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石
字体: 16 + -

第四十五章 新官上任

    第二天,赵恪神清气爽地起来,练了一番剑法,又回房间看了看躺在床上休息的杨楠,小丫头初经人事后有些疲惫,到了日上三竿却还没起,归根结底是某人太努力太强悍。

    用早膳之时,夏氏未见到杨楠问了问,赵恪只说还在床上,她就明白了不再多问,但那个眼神却有些暧昧不明,让赵恪很是难受。

    “你儿子拿下了你未来的儿媳妇,你不是应该很高兴吗?这样的眼神啥意思?怀疑我的能力?”赵恪心中吐槽。

    用过早膳,又去向赵昚赵构以及吴太后请过安就回来了。按理说他还应该去向太皇太后韦氏请安,但韦氏这些日子病得很严重,御医就没离过身,自然不适合再过去了。打扰了大夫给看病那就不好了。

    这一趟下来,都快晌午了。回了端仁殿,杨楠已经起来了,看到他的时候一脸的羞涩如同未经人事的少女。

    赵恪看得喜滋滋的,“嗯,从少女但少妇,果然是漂亮了许多,一颦一笑尽生妩媚娇艳。”不知道为什么自从与绿茵春风一度,他就对这方面的免疫力极低,昨晚杨楠的**一下子就让他欲火难收。

    “这样可不行啊,看来还是得多练一练心性,如此轻浮躁动很容易成为被人利用的弱点。”赵恪皱了皱眉头。

    “怎么了?”杨楠抬头问道。

    “没事儿,你这是又要作女红吗?”看着杨楠手中的针线和一件已经成型的衣服问道。

    “嗯,这是给你的春衣。怎么样?”杨楠扬了扬手中的衣服,满脸的幸福。

    赵恪心中感动,却也有些心疼,将她手上的东西抢过来放下:“你昨晚上辛苦了,今天就休息吧!听我的,不然我会很心疼的。我可不想我这么贤惠的娘子把身子累坏了。”杨楠俏脸一红,但却没有再说什么,只是顺从地点了点头,越来越像一个贤惠的妻子了。

    赵恪将她的双手捧在手心,真挚地道:“楠儿,我要娶你。我爱你,爱到不能自已。”

    这是他两世为人第一次说这样的情话。

    虽然有些肉麻,但对于相爱着的人却是难以忘怀的爱情誓言。

    杨楠感动到两眼泪流不止,这是幸福的泪,爱情的眼泪。

    这一个晌午,两个知心人紧紧地拥在一起,爱情让他们忘记了外界的纷扰。

    不过,这样享受的日子是短暂的。他们毕竟还没有正式成亲,还是要顾忌一下流言蜚语。赵恪陪杨楠共进午餐后,就出了门。

    一身大理寺卿官服的他,在宫中侍宦的带领下来到大理寺官署。

    一对威严的狴犴石像立在门前,大门高大厚重,森森然的气息扑面而来。

    “这就是大理寺?”赵恪斜了眼身后的侍宦。

    “是,这就是大理寺官署。”随行的侍宦立即回答道。

    “好了,你下去吧。我自己进去就行。”

    “是,殿下。”随从离去,赵恪深深吸了一口气,一人步入官署。这是第一次做这么大的官,而且还是有实权的文官,这是第一次。宋代重文轻武,自太祖杯酒释兵权后武官的地位就一落千丈了,始终被文官压着。他出任的大理寺卿是与刑部都察院并称为“三法司”,大理寺是最终审判机关,是处理疑难重案的地方,在官员之中地位特殊。一般政事堂是不会轻易放缺的,但无奈前任大理寺卿刚刚辞世,皇帝又突然颁下大诏,政事堂的大臣毫无准备,为了不得罪新皇帝只好默认了赵恪就任的事实。然而,这并不代表他们彻底妥协了。赵恪知道他们打的什么主意,背后下绊子肯定是少不了的。

    以退为进,却是取胜之道。

    大理寺官署分为左右两寺,左寺复审各地方的奏劾和疑狱大罪,右寺审理京师百官的刑狱。赵恪作为两寺主官大理寺卿,下辖两位少卿,寺正二人,寺丞六人,主簿二人,狱丞二人,司直二人。在大理寺内是名副其实的一把手。

    走到院中,一排排的官员恭敬地站成行列,见到赵恪纷纷见礼,显然已经从手下人的禀告中得知新上司到了。

    这些人都是生面孔,赵恪一个人也没见过,其实他也没认识过几个官员,除了几个为首的大臣,底下的官员多如牛毛,他可没那么多精力去一一认识。

    一位面容清瘦的中年文士穿着常服上前见礼,拱手先贺喜道:“恭贺殿下任大理寺卿!下官大理寺少卿杜淳,得知大人到来,亲自率属官来迎接。”

    “哦?少卿杜淳?你是左寺的还是右寺的?”他在就任之前就打听过,左寺地位略低于右寺,最主要的是右寺有刑狱京城百官之权,两寺少卿分管左右,虽然理论上平级,但因为职能上的区别,却是有不同的待遇。

    他明显注意到,在他问到左右寺之时,杜淳的脸上闪过一丝复杂难明的情绪,有愤怒有无奈,有落寞有茫然,这说明左右寺之间一定有问题。

    “回大人,属下是左寺少卿,右寺归权大人管理,他这些天一直告假,所以今日未能来见过您。”杜淳在提到权江之时,眼皮明显跳了一下。

    赵恪装作没看到,笑了笑道:“少卿何字?”

    “下官字文润。”杜淳不明所以,依然答道。

    “文润?甚好。杜大人是不是不觉得我年纪太小,不足以担任寺卿一职?”赵恪话风一转,语气严厉,气势汹汹道。

    手下属官皆是一愣,他们没想到这位“年轻”的上官,竟然在这时候发了火,而且最主要的是不知道为了什么,他们只能战战兢兢地应对。

    杜淳也是吓了一跳,不过他毕竟混迹官场已经有了不短的时间,很快就恢复了正常:“不知大人何出此言?下官从未有轻视之意。”

    “没有,那为何听了本官之言面色不愉?”赵恪言辞激烈。

    “那是因为,因为……”杜淳这时却是犹豫了,其中原因虽然人尽皆知,但却不能从他口中明说。

    “你们先下去吧。我和杜大人有事要谈。”看出他有难处,赵恪让其他人都去忙公事了,自己领着杜淳到了一间静室。

    “说吧,有什么隐情?是不是右寺少卿权江与你有矛盾?”杜淳一下子睁大了眼睛,他没想到赵恪竟然猜到了。

    “既然大人已经猜到了,我就不再隐瞒了。下官确实和权大人有些恩怨。但却并非是因为个人私怨,而是他实在有非法之行为。这与下官的本职相斥,所以时常有冲突。”

    “哦?权江有何不法之处,你又为何不上表弹劾?”

    赵恪知道其中有左右寺的矛盾,但没想到这右寺少卿竟然有不法之举。

    当即反应过来,这里面大有文章,说不定他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消除大理寺内部的障碍,最好能将右寺抓在自己手里。但在这之前还是要问清楚。

    “权江乃是与秦桧一党,内有计相照应,外有秦党助拳,嚣张跋扈,在大理寺前任寺卿辞世以来,为了巴结秦党大肆迫害政敌。”

    “冤杀?这可是大罪,有无证据?”

    “有。但是下官不敢拿出来。前番我曾上表,但被政事堂大臣扣下了。”

    赵恪这时候眼前忽然一亮,有证据,那一切就好办了。虽然秦党势力大,但毕竟现在已经日薄西山。只要稳住太上皇赵构,那一切都好说。

    “你快将证据整理一番,再写一封奏表,我亲自交给参知政事虞大人。这一次一定要让这些非法之徒,绳之以法。”

    人常言:“新官上任三把火。”这一次他一定要好好地烧上几把火。

    日头西斜,一抹黄昏的血色霞光,洒在赵恪的脸上。他看着杜淳匆匆而去的背影,嘴角弯起一丝弧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