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传奇
字体: 16 + -

第017章 诉身世父女逞英豪

    《国医传奇》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一眨眼又到了评书联播的时间了,咱们书接前文,上回书正说到,阿拉坦格日乐北平寻子,在顺承郡王府门外被拒,一时急火攻心,昏厥在地,幸好被一个漂亮的大姑娘所救,这个大姑娘自报名姓叫欧阳菲菲,那么这个姑娘究竟是何许人也?她又有什么显赫的身世呢?你别着急,听我慢慢道来......

    书中暗表,这个大姑娘,现年24岁,复姓欧阳,起名菲菲,因为在京城里面除暴安良,行侠仗义,所以人送绰号“红衣侠女”,她的母亲冯素萍早年离世,就留下姑娘和将近六旬的父亲欧阳云龙相依为命,聊以度日!父女俩都身怀绝艺,在京城生活多年,开了一家店房,取名“龙凤客栈”!说起这对父女的名字各位有些生疏,但是若要提起姑娘的祖上,那可是清朝时期人尽皆知,赫赫有名的武侠人物!......

    国内著名的评书表演艺术家,单田芳老师播讲的长篇评书《三侠剑》,是由晚清时期的河北安新县人,当时号称“评书三杰”评书艺人张杰鑫根据《彭公案》和《施公案》创作改变长篇巨著武侠长书,书中曾经提到过这样一位古怪的英雄:在这几个人的旁边还站着两个怪人,头一个是娃娃脸,平脑门,方下颏,头上戴着老羊皮的皮帽,身穿老羊皮的皮袄,毛朝着外,腰裹扎着根带子,足蹬一双踢死牛豆包大洒鞋,腿上还套着羊皮套裤,手拎着一杆铜杆大烟袋,腰带上还系着挺大的烟袋荷包,鼓鼓溜溜,里边装满了关东叶子烟,还装着火镰、火石和火镜,身子一动稀里哗啦直响。再看这位还戴着眼镜,仔细一看光有镜框,没有镜片,六月的天气这么热,他还穿着件皮袄,连汗珠都没有,你说这不是个怪人吗?书中代言:这位是胜英的五徒弟,人送绰号“小方朔”欧阳德。他家住清江府上海县,一口的南方话,他父亲是江湖上赫赫有名的“二贼魔”欧阳天佑,他伯父是有名的“大贼魔”,名叫欧阳天佐。在武林当中,不论是哪门哪户的,提起欧阳弟兄来,无不胆战心惊。欧阳德的能耐就是跟他爹、他伯父学的。他会十三太保横练的功夫,刀砍一道白印,枪扎上一个白点,刀枪不入。那位说了,这是迷信吧?不!这是一种气功。需用的时候只要运上气,刀砍枪扎都无济于事,要不怎么叫怪侠呢。后来又拜南七北六十三省总镖局的“金镖将圣手昆仑侠”胜英为师,跟胜三爷走南闯北,行侠仗义,先后平定了五湖三台八大名山,可以说是经验丰富,遐迩闻名!欧阳德与贾明相似,练的是金钟罩铁布衫的功夫。整身童男,要运上气是善避刀枪,在《三剑侠》和《彭公案》中都做了很大贡献。

    没错,我们现在所说的“红衣侠女”欧阳菲菲就是这个“小方朔”欧阳德的第六代后人!这个欧阳德,江湖称号“怪侠”、绰号“东方朔”,出自清末长篇断案小说《彭公案》及单田芳老师长篇评书《三侠剑》中的人物,欧阳天佑的儿子,欧阳天佐的侄子,此人虽然放浪不羁,行为怪异,但是侠义为怀,协助彭公破案无数,贡献极大。长篇断案小说《彭公案》中为怪老子弟子,人称“怪侠”,处于三河县;长篇评书《三侠剑》中为主人公胜英的第五个徒弟,人送绰号“小方朔欧阳德”,家住清江府上海县。

    尤其是,近几年由本山传媒投资拍摄的电视剧《怪侠欧阳德》更加详细地讲述了欧阳德的丰功伟绩和传奇事迹:故事主要叙述了清朝康熙年间,西洋神父马德赖奉罗马教皇之命来华,挑动广西西路天王紫面达摩僧白起龙谋反叛乱。为了维护中华尊严,康熙大帝钦派礼部尚书彭鹏平息叛乱。在去往广西的途中,白起龙派出杀手多路刺杀钦差彭鹏,然彭鹏在江湖上声誉极佳,引得一群江湖侠客仗义帮忙,前来护送,这其中便有怪侠欧阳德。一路之上,惊险万分,在欧阳德等人的帮助下,钦差彭鹏不仅顺利达到了广西,并组织当地官军,一举剿灭了白起龙一伙。

    奇人欧阳德穿怪服,说怪话,怀怪艺,行怪事,又用奇怪兵器铲除邪恶之徒,人称“怪侠”。福郡王为掩饰儿子淳贝勒的恶行,请来扶桑忍者追杀了解真相的秋官,秋官逃命时跑进一间破茅屋。正当忍者准备对秋官不利时,手持旱烟杆,反穿皮袄,头戴瓜皮帽,倒骑着木驴的怪侠欧阳德出面解围。阴险狡诈的福郡王爷又派了一位扶桑女忍者"花九娘"前去暗杀秋官,欧阳德出面保护。彭鹏到达三河县上任后,不畏权贵,秉公执法,怪侠欧阳德带领杨香武、黄天霸等一班侠客协助彭鹏惩恶除奸,断案破案,真是大快人心。

    “红衣侠女”欧阳菲菲的父亲欧阳云龙,现年58岁,是怪侠欧阳德的第五代子孙,自幼就在京城里的源顺镖局跟人学艺,练就了一手好刀法,江湖上人送绰号“幻影神刀”!要说起欧阳云龙的师傅也不是一般人物,就是晚清时期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素有“大刀王五”之称的王正谊!既然说到了这位晚清时期的武林名侠,下面咱就简单介绍一下这位“大刀王五”王正谊!

    王正谊(出生于公元1844年,公元1900年10月25日在自己的源顺镖局内,被八国联军和满清政府枪杀致死),字子斌,祖籍河北沧州,是京师武林名侠。因他拜李凤岗为师,排行第五,人称“小五子”;又因他刀法纯熟,德义高尚,故人人尊称他为“大刀王五”。王正谊一生行侠仗义,曾支持维新,靖赴国难,成为人人称颂的一代豪侠。位列民间广泛流传的晚清十大高手谱中,与燕子李三、霍元甲、黄飞鸿等著名武师齐名。

    王五出生贫寒,三岁的时候,父亲就因疾去世。他只得与母亲相依为命,很小便开始干各类杂活,后来又拜肖和成为师,为习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沧州当时最有名的武师当属“双刀”李凤岗。为了修习更高的武艺,王五便想拜他为师,却多次吃了闭门羹,他就长跪李凤岗家门前以示诚心,李凤岗为其精神打动,便收其为徒。王五不负师父重望,几年下来功夫已不在师父之下。为了把他锻炼成更加全面的人才,李凤岗把他推荐给自己的师兄刘仕龙,一起押镖,行走江湖。经过几年的锻炼,王五告别了师父,同治十年,他先到天津,后又到北京,经人介绍到了一家镖局当了镖师。

    光绪三年,王五利用自己的积蓄,加上朋友的帮忙,在北京半壁街(崇文区)自开了源顺镖局(后来迁往广安大街)。源顺镖局活动范围广大,北自山海关,南到江苏淮安市清江浦。他规范从业,收费合理,德义高尚,生意十分红火,很短时间内便声名鹊起。

    欧阳云龙18岁时就进入了“大刀王五”的源顺镖局当学徒,后来,因为正直勤快,吃苦耐劳的个性,再加上本身就出身于武术世家,有着深厚的武术功底,王五见他是个可造之材,便收他为徒,培养他做镖师,凡是镖局的大事小情,一般事宜都交予这个徒弟处理!欧阳云龙一向谦卑做事,低调做人,任劳任怨,兢兢业业,却从来没有半句怨言,因此,在王五众多弟子当中,虽然并不怎么出名,但是暗地里确实很受师傅的青睐和重视!

    王五不仅本行中受人尊敬,他的爱国义举更是被人们广泛传颂。甲午战争失败后,御史安维峻上疏,力陈议和之弊,要求严惩误国者,却遭到清廷的贬斥,被革职戌边。王五出于义愤,毅然担负起了护送安维峻的责任。回京后,王五便在香厂筹开学堂街,名为“父武义学”。更为人们所称道和广为流传的是王五与谭嗣同的交往。王五侠义心肠,与谭嗣同兄弟相称,传授谭武艺刀剑之法,二人由此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公元1898年,戊戌变法进入高潮,谭嗣同应诏入京,任四品军机章京,参预变法。在此期间,王五担负起了谭嗣同的衣食住行和保安工作。变法失败后,谭嗣同为表白自己变法决心,醒悟大众,甘愿受捕。王五得知后心急如焚,多方打探消息,买通狱吏,还广泛联络武林志士,密谋救谭,却被谭嗣同坚决拒绝了。9月27日,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刚毅监斩于宣武门外菜市口(也就是咱们开书时说的,当时珍妃一家人也受到诛连,珍妃也因此被慈禧太后杖责,幽闭于钟粹宫后的北三所),王五得知后悲痛欲绝。为了继承谭嗣同的遗志和复仇,王五多次组织人员进行暗杀活动,终未果,使王五反抗清廷的决心自此更加强烈。

    公元1900年,义和团拳民运动在北方兴起。王五率众积极参加,与义和团众并肩作战,滥杀洋人,攻打教堂,处决牧师。也就是在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西逃西安,珍妃被投井身亡,阿拉坦格日乐离开北京,返回镶黄旗之后不久的10月25日,满清政府派兵将顺源镖局团团围住,王五等人终因寡不敌众被捕,尔后被八国联军枪杀于前门,死时56岁。

    据说,当年满清政府和八国联军包围源顺镖局时,其实王五可以逃脱,当时八国联军满清政府都没抓住他,但他的镖局里去了一百多人避难。王五怕自己跑了以后,满清政府或者八国联军把这一百多口男女老少扣为人质。他把组织义和团、刀劈洋鬼子的事都担了下来,等着人来抓。满清政府来抓他的时候,王五表示不反抗,但不要株连这一百多男女老少。当时捕头说:“够条汉子,你放心吧。”王五被交给德国军营,在西河沿儿被处决了。

    大刀王五被杀后,头被挂在城门上,家人无法给王五入殓。天津的霍元甲听说后,只身赶来,夜里将王五的头取下、埋葬。当天晚上,霍元甲就住在王五故居南房西侧的一间房子里。

    王五被害,源顺镖局也被查封,停止营业!当时年仅28岁的欧阳云龙痛不欲生,咬牙切齿,发誓一定要为师父报仇雪恨,想法设法搅闹官府,刺杀洋人,只惹得官兵和洋人部下天罗地网,严令通缉于他,在北京无法落脚,便隐姓埋名,游走江湖,直到公元1905年的秋天,大刀王五的事情渐渐地被人们淡忘了,欧阳云龙才重返京城,机缘巧合下,认识了冯素萍,两人一见钟情,这才结婚生女,取名菲菲!

    当年王五在北京颇有威信,众人赠有“德容感化”和“义重解骖”两块匾额,挂在门的东西两侧,后来院里的人搭建房屋,匾被取下来当了床板。门前原来有个轩豁空场,高高飘扬着源顺镖局的杏黄大旗,直到后来就已经被公厕占了大半个地方。据说王五那把一百多斤重的“青龙偃月大刀”一直保存到1958年,就在荒唐的“大跃进”时期进了炼钢炉。

    大刀王五的事迹被编入邵氏影片《大刀王五》、武侠片《一刀倾城(神州第一刀)》、电视剧《大刀王五》和李敖的小说《北京法源寺》。

    单说,欧阳云龙结婚成家以后,依然没有忘记师傅的遗志,照样在京城里扶危济困,行侠仗义,并且从小就培养女儿武艺拳脚,十八般兵器,一则适逢乱世,可以强身健体,防身护院,二则可以除暴安良,惩恶扬善,直到袁世凯登基,大清垮台,孙中山发动辛亥革命,改朝换代了,却不料妻子冯素萍身染恶疾,撒手西去,就剩下父女二人,相依为命,为了掩人耳目,隐藏身份,这才开了这家“龙凤客栈”,广结善缘,聊以度日!

    阿拉坦格日乐听完了欧阳菲菲的身世,只佩服的五体投地,一时之间,豁然开朗,大喜过望,连忙起身下跪:“原来欧阳女侠武艺高强,神功盖世,我只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老百姓,我孩子的事情就拜托给你了!格日乐在这里给你磕头了,求求女侠,无论如何一定要帮助我要回我的孩子,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女侠的大恩大德!……”

    欧阳菲菲满面春风,起身相搀,刚要说话,就在这时,屋门一开,走进一个剑眉虎目,英姿煞爽的老头,这个老头一边推门进来,一边询问:“丫头,怎么样?老妇人苏醒了吗?!”

    “爹,刚刚苏醒!”欧阳菲菲连忙迎了上去,指着老头给阿拉坦格日乐介绍:“这就是我的爹爹,我刚才给你说的大刀王五的弟子!……”

    欧阳云龙微微一笑,抱腕拱手:“老夫人,你终于醒了,身体没什么事吧?”

    阿拉坦格日乐连忙上前,双膝下跪,给老侠客见礼:“原来是老英雄,多亏了你们父女仗义相救,要不然的话,恐怕我早就命丧黄泉了,格日乐给你见礼了,真心的谢谢你们的救命之恩!……”

    只见欧阳云龙鹤发童颜,满面是笑,慌忙上前,双手相搀:“哪里哪里,你太客气了,不要多礼了,快快起来吧!请坐请坐!看样子,听口音,老夫人应该是蒙古人,怎么就昏倒在北平的大街上了啊?莫非有什么难言之隐吗?”

    没等阿拉坦格日乐说话,欧阳菲菲便把事情的原尾以及详细经过向老侠客又讲述了一遍,最后,姑娘义愤填膺,愤愤不平地说:“爹,老夫人一个人来到北平,千里寻子,可是无依无靠,孤苦伶仃,咱们身为绿林中人,绝不能袖手旁观,说什么也要仗义相助,帮助她找回失散的孩子!……”

    欧阳云龙听完,微微点头,长叹一声:“说的也是!老夫人,你尽管安心的留在我家客栈,好好休养身体,吃的喝的我们父女分文不收,你也不必操心过滤!至于孩子的事情,再容我们父女想想办法,看看怎么样可以进入郡王府,见到张学良和赵四小姐,帮你要回孩子!”

    阿拉坦格日乐心中一热,感激万分,顿时,一股暖流袭上心头,连连施礼,频频道谢!

    欧阳菲菲连忙扶起阿拉坦格日乐,拉着她坐在床头!

    就见欧阳云龙在对面的一张椅子上落座:“老夫人,我是个练武之人,说话有些直爽,如有不对的地方,还望你多多见谅!恕我说句不该说的话啊,俗话说,虎毒还不食子呢,也不知道你的丈夫是怎么想的,他怎么就狠心把自己的亲身骨肉抛弃在荒郊野外呢?”

    “哎!---老英雄,你有所不知!小孩没娘,说来话长,只因为在孩子出生前,我当家的曾经找人算过一卦,说这个孩子不吉祥,是个煞星!……”接着,阿拉坦格日乐就把苏荣扎布出生前后的种种怪异现象,一些匪夷所思事情毫不隐晦的向老剑客一五一十的叙述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