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历史有毒
字体: 16 + -

第三十七节大小城,大小事(一)

    第三十七节大小城,大小事(一)

    长路漫漫,遍插茱萸。

    兄弟相聚,家人团圆。

    这是多少在外求学为官的人最期待的团聚日。

    然而,很多远游的人此时归来也想和许久未见的少年玩伴聚一聚。

    喝喝酒,谈谈天,吹吹牛。

    少年必做的事,他们不想落下一件。

    于是陈楚被拉出去。

    这是少年郎的寻常出游,这是李白相邀,小杜同志牵线搭桥的行动。

    当然他们不想让程处默这样的粗糙人前往,据说幽园修建的很好,很多文人都喜欢在哪里聚会。

    今年的九九重阳,菊花盛开,文人雅士相聚于此,希望能有新诗传颂。

    在洛阳城东南方向五十里处有一城,名曰幽州。

    在幽州有一个园子,那是在整个唐驿都很出名的,洛阳城的显贵都对此很是向往。

    那就是幽州的幽园。

    幽园修建的很美,步步为景,亭台楼阁多不胜数,山石水榭遍布院落。

    曲径通幽,便是这个园子的意境。

    因为距离洛阳城稍远,陈楚等人到达幽州的时候,已经是中午时分。

    对于参加诗会的李白来说有些早,因为诗会在晚上才会进行。

    这个时候来到幽州的人更多的是为了观赏这里的美景,凡是举行这样的聚会,必然少不得装饰一番幽园。

    陈楚对于幽州这座古城的景色很是惊叹。

    整个幽州城都是被垂柳包裹,这对于没有环境意识的人来说是很难做到的。

    “这里装点的是不是太过了。”陈楚看着满城的菊花。

    李白也注意到这里的菊花异常的多,凡是主要街道两侧必然摆放着菊花,每一株相距不过一米。

    这样铺张浪费的装点在后世也很少见,要知道整个幽州城虽然相对于洛阳来说是小城,但也绝对不小。

    李白很无奈的一摊手道,“没办法,只能说明主持今年幽园诗会的主人家很有钱。”

    “???这是何意。”陈楚有些郁闷道。

    “陈大哥不知道?”小杜同志插嘴道,“幽州有三大家族,两家为官,一家为商,这三大家族轮流主持每年一次的幽园诗会。”

    “哦,还有这说话,其中可有什么新闻。”陈楚问道。

    “这三大家族轮流坐庄,当然是相互攀比,谁家主持的时候都会大肆铺张,以显示自己比别家强,这可是一个捞金的好机会,虽然在前期投入较高,但来参加的社会名流岂能都空手,那些要面子的人自然回资助,今天这样的日子来这么多人,整个城市的收入有一半要交给主持幽园诗会的那家。”小杜解释道。

    “不仅如此,幽园诗会每年都会出几首精品,自然可以让人传唱,这些好诗要被主持幽园诗会的人把持,虽然会署名作者,但后面会说写着幽园诗会某家,这个某家就是那一年主持幽园诗会的人家。”

    “这可是名利双收?”陈楚说道。

    “那是当然。”小杜同志道,“看这架势,主持今年幽园诗会的应该是在商的夏家。”

    陈楚奇怪,道,“这是为何。”

    李白有些坐不住了,道,“陈大哥难道不明白,虽然那两家为官的也有钱,但怎能和在商的人比怎么烧钱。这样大的排场还只是在城门口,以及街上。至于幽园那不是装点的更好,这样的手笔不是另外两家能拿得出的,只有商家不在乎钱。”

    听到这里陈楚总算是明白了一些,商家那是最不在乎钱的,后世的经商奇才那都是挣钱高手,但烧起钱来更无人可比,动辄几百上千万的消费不够一日之资。

    “这夏家的名声很大?”陈楚问道。

    “夏家?那可是巨富,他家的生意说是聚宝盆也不为过。夏家的商道是盐业,虽然制盐业被武朝把持,但此时的武朝对此也是鞭长莫及,夏家虽然是经商,但权力通天,无论是武朝,还是各个州郡都有夏家的眼线,夏家的根基不再唐驿,而是明泽郡。幽州不过是夏家的冰山一角,在幽州主事的人是夏可行。”

    “夏可行。”

    “对,这夏可行不过是夏家偏房的子侄,就是夏家这样边缘的人物在幽州都能有如此实力,可见夏家是多么庞大。”小杜同志说道。

    “我说小杜同志你年龄不大,对于这些信息倒是很灵通,你这都是从哪里听来的。”

    “嘿嘿,不可说。”小杜同志故作神秘的说道。

    对此陈楚并不追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存之道。

    “今天一定要好好欣赏这幽园,不然岂不浪费了主家的一片心意。”陈楚说道。

    “哈哈,陈大哥言之有理。”

    三个少年在幽州城游荡,对于这里的风景,他们不想错过任何。

    在洛阳城,唐王宫,气氛却紧张起来。

    这场从午后就开始的议会,直到唐王宫掌灯时分还没有结束。

    “唐王,对于吐蕃这样出尔反尔的贼子,我们何必手软,直接屠灭就是。”尉迟恭老当益壮,对战争向来喜欢的紧。

    “兹事体大,万不可乱来。”李药师阻止道,“吐蕃不过弹丸之地,灭吐蕃易如反掌,可唐军不能永远驻扎在吐蕃,一旦退兵,吐蕃必然会卷土重来,到时又该如何。”

    “永绝后患才是难点。”李药师解释道。

    对于吐蕃这样的弹丸之地,缺少粮草,兵力还少,本不应让唐驿如此头疼,然而两方数百年竟然没有办法化解此种危机,原因很多。

    想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又岂能是灭掉吐蕃如此简单。

    唐王无奈的摇了摇头。

    议了一下午,争吵了一下午。

    终究没说出一个妥善处理的方法。

    “掌灯,诸位先吃饭。”唐王道,“吃完饭再议。”

    已经有宫内太监端上来饭食。

    臣子们也已经做好了熬夜的准备。

    这件事让唐王很头疼。

    这一夜让臣子很蛋疼。

    日落西山,炊烟升起,夜色来袭。

    幽园的灯火点点,摇曳在晚风里。

    在秋日的点缀下,灯火的陪衬中,幽园诗会开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