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海枭
字体: 16 + -

第八章 蓬莱玄武

    原本热浪蒸腾的山坡上忽然掀起一阵沁肤透凉的海风,眼前顿时黄尘碎草,漫漫一片。

    李慕华正感惊奇,眼角却瞥见风沙之中,一个矫健的人影,正沿着之字形的山道迅速攀奔上来。

    谢和显然瞧得更仔细,有些不满地说:“三寿子怎又来了!”

    不过他看上去是个大老粗,心思却细,料到定是有事,便撂下锄头招招手,带着李慕华迎了上去。

    胡三寿之所以去而复返,的确有事——他人还没到码头,就被一名喽啰请住了,并且神神秘秘地朝他说了一件事:

    有一批自称“萨摩岛津氏”的日本人,正在东码头,东寨的程寨主要请谢老大过去。

    谢和一听便有些不悦,皱眉道:“老程又醉迷糊了?把几个鸟倭人,叫俺亲自去迎?”

    胡三寿连忙解释:“不,程寨主的意思……”他瞥了眼李慕华,欲言又止,显然另有别情,不方便言传。

    李慕华知趣,正要转身避开,却听谢和道:“都是自己人,你说罢!”

    “是。”胡三寿朝李慕华挤挤眼,接着压低了嗓门儿说道,“岛津家的人说,他们有‘蓬莱’和‘玄武’的线索,想跟老大做个交易。”

    李慕华知道“蓬莱”和“玄武”的典故,蓬莱是传说中海外三大仙山之一,而玄武则是四象之一。

    看胡三寿的表情,这两个词自然另有代指,却不知指的是什么。

    谢和却神色剧变,紧捏着烟杆,瞪大眼睛问道:“你没听错?是大朝奉的宝山宝船?”

    所谓“大朝奉”,本是徽州典当行对把头、掌柜的称呼,可是在这里,它与“老船主”一样,是一个人的外号,或是尊称。

    早在五六年前,东南的海盗之王还不姓汪,而姓许,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大朝奉”许栋。

    直到嘉靖二十七年,许栋在双屿岛被大明闽浙提督朱纨缴杀,汪直才渐渐取代东南海盗的头把交椅。

    可是海盗和倭寇之中,长久以来都有一个传说,即大朝奉许栋在海外的多年经营,留下数之不尽的财富,藏在海外一个叫做蓬莱的海岛上。

    可是自许栋身亡之后,便再也没有人知道这“蓬莱”所在何方。

    与那些神秘的宝藏想比,同样令人垂涎的,便是许栋借以叱咤四海的座船——玄武!

    在东南海盗和倭寇的心目中,宝船玄武的地位,几乎同御驾龙撵无异。

    对此汪直便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不羡仙山藏宝,独羡玄武尔。

    ——身为海盗之王的汪直,金银财富不下于许栋当年,唯一的遗憾,就是至今还没有一座能与其地位相匹的战船。

    胡三寿斩钉截铁地说:“没有错,我站在人群外听得清楚,倭人的通译就是这么说的,就是大朝奉的宝山、宝船!”

    李慕华瞧见谢和的神色十分复杂,目光之中似乎闪过一抹光彩,却很快被隐藏下去。

    谢和见过那艘玄武宝船,那是一座海上宫殿式的庞然大物,坚固、漂亮,炮口烟熏的船舷,好似钢铁一般映照着黝黑的光芒!

    那年大朝奉站在船头,一声令下,四挂硬帆张开,遮天蔽日一般。

    他们乘坐的快船,游弋在玄武宝船四周,便好似大象脚边的蚂蚁,渺小得不足一视。

    那艘船……用来拉货跑商该多好啊……

    谢和悻悻地想着,忽然一挥手,沉声说道:“走,上东寨瞅瞅。”

    三人离开向阳地,沿着山路走了好几里,这才到达东寨。

    不过他们没有直接去码头,而是在东寨口的土丘上,找了个凉亭坐下来,此处向外俯瞰,刚好可以总览整个码头和港口的全貌。

    码头上围了很多人,越过攒动的人头向港口望去,一艘十分扎眼的朱漆海船停靠在岸,桅杆上一面画着家徽的角旗烈烈翻动。

    的确是日本岛津氏的丸十字家徽!

    谢和沉吟一声,指着胡三寿道:“三寿子,你去问问倭人到底想做啥——别说俺来了。”

    胡三寿答应一声,快步走下山丘,一路小跑绕过码头,向背山处的一排建筑走去。

    那是东寨招待往来客商的会馆,此刻当然已经四下戒严,人迹罕至了。

    李慕华站在亭中,手搭凉棚,目光追着他的身影望去,只见胡三寿越跑越远,身形也愈来愈小,最后走进最大的一间会馆,便再也瞧不见了。

    谢和摸出旱烟杆,打着火云雾缭绕地抽着,眼神有些忧虑,又有些迷茫。

    他在考虑两个问题:倭人找他倒究做啥、宝山和宝船的消息倒究是真是假……

    至于到底要不要那蓬莱和玄武的情报,谢和压根儿没去思量。

    不管是宝山还是宝船,他都没兴趣——他不必,也不敢有兴趣!

    “秀才,你有啥想法?”

    谢和突然问道。

    这件事来得毫无征兆,因此谢和想了半天,也找不出个头绪来,只好问问旁人。

    李慕华想了想,摇头道:“不知道……不过如果换成是我,有这种情报一定直接去找老船主!”

    谢和明白了他的意思,于是又陷入沉思。

    李慕华见老谢手中烟杆悬在空中,久久不曾动弹,知道他在考虑事情,便百无聊赖地四下望去。

    不一会,只见会馆外人影一闪,胡三寿正快速向回跑来,因此急忙说道:“三哥,三寿哥回来了。”

    这一声把谢和惊醒了,他的目光穿过缭绕的烟雾,果然瞧见胡三寿的身影,正从原路小跑回来。

    不一会,胡三寿气喘吁吁地跑回来,三步并作两步跨入凉亭,一手扶着立柱喘气。

    喘了片刻,胡三寿才断断续续地说道:“老、老大,我瞧……事情没那么简单……”

    谢和眼皮微抬,淡淡地问:“怎?”

    胡三寿似乎惊魂未定,咽了口唾沫,说道:“我见到倭人的带的通译,好像是大将军手下的一个船头儿!”

    李慕华顿时愕然,大将军的人做通译,带着倭人和宝山宝船的情报来找三将军?

    这事不管怎么说,都让人感到一股浓浓的阴谋味道!

    凉亭中的气氛有些凝重,谢和将烟杆一捏,起身道:“去会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