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教副教主
字体: 16 + -

第151章 收徒

“各位不必多礼,今日我非以王位之架前来,大家就不论王臣,只以文会友。”赵公明见这些人面色古怪,知道他们被自己这么一打岔,思绪有些混乱,不禁觉得好笑,就开口缓和气氛。众人听了,有些慌张的点头称是,然后互相介绍。

让赵公明有些惊讶的是,曹操也在这里头。

不过,终究是仙凡有别,赵公明对曹操,也不会是微微的注意了一下而已,并没有太放在心上。这个历史上有野心的人,如今开来并不是那样。至少,在赵公明的记忆里,曹操刚开始还是满爱国的,后面发生了许多剧变,才让他变了一个人。

这这一切,是在董卓篡位,各方势力的假仁假义,冷漠自私之下,让他备受打击之后,发生了可怕的变化。如今历史已经改变,在神仙面前,人间的阴谋,已经显得有些苍白无力。曹操是个人才,文才也很高,作风虽然在这个时代有些叛逆,但是在赵公明看来,却是没有什么,如果他能发挥长处的话,赵公明并不会对他做出什么事情来。

人间一统后,大禹终究是要离开,如今叫他去和凡人结合,生个孩子,可能性不大。

如果曹操真的有本事,能接受一些强大的现代思想,做出一些有利华夏子民的改革,赵公明不介意扶持他做人间帝王。当然,如果曹操没有那个本事的话,最后只能让大禹去头痛,或者禅让,或者找一个有汉室血统的人了。

闲话休提,言规正传。

赵公明与众人互相介绍之后,众人便开始聊了起来。赵公明和他们接触了一番后,便觉得有些无趣。说实话,赵公明修为虽然高强,但文采并不怎么样,自重生以来,他不是努力修炼躲避灾劫,就是想办法提升修为。虽然赵公明也交友四方,可靠的都是豪气和交际手段打动别人,并非靠的是那文绉绉,在修真者眼里没有一丝用处的文采。

如今赵公明和这些人,虽然说是以文会友,但交流没多久,就觉得自己熬不下去了。

第一,想法和视野不同。这些人只顾文采,说出来的话,虽然华丽优美,甚至很好听,可是听到赵公明的耳朵里,只觉得与道无光,乏味无趣。而赵公明偶尔借助自己对道法的感悟,蹦两句出来虽然在这些人的心里头惊起大波澜,可却没有一点成就感。

第二,双方等级差距太大,有代沟的。

虽然在凡人眼里,吟诗作对,摆弄文采,有点搞头。如果。是一个修为基本上不会再进的瑶池仙女在这里,无聊至极的时候,估计能被他们糊弄几下,说不定还会发生一点感情,来个惊天动地的爱情,搞不好还能弄个另类版的仙凡恋,感动感动世人。

可现实不是,现实在这里的,是赵公明,一个上能行走三十三天,下能探查九幽地狱的准圣,你说能有什么搞头?

赵公明正觉得无趣,而这个时候,曹操等诸位才子,则是对赵公明的想法震惊,特别是赵公明那言简意赅的本事,和契合天地自然的语言,总让他们有了一种莫名的感悟,好像发现了什么新的文采之路一般。特别是一些专门搞文学的才子,更是双眼放光,好像看到了自己借助赵公明这种言论,演化出新的一门学问,成为某种学说的鼻祖,一脸****的样子,看得赵公明阵阵恶寒。

这些都是道法感悟,岂是那么容易创的?

不想再去理会他们,赵公明偷懒的盗窃了大汉以后朝代的一部分诗歌后,就不再言语了。见众人正惊呆震撼与自己的文采间,赵公明有些得意的同时,也有一些惭愧,自己是不是太懒了?但很快的,这惭愧就抛到九霄云外了,盗都盗了,你还能要他怎么样?

见众人正陶醉的时候,赵公明觉得差不多了,索性说明来意:“文姬与我有师徒之缘,今日奉上天的旨意,特来度之。”

说完后,赵公明一阵轻松,这句话果然好用,难怪西方教主这么爱说。

蔡邕等人,刚刚震惊于赵公明的文采,如今听到这么一句话,当场呆滞,其他文人也是这般。过了许久,一个体型婀娜,面容秀丽的美女子,从帐后轻摇莲步而来,走到赵公明面前跪下身来,悦耳动听的声音从她的红唇吐出:“弟子蔡文姬,拜见老师。”

赵公明见状,知道这徒弟收来了,心里大爽的同时,就变回本体,整个人仙光四射,可谓摆足了风头。然后才听他说道:“我乃通天教主坐下弟子赵公明,因人间龙汉大劫来临,心中不忍,就降世辅助人帝大禹一统山河。如今发现你我有师徒之缘,特来度你。如今你已拜我为师,就不得再留恋红尘,给你半年之期了结凡尘因果。如何?”

赵公明说话的时候,用上了道法神通,有一丝神仙威严的同时,更能悄悄清除人们阴暗情绪。

“多谢老师。”蔡文姬只觉得心中莫名多了一股柔和的力量,心情不自觉的好了起来,灵台一片清明,福临心至,连忙道谢。

赵公明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给了在场的每个人一个玉瓶,说道:“相见即是有缘,这些丹药正好可以送与尔等。服下之后,能保尔等疾病不生,长命百岁,无疾而终。”

“多谢上仙!”

众人听了,纷纷面露喜色,连连拜谢。古人对仙神都是非常尊敬的,也比较迷信气运天数学说。赵公明给他们这些东西已经是极大的恩惠了,自然不会想为什么不是长生不老药。将一道清光打入蔡文姬的眉头,传了修炼法术和许多修炼的常识后,赵公明传音给蔡文姬:“半年之后,你道法初成,自可进宫寻我。”

蔡文姬正要答话,赵公明的身影已经不见了,观看左右,正抚摸宝瓶,一脸感动的模样,就欠身离去。如今她被赵公明收了当徒弟,身份全然不一样,诸位才子哪里敢大大咧咧的受礼,纷纷还礼。蔡文姬知道是赵公明受她为徒的缘故,心里感慨连连。

蔡文姬走后,众才子则是恭喜蔡邕,说他生了个好女儿,有个仙女儿。

蔡邕或许年纪大了,经历了这个事情,早已经思绪打结了,脑袋迷迷糊糊的接受了众人的恭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