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放牛
字体: 16 + -

第二十九章 我来试试

    母子三人来到了一个大宅院前,院外粉墙环护,绿柳周垂。张氏犹豫片刻,脸色一定便带着两兄妹走了进去。

    入门便见曲折游廊,阶下石子漫成甬路,一阵异香扑鼻而来,两侧翠绿的草丛中绽放着鲜艳夺目的花朵,不知名的藤蔓如蛇缠绕在几颗龙爪槐上。

    三人还未走几步,一个年轻男仆便迎了上来:“你们有什么事儿?”

    “这位小哥,请问你们这里需要杂役吗?”张氏神情有些不自然地问道。

    那仆人抿嘴打量张氏一番,说道:“嗯,你在这儿等着,我去问问管家。”说完便小跑离开。

    凌安福打量着这院落,看起来像是苏式建筑,整体典雅大气、流畅自然,这豪宅主人想来身家不凡。一旁的母女俩像是刘姥姥进大观园似的,一脸惊奇,没想到还有这样的房子,皇宫也莫过于此吧。

    不一会儿,那仆人带着一个矮胖中年男人走来,看那身精致绢服就知道他就是管家了。

    这管家尖嘴猴腮,满面油光,到得跟前便眯眼扫视着张氏,那本就窄成一条缝的双眼直接变成了一条线,凌安福有些怀疑他还能不能看见东西。

    片刻,管家便问道:“是你要当差?”

    “是……是,我想找个杂役干干。”张氏说话有些结巴,对方那一身衣服一看就价值不菲。

    管家点点头:“嗯,最近刚好缺人。你到拆房劈柴能做到吗?月六钱五分。”

    “可以可以,劈柴我能办到的。”张氏忙点着头,这六钱五分简直出乎她的意料。

    “那你明日便过来上工吧。”

    管家说完就转身走去,张氏有些傻愣愣地站在原地,她没想到这么容易就找到活儿干了,真是菩萨保佑啊。

    凌安福拉了拉母亲衣袖:“娘,走吧,人家都说明天来就行了。”

    三人一路返回,途径昨日那茶馆,凌安福居然没见到说书先生,只有寥寥几个茶客在歇息喝茶。

    “娘,你们先回去吧,我在外边儿玩一下。”凌安福想要趁现在去试试,看看茶馆老板愿不愿意让自己说书。

    “你要干啥子?”张氏扭头,横眉竖眼瞪着儿子,这小娃娃一天不找点事儿就不安分。

    “我就在这里耍耍,等一下我知道回去的,这里离家又没多远。”

    张氏现在心情好,见凌安福那乞求的眼神,也就不拦他了,爱玩玩吧,男娃儿也不能整天闷在家里。她语气严肃地交代道:“吃饭前没回来老娘打死你。”

    小丫头也想跟哥哥一起,但禁不住张氏凶恶的眼神便跟着回去了。待母亲消失在街道上,凌安福就转身一路往茶馆跑去。

    凌安福来到茶馆,发现这说书先生还是没在,还是刚才那几个人在饮茶歇息。店家是一个三十来岁的男子,正在往那口大锅下添着柴火,凌安福径直走了过去。

    “老板,你这儿怎么没人说书啊?”

    店家扭过那张大麻子脸,见是一小孩儿,边添柴火边说:“说书的回乡几天,要听书的话过几天再来吧。”

    “我不是来听书的,我是问问你这儿要不要说书先生。”凌安福道,心里暗暗祈祷,可别拒绝啊。

    那店家一把丢下手中的柴火,起身说道:“谁要来说书?你叫他直接来便是了,正好那人估计还得一段时间才归来。”

    “呃……我可以试试吗?我会说书的。”

    店家闻言有些惊异,脸上带着一丝嘲讽意味:“你?你会?”

    店家不再理会凌安福,转身继续添着柴火,这样的捣蛋鬼他见多了。

    怎么就没人相信我呢?

    凌安福心底叹气,继而转念一想,反正现在没人说书,我自个儿去试试就行了,也不妨碍这老板什么。

    就这么决定了。凌安福转身走到茶馆中央,立定,扫视一遍跟前几个喝茶闲谈的客人,干咳一声后便张嘴大叫:“说书啦,说书啦!”

    那店家扭头望了一眼,也不阻拦,由着他闹吧。几个饮茶的农夫纷纷抬起脑袋,一脸茫然,继而满是笑意。

    “你这小儿也会说书?怕不是将你家那鸡毛蒜皮的破事儿拿出来说吧!”一看似挑夫的中年人戏谑道,险些要将口中的茶水喷出。

    “小毛孩儿你且先说说你爹娘是不是天天‘打架’,你爹能打多久?”

    几个顾客嬉笑着。

    这在凌安福意料之中,他顿了顿,感觉这样站着有些傻呆呆的,便搬个小板凳,袖子一挽就坐了上去。他本想讲个新颖的故事,但思考一阵后决定还是讲个传统武侠小说,毕竟讲太新颖了怕不对人家味儿,没人能听懂。

    他很少看武侠小说,但还是能记住几部名著的大体情节,毕竟小时候耳濡目染,总能知道个大概,至于细节方面的话就即兴编造吧。他挑了《射雕英雄传》来试水。

    “注意了,我要开始讲了!”

    凌安福大吼一句,也不管有没有人注意,便高声开讲:“我要讲的乃射雕英雄传……小桃无主自开花,烟草茫茫带晚鸦。几处败垣为故井,向来一一是人家……

    凌安福自顾自的讲述着,声情并茂,几个茶客听得一阵后来了兴致,终于将目光转向了他。在听到牛家村被洗劫,郭、杨两颊遭遇飞来横祸,夫人一个逃往大漠、一个被劫持到金都王府,几个茶客不时摇头叹息,似是在同情他们。

    “咱们身在武林,最为紧要的是下一位坏,救民疾苦。现在眼见金国大兵指日南下……”

    太阳从头顶缓缓向西移动,凌安福嗓音讲得有些沙哑了,越来越多的人驻足旁听,先前那几个出言嘲讽凌安福的人早已听得入了迷,连碗中茶水都忘记喝了。茶馆老板见此,自是眉开眼笑,这顾客多了,生意也好了,他也不忘去给凌安福道茶倒水。

    又讲一阵,凌安福感觉口干舌燥,便端起茶碗咕噜噜喝了起来。这时小茶馆已围了不下三十人,个个都在等待着他继续讲,偶尔有几人走出人群,往凌安福前边的桌子上丢下一两文铜钱。

    人群中一些人一脸愤怒地谴责这杨康,一些人满是同情怜惜地说着穆念慈太傻。

    “小哥,你这故事从哪里听来的?为何我没听过?”一个黑脸大汉儿放下几文铜钱后问道,这段时间翻来覆去听那些故事,早听腻歪了,好不容易出个新鲜的,可得好好打听打听。

    凌安福心想,你要是听过就见鬼了。他放下茶碗,回应道:“这是从一个老先生哪里听来的,我也不知道何人所作。”

    “哦。”大汉应一声便回到人群中坐下。

    接下来,在大家期待的目光中,凌安福继续讲着。

    时间很快就到了下午四五点,凌安福觉得是时候回家了,不然老娘要杀人了。他停了下来。几十个围坐的听众愣了楞,见凌安福收起桌上的钱就准备走,不少人出言挽留。

    “小哥,继续讲啊,我都给你赏了十文钱了。”

    “是呀,现在这么早,再讲会儿吧。”

    凌安福数了数衣服兜着的一大包铜钱,居然有一百多文,死沉死沉的,脸上乐开了花儿。他挥挥手道:“不讲了,明天再讲吧,不然我娘该来找我了。”

    众人如泄气皮球,意犹未尽地散去,就在凌安福兜着铜钱准备走的时候,一边的茶馆老板跑了过来,抓着凌安福衣角。

    “小孩儿,赚了不少嘛。”茶馆老板眉开眼笑地说着,随即伸出一只手,“五成,按规矩你得分我五成。”

    五成?

    凌安福有些吃惊,没想到店家还要抽成,自己说书替他带来顾客,按理说不应该抽成啊。不过他也没多想,还是老实地分了一半儿给店家,毕竟明天还得来这儿讲。

    凌安福兜着剩下的五十多文铜钱,一路傻笑着跑回了家。

    回到家里,母亲张氏正在厨房做饭,小丫头则在一旁缠着。

    “娘,我回来了!”

    凌安福大吼一声后便往房间走去,将衣服里兜着的铜钱用一块儿破布包裹起来,小心翼翼地塞到了被褥下面。他可不想让娘亲大人知道他有这么多钱,也不想解释自己怎么得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