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海枭
字体: 16 + -

第三十二章 革命者

    张保权并没有去院角的茅房,而是绕了一圈,便走向淑华斋老七的厢房。

    七姑娘已经回转了来,进门时,一手抱着只酒坛,一手已经多了一件庞四的长袍。

    她走进门,放下酒坛,将袍子披在庞四的肩上,自然而然地在他身边款款坐下,微笑着道:“酒来了。”

    说罢轻轻揭开泥封,分别为三人倾满一杯。

    那泥封一开,登时满室皆香,微微粘稠泛黄的琼浆加上如玉如葱的纤手,与这醺醺然的酒香混为一处,闻者见者,早已不醉而醉了!

    此刻的李慕华茶已喝了三杯,话也听了一箩筐,都是些没滋没味的本地段子——当然,其中不乏可笑之处,只是李慕华身处险境,又哪来的心情谈笑?

    他总觉得,庞四像在拖延时辰!

    于是这茶喝得愈发没有滋味了,即使身侧刚来的九姑娘殷殷相劝、柔情似水,也只让他更增焦虑。

    他不仅为自己担心,更为胡三寿担心。

    就在这时,他瞧见张巡检,不,张保权走了进来,在庞四的耳边低语两声,随即悄无声息地退了下去。

    庞四却立刻像是变了一个人,精神焕发了似的,把刚刚说了一半的“牛屠户醉酒杀错猪”的笑话丢到一边,突然站起来举杯道:“李兄弟,愚兄要向你告罪。”

    “什么……”李慕华有些摸不着头脑,“庞四爷招待殷勤,在下只有感激之心,何须告罪?”

    庞四却不加解释,只是问道:“王二将军一向可好?”

    李慕华茫然半晌才反应过来,这个“王二将军”恐怕是指王清溪……

    原来庞四是矮脚虎的朋友!

    他对王清溪半点儿好感也无,因而对庞四的观感也下降了一大截。

    于是举起酒杯,淡淡地道:“我和王二将军不熟。”说完抿了一口酒,便又将酒杯放下。

    庞四对他的冷淡不以为忤,只当他是出门在外,过分小心了些,因而笑着又点了一句:“外面那位胡三哥,嘉靖二十八年跟随王二将军打北固山江口登岸,齐某与他打过几次交道

    ……”

    李慕华记了起来,今天在金城客栈,胡三寿的确对他说过,与这庞四爷有过交情,原来便是这么回事儿。

    他也总算明白,庞四是认出了胡三寿,将他当成王清溪的手下,这才把自己请了进来,却派张保权去确认胡三寿的身份。

    “庞四爷。”李慕华疑虑尽消,心中大定,脸上也露出笑容,“咱们不学儒生的弯弯绕,有话可以直说。”

    “好!”庞四见他认了,便欣喜地道,“那我就开门见山,王二将军如今做买卖不做?”

    李慕华大约猜到他想做什么——走私的巨利,只要是个商人都会眼馋的,只可惜自己跟王清溪半毛钱关系也没有……

    他摇摇头,老实地答道:“二将军现在恐怕没空做买卖,崇明那边的形势……你知道的。”

    庞四点点头,道:“略知一二。”他笑了笑,“其实不是我要问,是我顾老弟。”说完看了看顾其英。

    李慕华顺着目光看去,只见一向嬉皮笑脸的顾其英,突然神情严肃,拱手道:“未知李兄是海上人,失敬。”

    李慕华不懂对方为何突然变了颜色,他忽然生出一丝异样的感觉,似乎眼前的顾其英,与之前那个嬉笑怒骂的纨绔子弟,完全不是同一个人了。

    他也拱拱手道:“不敢。”

    顾其英板着脸,接着道:“冒昧地问一句:老兄对‘海禁’是什么看法?”

    此时的顾其英,眼中闪动着的,已不是玩世不恭的笑意,而是一种无比认真、坚毅的光芒。

    李慕华不懂,望向庞四。

    他并非不懂那句话,顾其英所问之言,一字一句清清楚楚,意思也明明白白,可他就是不懂,顾其英为什么问他对海禁的看法。

    而且语气之中似乎充斥着一种逼问,或是三分殷切、三分恳切以及……三分敌对的意味。

    “海禁”是朝纲,当今大明,不是李唐也非赵宋,妄议朝纲不是什么好事情!

    庞四见状笑了,指着顾其英说:“李兄弟,你别见怪,其英没什么心计城府,不过遇事非要争辩出个是非罢了。”

    李慕华忽然想起自己上大学的

    时候,凡事也爱辩个是非黑白,常常为了一点没有结果、没有意义的事情与人争得面红耳赤,现在想想何其幼稚!

    记起往事,他忍不住失笑,心想:我是从全球一体化的时代过来的人,对海禁还能有好感吗?

    于是他很笃定地说了一句:“再有三百年的海禁,‘天朝上国’将彻底沦为列夷之附庸!”

    顾其英猛然站了起来,不敢置信地瞪着李慕华,手中的酒杯都在微微颤抖。

    庞四也睁大眼睛,半晌才艰难地道:“其英,没想到今日叫你遇上知己!”

    顾其英已经激动得难以自持,突然握住庞四的手,诚恳地道:“四哥,从前小弟一向反对你跟倭寇做生意,今天我懂得你了!”

    说完他又转向李慕华,抱歉道:“对不起,实非有意冒犯。”

    说实话,李慕华对“倭寇”这个字眼也很抵触,他道:“不,我不是倭寇,只是个商人。”

    “好个商人!”庞四一拍手,显得很是快慰,拉着顾其英坐下,笑道:“你现在知道我说的,‘打破海禁者,只在海商之中’这句话没错了吧?”

    “是。”顾其英惭愧地道:“四哥,你常说我看得远,但看不透,我现在明白了,靠朝廷是打不开海禁的——他们被自己造的笼子关着,自己又怎么打得开?必须要逃出笼外的人,才能用重锤把这枷锁打烂!”

    这回轮到李慕华震惊了,面前的两人一说一答,无端端叫人热血沸腾!

    这是两个商人的对话?

    的确是的,可又不全是。

    李慕华在庞四和顾其英的身上,看到了两个革命者的光辉——一个是务实主义的革命者,还有一个则显露出理想主义的雏形。

    庞四毫无疑问是前者,而后者经过这次的谈话,正在被前者无限地影响,开始褪下理想主义的外衣,向务实奔跑!

    可他们都太渺小了……

    李慕华很想告诉他们,最多六年之后,被他们给予厚望的老船主,也要被历史的滚滚车轮所吞没。

    至于“打破海禁者,只在海商之中”这句话,目前看来仍是一句空谈而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