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石
字体: 16 + -

第二十五章 收拾邵华

    虞允文这几日在金陵过着神仙般的生活,赵恪却是在与贼寇生死相搏。

    紫荆山上一战,火烧营寨,赵恪亲手将大首领结果了,青罡剑之利一剑将大首领的镔铁枪劈成两节,人也是被划成了两半,这让赵恪恶心了很久。

    青罡剑虽然锋利,但是太锋利了也让他有些苦恼,每次都这样将人劈开实在太过残忍。

    小六子被赵恪收为亲兵后,脸上带满了笑容,破虏军的人都对他很好,从没有什么看不起之类的情绪,他已经完全忘了以前当贼寇时的生活。

    现在,赵恪给他安排了一个劝降的任务,他做得格外上心。破虏军大败贼寇之后,扬州路各方的贼寇要么散伙,要么投降,只有一小部分人还在观望,小六子就是要劝降这些观望的人。

    按照赵恪的意思就是,这些贼寇都是要成为劳动力的,紫荆渡的修建不能只靠流民,屯田的推广也少不了要用大量的人丁。这些贼寇虽说做过错事,但却是上好的劳力。

    正在营帐中处理军务的赵恪收到了虞允文的来信,信中提到这次剿匪的成功,已经让他的威望如日中天,邵华此时也是如坐针毡,要不了多久就可以展开计划了。

    赵恪放下书信,走到营帐外,望着西边下沉的太阳,嘴角弯起一丝弧度。

    “终于可以展开计划了!”赵恪心中大笑,面上却是不露声色。

    赵恪的计划其实是临时起意,那天入金陵城时,他故意将破虏军放在外边,而后他又出城指挥,在剿寇的同时安抚流民,这样一来邵华作为金陵府府尹,必然会失去威信,反观他的声势将会更强。

    趁势带兵入城,一举拿下邵华,细数其罪状,然后就可以上报朝廷,将其惩处了。

    “陆凯,安排好了没?”赵恪对着一旁侍立良久的陆凯道。

    陆凯脸色有些凝重:“将军,我们直接带兵入城是不是有些不妥?”

    赵恪笑了笑,拍了拍他的肩膀:“不用担心,我都已经安排好了。朝中有人帮我顶住压力,秦党现在墙倒众人推,已经翻不起什么大浪了。”

    陆凯听到这些明显一轻松,也笑了笑:“将军既然胜券在握,那我就不用杞人忧天了。”

    小六子跑过来,憨笑着道:“将军,扬州路三十三路流寇,除了紫荆山匪寇被剿灭外,其余三十二路尽皆归降。我们现在算是本部,已经有三万一千人了。”

    赵恪一惊:“三万多人?怎么这么多?”

    这几日他一直在思考着怎么收拾邵华,没想到竟然收拢了如此多的流寇。

    这么多的流寇,虽然能作为劳力,但是粮食却是个大问题。

    陆凯明显也想到了这个问题:“将军,三万多人我们的军粮连三天都撑不了。”

    赵恪皱了皱眉:“真的这么紧张吗?”

    陆凯忧心忡忡地道:“三天之后若是没能弄到粮食,军中很有可能生出变故,尤其是有三万多流寇加入。”

    赵恪回到营帐,坐在大椅上,思考了良久:“三万流寇的粮食我来想办法,你先将这些人带到紫荆渡那里,我们要着手建港口了。这是大事,不能耽搁。”

    陆凯抱拳一礼,声音洪亮:“末将得令。”而后大步出了营帐。

    赵恪看着他远去的身影,眼神不知飘向了哪里。

    三天之内,要弄到三万石军粮,只能出非常手段。

    “邵华,本来还想让你多活几天,现在看来是不成了。”

    “运气不太好啊!”

    ……

    这几日,金陵城里富商大户来往频繁,府衙仆役四处抓人,显得有些山雨欲来风满楼。

    金陵府尹邵华府上。

    邵华正襟危坐在厅堂首座上,听着手下人的汇报。

    “大人,这些天城内传出不少流言,说是那讨逆将军赵恪要率军入城。我们抓了不少人都没有堵住这个消息。”手下人汇报道。

    邵华的心情明显很差,脸色铁青,泛着黑色,有些气急败坏道:“要你们有什么用!快去把金陵守将李毅叫来。”

    “大人,李毅已经在府外候着了。”仆役回道。

    “快让他进来。”邵华此时迫切需要李毅的支持。

    “只要把李毅那一千城守军把握在自己手中,那赵恪即使想入城也没那么容易。金陵城高池深,易守难攻,一千人足以守上许久,再加上府库里成堆的钱粮,坚持到三月份都没问题。

    现在正值寒冬腊月,如果赵恪不能入城,那么他就只有败亡一条路可以走。到时候让老师上一份表奏,赵恪意图谋逆,举兵攻金陵,被他阻挡在城下。那赵恪就死定了,朝廷派兵一来,他就会被押解进京,没人能保他。”邵华如是想到。

    想到这些他总算松了口气,鼓起的太阳穴慢慢平了下去,喝了口西湖龙井,脸色恢复如常。

    李毅怀着异常沉重的心情走进了大厅,见到上首的邵华,俯身一礼道:“府尹大人。”

    “李将军来了,快坐!”邵华一改平时的倨傲,热情似火。

    李毅有些不自在地坐下,想了想还是说出了心中的担忧:“讨逆将军赵恪现在举兵三万,虽名为剿匪,但却未曾与府尹商议,这实在有些逾越。现在外面盛传其有攻城之意,我怕确有此事,金陵若无防备会出大事。”

    邵华听他如此说,心中大喜:“对,那赵恪早就意图不轨,入城不说与府衙一道抚慰江防大营,却去剿什么匪,现在又拥兵自重,扬言要攻城。实在是可恶!这等叛逆之贼,我必为朝廷击之!”

    李毅皱了皱眉,心道:“这邵华真是个傻子。那赵恪身为皇亲,深受信赖怎会轻易造反,说出去根本没人会信。而且人家举兵三万,城中不过千人如何与之抗衡?还妄想击之?”

    邵华自然不知李毅心中是如此嘲讽自己的,只是看其脸色凝重,以为他在担心金陵城的安危,于是安慰道:“李将军不必担忧。我府衙可以出千人上城墙守城,必可保城池不失。若是粮草问题也不用担心,我府库中钱粮堆积如山。”

    李毅腹诽道:“仆从千人,府库钱粮堆积如山,这些都是你的?还不是搜刮的民脂民膏?扬州路的百姓不知道被你祸害成什么样,流民四起,流寇为祸你不管现在却要防备剿匪的赵恪。”

    其实昨天夜里他就接到了虞允文的书信,信中说:“李将军乃名门之后,怎么能帮助邵华这等残民之贼?难道不怕祖宗名声毁于一旦吗?现在有一条明路放在你面前。”

    “邵华明日必定慌乱,请见将军。将军可先一步到他府上,假意担忧讨逆将军赵恪攻城,实则麻痹他。然后在明晚放赵恪军入城,到时候赵恪入城诛杀邵华,朝中必然会有人为其说话,给邵华安一个谋逆之名。将军这次为除灭秦党出了大力,世人一定会记得你的功绩。”

    李毅本来是不为所动的,但是看到最后也不禁怦然心动。如果能得到世人认可,有一个除秦党的名声,那对于他的仕途将有莫大的好处,若赵恪之父赵慎登上帝位,那么他一定能得到重用。

    他当即回信:“虞大人之意我已知晓,吾愿做靖平寰宇之人。”

    所以才有了今日李毅入邵府。

    邵华直入正题:“李将军,金陵城事关重大,我身为府尹必须身先士卒,争作表率,所以还请将兵符交于邵某。某定当竭尽全力!”

    李毅看着道貌岸然的邵华,一番惺惺作态让人作呕,心中冷笑:“总算进入正题了!想要我的兵权?做梦去吧!”

    心中如此想,嘴上却是另一番:“邵大人如此忧心金陵百姓,在下身感惭愧。兵符我明日亲自送到府上,但是还请善待我手下士卒。”

    “自然,自然。”邵华见他答应,明显喜形于色,但又不得不掩饰一番。

    李毅眼中闪过一丝隐晦的厌恶,这种虚伪的文官,也是该死。

    辞别之后,转身离开邵府,李毅直接去城门,将他的亲信安排在了四个城门。只等夜里赵恪信号一起,他就命人大开城门。

    等到邵华被抓住处死,那一切就都尘埃落定了。

    李毅望着面黄肌瘦的守门卒,心中满是感慨。

    这些为国效力的士卒尚且生活如此艰难,那些百姓又该是何种凄惨的光景?

    再看看那邵华,身为一个贪官,只因为攀上了秦桧这棵大树,谁敢招惹?俨然成了扬州路的土皇帝。

    想到这些,李毅的眼里多了些坚定。

    此夜无月,寒风让金陵城里的人们早早地吹灯入眠,而城外一队队士兵带着寒光闪闪的兵器向着城门处进发。

    赵恪对着陆凯一招手,陆凯立马让人将红色的信号弹发到天空中。

    说起来这信号弹还是用火药做的,但是因为这里的人对于火药的配比不太懂,所以只做出了像烟花一样的东西。

    赵恪这次就利用了信号弹,算是因地制宜。

    红色信号弹在夜空中分外亮眼,李毅的亲信看到后顺势打开了城门。

    赵恪这次只带了一千人,但这都是他本部的精锐,与邵华的那些家仆是没法比的。

    一顿砍瓜切菜,邵府大门顷刻被攻破,邵华被从床上揪了出来。

    第二天,赵恪在菜市口当着众多金陵百姓的面,宣读了邵华的十大罪状,将其腰斩,尸首传示京城。

    这时候消息传来,朝廷里一片哗然。

    有的官员很是愤慨地控诉:“这赵恪实在狂妄,邵华乃金陵府尹,岂能容他随意处置?”

    有的官员维护:“这赵恪细数邵华种种罪证,言之凿凿,也算是为民请命。”

    赵构被吵得头都大了,但是他心里还是赞成赵恪的。赵恪给他地奏折他也看了,这邵华确实该死。

    “赵恪本就奉皇命到扬州宣慰,这次又是在虞大人的监督下进行的。不但无过反倒有功,这有何争议的?”赵构声音有些大,展现出皇帝的威严。

    他一出言,底下再不做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