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凡玄机传
字体: 16 + -

第7章 十年

    薛老头掐算时间,不知不觉又过了十年,修剑总谱早已被林岳啃的滚瓜烂熟,那个数年如一日,在山崖上练剑的稚童,如今长成了俊逸不凡的少年。

    这十年来,薛老头果真把对林岳的放养政策贯彻到了极致,不管他如何瞎折腾,也从来不指导一句,林岳也乐得自行研究,自学成才。薛老头虽然惊疑于林岳的修炼方式和修炼速度,但并有多说什么。老头唯一出手的一次,恐怕是去年林岳修行到那最后一页缺了半页的剑谱,练到走火入魔时,老头恰巧发现不对,一巴掌把他拍晕才捡回一条小命。不过林岳第二天还是照常练剑,两人也没有多说什么。

    只是日常的砍柴烧水,洗衣叠被,采药做饭之余,相比之前更是勤快了一些。

    《芙蓉观雨台修剑总谱》,是一本观雨台掌教亲传弟子才能修炼的剑诀,也是他唯一“拿得上台面的”剑诀。

    当初林岳练的第一本书《烘羊内经》是一本调理自身经络的书籍,也算是伐经洗髓的入门书籍,因为不知道这本书书名寓意何在,遭到了彩绫的嘲笑。

    “这书真有意思!怎么不叫《烤羊内经》,听着就像食谱大全,咯咯。”

    第二本《黄庭道藏》,这是一本修炼功法,旨在于结内丹,聚结道行。民间版本流传众多,如果《三字经》是流传最广的私塾启蒙,那么《黄庭道藏》自当是民间最著名的修行启蒙。

    传说南唐有愚钝之人叶修,晚年修《黄庭道藏》,潜心一百八十年修炼至天真之境;也有天资聪颖之辈从小修炼道藏,却始终不过是个有些道行的道士。这种基础的修炼心法,只是为修行之人在这条路上,开了条道。

    那送玉佩的高人会留下区区几本修道书籍,怕是不想让他变强。除了修剑总谱是本剑道名书,不至于在与人切磋时没有章法,其他都只是修行辅助之用。

    哪个高手会不藏两本压箱底的独门绝学?

    “我欲成仙,难于上青天啊!”林岳无端生出感概。

    林岳修行虽上心,也明白急之不得的道理。

    修行之法包罗万象,多数人以武证道,也有人朝夕闻道,不论市井还是山林,不乏机缘巧合之人,也不乏采天地造化之物;不囿于迟暮之时;不陷于枯槁之躯。

    世间修行者大都二修其一,分为内修和外修,内修修心,外修修身。

    修道之人修心,寄万物于一心,借天地之能为己用;习武之人修身,讲究的是肉身力量与外物的契合度。二者并不是泾渭分明的。

    林岳早就发现了修行的奥妙:修行就是修自己。

    在大多数人听来,这完全是一句废话。谁修行不是修自己呢?大到聚气引入黄庭,结成内丹,小到每日强身健体,都是修行的一部分,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常识。

    林岳通读玉佩中的大部分书籍,了解了世间万物都有成为妖的可能,要成为妖必须先开启灵智,那么灵智是如何产生的呢?这原因当然不止是长年累月的积累和造化,当然还有人为因素在里面。这种玄妙到能影响一切的东西,林岳把它称作为“气场”,每个人的周围都有一团无形的“气场”,这些气有些人转化为己用,也有些人白白让他消散在人世间,大部分与万物接触,或消融或转化。

    林岳将他看作是一种相互作用。

    既然万物之间有相互作用,人当然不例外,人通过这种作用变得强大了,那么聪明人当然要懂得利用才行。

    彩绫曾经明确告诉过他:“其实内经和道藏,只需要挑一本修炼便是,道修之人不习武,武修之人不问道,没有过傻傻一起修练的。”

    林岳听后觉得挺有道理,但是他可不怕书多嚼不烂,一起修炼应该也没什么损失,大不了多花点时间而已,然后就这么傻乎乎的修炼了两年,可越练到后面越是气馁,两种心法有很强的排斥性,将近两个月都毫无长进。

    不久林岳对修炼之法进行了一次深入的学术研究,把“气场”和引力深度挖掘,最后想了一个办法。

    林岳的办法很简单,他把两本功法倒着练!

    既然修心是将少量气流转到黄庭之内,修身是将大量气炼化筋骨皮肉,不如反过来,把大量的气流入黄庭,少量的气炼化筋骨。当时彩绫隐隐发现林岳有不对劲的地方,探查他的身体后,险些气岔过去,这小家伙当真什么都敢来,每次修炼完肚子鼓的像孕妇,要到第二天早上才能消散。

    虽然这样的状态让他很是痛苦,但是修行速度真是不可同往日而语,说是一日千里也毫不夸张。

    没办法,林岳上瘾了。

    没想到两本如此普通的心法,就能有如此精进的速度,那同修两本上等心法的话,成仙不就指日可待了?!

    “精修一道,稳扎稳打,修行才能没有后顾之忧,你倒好,拿命去换速度,日后留下什么后遗症,我可管不着,”彩绫似乎早就看穿他心里在想什么,“你可别想再换着心法练,瞎子摸黑,其中的凶险何止千百倍。”

    念在林岳小小年纪便敢于拼搏的精神,彩绫教了他一句口诀。这口诀是个好东西啊,误打误撞解决了林岳面临的困境。其实这口诀非但无用,还有害,但是对林岳却是再合适不过了。

    口诀只有一个用处:散功。

    没错,就是散功!武修之人本是化气淬炼筋骨血肉,若强行将这些气灌入丹田之内,并然会引发大患,必须要在丹田快要吸收饱和时,把这些气散去。

    不久,林岳把口诀进行了改进,延缓了气息散去的时间。林岳把剩下的气留给五脏六腑再延伸到经络筋骨,从而达到一种由内而外的平衡,这样就避免把每天的修炼所得白白浪费了。

    林岳把这两种逆行心法结合,再配以口诀,创造出了一种新的修炼心法,美其名曰《黄阳诀》。

    这本《黄阳诀》对林岳来说意义非凡,以至于即使在他大陆游历期间,尽管得到多少上乘功法都不屑一顾,只钟情于此诀。

    《黄阳诀》是逆势而行,却有一个真真切切的好处:寻常修道之人无法从黄庭之中探出林岳的虚实,也就是说,林岳在别人眼里,只是个不懂修炼的“普通人”。

    寻常修行者收敛气息伪装成普通人,多多少少还是可以看出端倪,但林岳看起来跟人类中的弱者没有两样,这可是他求之不得的。

    《修剑总谱》,数百页剑诀,林岳整整花了六年的时间修炼。从下乘的挡招拆招,到上乘的变招解招,再到核心的观雨剑诀、观雨御剑九式,林岳相信,他现在的实力,传闻中那个修炼了启蒙书一百八十载的叶修也被他远远甩在了后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