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族战皇
字体: 16 + -

第82章 马邑之谋

    为什么汉武帝急于让我回朝,是因为我离开之前给他编撰的西汉王朝律法纲要最后一页附着一张地图。

    之前的御史大夫张汤接受编撰时,没有留意到这张署名“马邑之谋”的地图系个什么意思。

    -

    公元前134年,夏初。

    匈奴军臣单于知道我去了鲜卑族的地界,他安插在长安城里的一些人,和窦氏家族的人事实上还是起了作用。

    总算是把那个碍眼的胡可儿埋汰走了。

    于是他再次派使者向汉武帝请求和亲。

    汉武帝当时很懊恼,特别是听说皇后居然和一个自己最信任的人有了私生子,这件事还不能对外明着说......于是命群臣商议对策。

    当时在朝的大行令王恢,建议汉武帝拒绝和亲。

    他说:“......同匈奴和亲,匈奴老是不守盟约,之后还是侵犯大汉边界,我们应该发兵打击他们一下才好。”

    而御史大夫韩安国则以匈奴兵强马壮为由,劝汉武帝接受和亲,群臣大多赞同韩安国的观点。

    汉武帝此刻刚接手西汉政权,没有了最彪悍的将军胡可儿,此刻匈奴又强势压境,为了顾全大局,刘彻最终采纳韩安国的建议,与匈奴和亲。

    这就是把最后一个公主......

    公元前134年这一年,刚送去军臣单于大帐的刘娜公主(19岁)。但是军臣单于还没有把人推倒,就被我过去一把全部撸了。

    此后不久。马邑这里的大商人聂壹来找王恢,他对其说道:“匈奴在边界经常侵犯,总是一个祸根。现在趁刚跟他们和亲的机会,把匈奴引进来,我们来一个伏击,准能打个大胜仗。”

    大行令王恢是个主战派。于是王恢问他:“你有什么办法能把匈奴引进来?”

    聂壹说:“我经常在丝绸之路上做买卖,匈奴人都认识我。我可以借做买卖的身份,假装把马邑献给单于。想来匈奴的单于都系贪图马邑的货物,知道后一定会来。......到那时候我们把大军埋伏在附近,只要等单于大军一到马邑,将军就可以截断他们的后路,活捉单于。”

    王恢自然高兴,这毕竟是个好计策。于是立刻进未央宫。把聂壹的主意奏告给汉武帝。

    武帝在最开始理政时,系个没有主见的人。为此又诏命群臣商议。

    御史大夫韩安国自然系反对这个建议,他认为高祖刘邦尚且被匈奴围于平城达七日之久,何况兵马一动,天下骚动,胜负难料,不可轻率出兵。他不过是文官的观点,对战争一窍不通。

    可是王恢是燕人,曾长期在边郡为官,熟谙匈奴情况,在商议中他向汉武帝进言:“战国初年,代国虽小,北有强胡的侵扰,南有中原大国的威胁,君臣尚能同仇敌忾,奋勇抗击外侵,匈奴虽然表面很强,也不敢轻易侵扰代国。可是我们如今大汉强盛,海内一统,陛下又系威名远扬,然而匈奴却侵扰不止,每次与汉和亲,不过数年即违背约定,正是因为没有坚决抗击的缘故!”

    当时朝堂上两派系唇枪舌剑,一片吵嚷......。

    汉武帝觉得匈奴亦不是很强悍的民族,胡可尔都打败他们几次,最终采纳王恢的建议,准备设计伏击匈奴。

    于是汉武帝派遣精兵30万,命护军将军韩安国、骁骑将军李广、轻车将军公孙贺,率主力部队埋伏在马邑附近的山谷中。

    将屯将军王恢与材官将军李息率3万多人出代郡,准备从侧翼袭击匈奴的辎重并断其退路,一举全歼匈奴主力。

    汉武帝同时派遣商人聂壹前往匈奴诱敌。

    这商人聂壹以出塞经商为名,去见匈奴军臣单于。

    聂壹按照计策欺骗军臣单于说,他有手下数百人,能斩杀马邑县令,举城而降,牲畜财物可尽归匈奴,但匈奴一定要派大军前来接应。军臣单于本身就是好色贪财的货,必然贪图马邑城的财物,于是立刻亲率10万大军进入武州塞,并派使者随聂壹先入马邑,等斩杀马邑县令后进兵。

    聂壹随后返至马邑与县令密谋,杀死一名囚犯,割下首级悬挂在城门之上,伪装为县令头颅,欺骗匈奴使者。

    军臣单于得到使者的报告后大喜,率领大军向马邑方向进军。

    但是不要忘记了,匈奴大军来到距马邑百余里的地方,发现沿途有牲畜,却无人放牧,引起了军臣单于的怀疑。

    这有点不对劲啊?于是匈奴在此时攻下一边防小亭,俘获了汉雁门尉史。

    居然在威胁下,西汉尉史将汉军的计谋全部说出。

    军臣单于听后大惊之后继而大喜,说道:“我得到尉史不上汉天子的当,真是上天所赐”。还把尉史封为“天王”,并下令立即撤军。

    他带着匈奴大军回去了。

    可是王恢、李息率领的三万大军已出代郡,准备袭击匈奴的辎重,在得知匈奴退兵后,非常惊奇。王恢自思自己的军队敌不过匈奴大军.只好退还。

    另一边的韩安国等,率领西汉大军驻马邑境内埋伏,但好几天不见动静,于是改变原先的作战方案,率军出击,结果确是一无所获。

    这件事就是我之前提醒汉武帝刘彻的马邑之谋。

    但是在我离开西汉之后,御史大夫张汤在朝廷上听到马邑这个词,回去找了几天这本书。

    他一直记忆不起来在哪里看到过这个地图。

    可是在得知“马邑之围”失败,他才知道系在我之前留下的汉典中。

    他拿着这张出兵的图给刘彻去看时,刘彻大为惊讶。

    这半年前离开的胡可尔,如何知道这之后的事情的?而且派出去的几路人,就连兵马人数一点都没有猜测错误,都事实全部标注在地图上,还有这进军的路线和计划等等......

    “马邑之围”失败后,汉武帝以王恢提出战争却临阵脱逃,将王恢下狱。廷尉判处王恢畏敌观望死刑。

    王恢虽买通田蚡通过汉武帝的母亲王太后求情,但仍无法平息汉武帝的愤怒,王恢被迫自杀谢罪。

    “马邑之围”之后,匈奴拒绝与西汉王朝通商,并在边境拦路劫掠,或者出兵四处袭击汉朝边郡,以报复马邑之围,其次数多的数不过来。

    知道军臣单于说和亲就把卫子夫送来,这句话传到胡可尔的耳朵里,没有想到七天就被胡可尔在龙城给包围。强势的把七个汉朝公主带走了。

    军臣单于也不敢骚扰边界,只是派部落重新占领了河套地区,在哪里等着西汉军团的攻打。

    -

    所以刘彻想来想去还是思念过往的兄弟。

    毕竟手底下这群草包都嘴上会说,真的动起来手脚没有一个能用的。

    这也是他一再的希望我回归西汉皇庭的主要原因。

    毕竟在这样一个和亲策略的条件下成长起来的汉武帝,刘彻不过是16岁登基,23岁才开始掌权。他对当时的朝政还有世界格局,又能了解和知道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