而死,那么除了六槐还有谁可以接触到这壶茶呢?似乎不少,也似乎不多,包拯记得,六槐去泡茶时,是和他一起下的楼,当时,还有,还有……

    忽然,包拯灵光一现,转身在后堂找了套笔墨纸砚,然后提笔写下一行小字,再待墨迹全干,将宣纸折好,来到隔开大堂与后堂的木墙前,轻轻敲一敲墙面,只闻咚咚咚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