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吴王
在吴安殿后边的一座寝宫中,吴王杨仕卿躺在一把蒙着貂皮锦褥的雕花金漆圈椅中,两腿前伸,将穿着黄缎靴子的双脚放在一张铺有红绒厚垫的雕花檀木矮几上。
左右跪着两个宫女,正在替他轻捶大腿。另外两个宫女坐在两旁的矮凳上,每个宫女将他的一只粗胳膊放在自己腿上,轻轻捶着。
他是那样肥胖,分明右边的那个略微瘦弱的宫女被他的沉重的胳膊压久了,不时偷偷地瞟他一眼,皱皱眉头。他的滚圆的大肚子高高隆起,像一口上百人煮饭用的大锅反扣在他的身上,外罩黄袍。
在他的脚前一丈远的地方,拜垫上跪着一群宫女装束的乐妓,拿着诸色乐器,只有一个女子坐在矮凳上弹着琵琶,另一个跪着用洞萧伴奏。吴王闭着眼睛,大半时候都在轻轻地扯着鼾声,有时突然鼾声很响,但随即就低落下去。当一曲琵琶弹完之后,吴王也跟着停止打鼾,微微地睁开眼睛,用带着睡意的声音问:“熊掌没熟?”
侍立在背后的一个太监走前两步,躬身回答:“禀王爷,奴婢刚才去问了问,熊掌快炖熟啦。”
“那就是没熟了?怎么不早炖?”
“王爷圣明,平日炖好熊掌都得两个时辰,如今才炖一个多时辰。”
司乐的宫女头儿见吴王不再问熊掌的事,又想蒙眬睡去,赶忙过来跪下,柔声问道:王爷,要奏乐的奴婢们退下么?”
吴王又睁开因酒色过度而松弛下垂的暗红眼皮,向她望一眼,说:“奏一曲《汉宫夏荷》吧!”
抓筝的乐妓调整玉柱,轻试弦音,忽然承奉太监曹瑞掀帘进来,向吴王躬身说:“启禀王爷,山东巡按御史宋学朱进宫求见,已经等候多时。”
吴王没有做声,重新闭起眼睛。抓筝的和弹琵琶的两个女子因曹瑞使个眼色,停指等候。
屋中静了片刻,刘曹瑞向前再走一步,俯下身子说:“王爷,宋御史已经等候多时了。”
吴王半睁倦眼,不耐烦地说:“这小老头儿见寡人有什么事儿?寡人今日身子不舒服,不能见他。”说罢又开始闭眼
曹瑞略露焦急神色,说:“王爷,宋学朱说他今日进宫,非见王爷不可,不面见王爷他死不出宫。”
“他是死是活关我何事?”吴王不耐烦地说道
“他说为济州全城的官绅百姓的死活进宫来求见王爷殿下。”曹瑞愈加焦急
吴王喘口气,说道:“济州全城的官绅百姓的死活干我何~~何事!”
“不~不,王爷。东虏入塞的兵马如今绕过吴桥直奔济州而来,前锋已经到了西北郊了~~声言要破济州。宋学朱为此事求见王爷,不可不见。”曹瑞擦了擦鬓角的汗珠。
杨仕卿开始明白了宋学朱的进宫求见有些重要,他说道:“等一等,带宋学朱到吴安殿见我!”他在几个宫女的帮助下站立起来,换了衣冠,然后由两个太监左右搀扶,到了吴安殿,在王位上坐下。两旁和殿外站了许多太监。宋学朱被带进殿内,行了跪拜礼。吴王赐座,赐茶,然后问道:“夏大人来见寡人何事?”
宋学朱欠身说:“目前东虏绕过吴桥,兵临济州,二城中精锐俱在在吴桥,济州形势危如累卵,旦夕破城。东虏放出流言,说即来攻破济州。官绅束手无策,坐待同归于尽。王爷藩封在此,原期立国万年,倘若不设法守城,江山一失,悔之何及!如何守城保国,时急势迫,望殿下速作决断!”
吴王略觉吃惊,喘着气问:“济州是亲藩封国重地,且城高池深,东虏敢来攻打么?”
“东虏都是嗜杀成性之辈,哪里管你是不是宗藩。济州城高池深不假,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兵马,就算城高池深又如何?”
“寡人是今上皇叔~~”
“请恕臣直言不讳。听说东虏知道吴藩富庶,这次要攻破济州,就是要活捉王爷殿下。”
吴王浑身一颤,赶快问:“此言当真?”
“道路纷传,济州城中虽三尺童子亦知。”
吴王一阵心跳,喘气更粗,又问:“夏大人是个忠臣,有何好的主意?”
“王府金钱无数,粮食山积。今日臣别无善策,只请殿下以社稷为重,散出金钱招募勇夫,散出粮食充足军饷。军心固,民情安,济州城就可坚守,殿下的社稷也稳如泰山。否则……大祸不堪设想!”
“原来如此!”吴王心中恍然明白,原来是逼他出钱的!他厌烦地看了宋学朱一眼,说:“地方文武官员,守土有责。倘若济州失守,本藩死于社稷,你们这班食皇家俸禄的大小官儿也活不成。
纵令有谁能逃出东虏之手,也难逃国法。夏大人为济州守城事来逼寡人,难道守城护藩之责不在地方文武的身上么?夏大人既是忠臣,为何不去督促地方文武尽心守城,保护藩封?”
宋学朱起立说:“殿下差矣!正是因为济州文武无钱无粮,一筹莫展,才公推臣进宫向殿下陈说利害,恳请殿下拿出一部分库中金钱,仓中粮食,以保济州,保社稷。殿下如仍像往年那样,不以社稷为念,将何以见二祖列宗于地下?”
杨仕卿忿然作色,说:“近年水旱不断,盗贼如毛,本藩收入大减,可是宫中开销仍旧,人不敷出,夏大人何曾知道?夏大人无需再帮那班守上文武们说话,替他们开脱罪责。他们失守城池,失陷亲藩,自有大明国法在,用不着你入宫来逼寡人出钱出粮!”说毕,向两个太监示意,将他从王座上搀扶起来,喘着气往后宫去了。
宋学朱又吃惊又失望地望着吴王离开吴安殿,不禁叹口长气,顿了顿足,洒下眼泪,心中叫道:“济州危矣!”
左右跪着两个宫女,正在替他轻捶大腿。另外两个宫女坐在两旁的矮凳上,每个宫女将他的一只粗胳膊放在自己腿上,轻轻捶着。
他是那样肥胖,分明右边的那个略微瘦弱的宫女被他的沉重的胳膊压久了,不时偷偷地瞟他一眼,皱皱眉头。他的滚圆的大肚子高高隆起,像一口上百人煮饭用的大锅反扣在他的身上,外罩黄袍。
在他的脚前一丈远的地方,拜垫上跪着一群宫女装束的乐妓,拿着诸色乐器,只有一个女子坐在矮凳上弹着琵琶,另一个跪着用洞萧伴奏。吴王闭着眼睛,大半时候都在轻轻地扯着鼾声,有时突然鼾声很响,但随即就低落下去。当一曲琵琶弹完之后,吴王也跟着停止打鼾,微微地睁开眼睛,用带着睡意的声音问:“熊掌没熟?”
侍立在背后的一个太监走前两步,躬身回答:“禀王爷,奴婢刚才去问了问,熊掌快炖熟啦。”
“那就是没熟了?怎么不早炖?”
“王爷圣明,平日炖好熊掌都得两个时辰,如今才炖一个多时辰。”
司乐的宫女头儿见吴王不再问熊掌的事,又想蒙眬睡去,赶忙过来跪下,柔声问道:王爷,要奏乐的奴婢们退下么?”
吴王又睁开因酒色过度而松弛下垂的暗红眼皮,向她望一眼,说:“奏一曲《汉宫夏荷》吧!”
抓筝的乐妓调整玉柱,轻试弦音,忽然承奉太监曹瑞掀帘进来,向吴王躬身说:“启禀王爷,山东巡按御史宋学朱进宫求见,已经等候多时。”
吴王没有做声,重新闭起眼睛。抓筝的和弹琵琶的两个女子因曹瑞使个眼色,停指等候。
屋中静了片刻,刘曹瑞向前再走一步,俯下身子说:“王爷,宋御史已经等候多时了。”
吴王半睁倦眼,不耐烦地说:“这小老头儿见寡人有什么事儿?寡人今日身子不舒服,不能见他。”说罢又开始闭眼
曹瑞略露焦急神色,说:“王爷,宋学朱说他今日进宫,非见王爷不可,不面见王爷他死不出宫。”
“他是死是活关我何事?”吴王不耐烦地说道
“他说为济州全城的官绅百姓的死活进宫来求见王爷殿下。”曹瑞愈加焦急
吴王喘口气,说道:“济州全城的官绅百姓的死活干我何~~何事!”
“不~不,王爷。东虏入塞的兵马如今绕过吴桥直奔济州而来,前锋已经到了西北郊了~~声言要破济州。宋学朱为此事求见王爷,不可不见。”曹瑞擦了擦鬓角的汗珠。
杨仕卿开始明白了宋学朱的进宫求见有些重要,他说道:“等一等,带宋学朱到吴安殿见我!”他在几个宫女的帮助下站立起来,换了衣冠,然后由两个太监左右搀扶,到了吴安殿,在王位上坐下。两旁和殿外站了许多太监。宋学朱被带进殿内,行了跪拜礼。吴王赐座,赐茶,然后问道:“夏大人来见寡人何事?”
宋学朱欠身说:“目前东虏绕过吴桥,兵临济州,二城中精锐俱在在吴桥,济州形势危如累卵,旦夕破城。东虏放出流言,说即来攻破济州。官绅束手无策,坐待同归于尽。王爷藩封在此,原期立国万年,倘若不设法守城,江山一失,悔之何及!如何守城保国,时急势迫,望殿下速作决断!”
吴王略觉吃惊,喘着气问:“济州是亲藩封国重地,且城高池深,东虏敢来攻打么?”
“东虏都是嗜杀成性之辈,哪里管你是不是宗藩。济州城高池深不假,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兵马,就算城高池深又如何?”
“寡人是今上皇叔~~”
“请恕臣直言不讳。听说东虏知道吴藩富庶,这次要攻破济州,就是要活捉王爷殿下。”
吴王浑身一颤,赶快问:“此言当真?”
“道路纷传,济州城中虽三尺童子亦知。”
吴王一阵心跳,喘气更粗,又问:“夏大人是个忠臣,有何好的主意?”
“王府金钱无数,粮食山积。今日臣别无善策,只请殿下以社稷为重,散出金钱招募勇夫,散出粮食充足军饷。军心固,民情安,济州城就可坚守,殿下的社稷也稳如泰山。否则……大祸不堪设想!”
“原来如此!”吴王心中恍然明白,原来是逼他出钱的!他厌烦地看了宋学朱一眼,说:“地方文武官员,守土有责。倘若济州失守,本藩死于社稷,你们这班食皇家俸禄的大小官儿也活不成。
纵令有谁能逃出东虏之手,也难逃国法。夏大人为济州守城事来逼寡人,难道守城护藩之责不在地方文武的身上么?夏大人既是忠臣,为何不去督促地方文武尽心守城,保护藩封?”
宋学朱起立说:“殿下差矣!正是因为济州文武无钱无粮,一筹莫展,才公推臣进宫向殿下陈说利害,恳请殿下拿出一部分库中金钱,仓中粮食,以保济州,保社稷。殿下如仍像往年那样,不以社稷为念,将何以见二祖列宗于地下?”
杨仕卿忿然作色,说:“近年水旱不断,盗贼如毛,本藩收入大减,可是宫中开销仍旧,人不敷出,夏大人何曾知道?夏大人无需再帮那班守上文武们说话,替他们开脱罪责。他们失守城池,失陷亲藩,自有大明国法在,用不着你入宫来逼寡人出钱出粮!”说毕,向两个太监示意,将他从王座上搀扶起来,喘着气往后宫去了。
宋学朱又吃惊又失望地望着吴王离开吴安殿,不禁叹口长气,顿了顿足,洒下眼泪,心中叫道:“济州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