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之风云再起
字体: 16 + -

第四十三章 身份暴露

    开阳正南方向十里处,一顶顶军帐拔地而起,营外护栏围绕,鹿角四布,十人一队的楚军,时不时巡防在大营内外。

    至从龙且受伤后,楚军就暂缓了挺进开阳的步伐,而是寻了一处地势较为高一些,能居高临下的沙丘,驻扎起来,等着龙且伤愈。

    中军大帐中,龙且身穿一身黑袍,束发黑冠,英俊的脸上,透露着苍白的气息,一脸愤恨的端坐在帅堂之上。

    时到今日,他依稀记得那个瘦如恶鬼,手提双锤,前来大军阵前挑战他的异族,那一夜,可以说是他从军生涯的噩梦,自幼习武的他,竟然在那名看上去病秧秧的异族手中,交手不过五回合便落败,并且还是惨败。

    每每想起,那锤砸向他头部的画面,龙且就不经心中发寒,莫说不是他反应急时,恐怕早已变成一具冰尸,就算这样,他也被一锤砸在肩上,飞出数十步之远。

    好在麾下士卒,反应够快,将他围了起来,依靠满天的箭矢逼退了他,让他捡回了一命,否则世上那还有他龙且。

    事后经过医匠诊断,他只是伤及了皮肉,没有被砸断骨骼,否则这一生,他定是废了。

    当然,龙且也十分清楚,他能在一位比肩霸王的猛人手中活下来,不全是运气,更多的还是他身上披着的战铠,为他挡住了大部分力量。

    …………

    下方,在他的右手边,是一名大腹便便,眼中彰显着智慧之光的男子,双腿跪在团蒲上,正坐而立,表示对龙且的尊敬。

    整个帐内,除二人外,空无一人,两边各摆着一座半人高的木架,盛放着外形尺寸一致的剑兵,约有二十多柄,宁静的气息,剑器的冰冷,肆意弥漫于整个帐中。

    一股刺耳的药味,从龙且身前的器皿中,腾云缭绕,使的他双眉不耐一皱,端起递在嘴边微微不爽的抿了一口后,悲愤道:“这群异族真是欺人太甚,本将在此发誓,有生之年,若不能将他们尽数诛灭,让我不得善终。”

    “将军息怒,当前之事,还需以疗伤为首任,一群蛮夷将军大可不必放在心上,给自己徒增烦恼,理应尽快拿下开阳,寻一立足之地才是。”

    这名出言相劝的儒士,面向龙且双手环拱道。

    “也罢,暂且让他等嚣张几日。”龙且无奈一叹,端起药水一饮而尽,苦涩道:“陈平,你不说,那日被金人追杀的两人,其中身着锦袍的男子,你很眼熟吗?怎样!可成回忆起来。”

    此时冷静下来后,龙且方才想起那名被金人追杀的男子,之所以对他念念不忘,当然不是他区区一个秦军的身份,而是从他身上透露出的那种王者之气。

    对于这种气息,龙且非常熟悉,他只在三个人身上感受过,第一位,便是大秦的帝王,嬴政,第二位是霸王,第三位就是那名匆匆而过的男子。

    “龙且不说,我还真差点忘了。”陈平低了低头,回忆了片刻,凝重道:“若我所料不错,此人和哪位死去的他,十分相似,倘若真的是他,此次上党之行……不……应该说整个天下,都将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但这些都是我的猜测,是与不是,还有待考察。”

    “事到如今,还有何人能让天下动荡?”

    龙且不由得对陈平的话,产生了几分好奇:“明人面前不说假话,陈平你无需顾及,有什么话,但说无妨。”

    “那好!”

    陈平亦是爽快人,见龙且执意询问,也不过多犹豫,谈谈道:“昔日有幸,曾目睹过大秦国太子一面,虽是远远一观,却是被其仁义折服,听闻他已遭赵高之手,自刎于上郡军中,但那日插肩而过之人,很是和他有几分相似,事情属实的话,他便是公子扶苏无疑。”

    “不可能。”

    龙且神态大变,显然被陈平的话,惊的不轻,扶苏如若没死,岂不是从侧面证实了蒙恬还活着?那这个天下,还有什么可争?

    恐怕光是凭借公子扶苏的威望,不知就有多少能人异士,慕名投入他帐下,更不用提哪位被誉为大秦战神的蒙恬了。

    “那他身旁的那名男子可是蒙恬?”龙且虎目一瞪,说出了他最担忧的事。

    陈平细细想了一番,当初见面的场景,肯定道:“很陌生,从他的举止上看,并不像一个常年带军征战四方的将领。”

    “姑且不论他是与不是,此事没证实之前,都不能宣扬出去,证实后更不能说,再过几日,本将伤势好转后,便开始发兵开阳,你先下去吧。”

    龙且疲惫的挥了挥手,下达了逐客令。

    陈平退下后,龙且也不在沉寂于此事,靠扶于后案上休息起来,闭着双眼。

    开阳,伴随着邓说一声令下后,两名亲卫,很快就将诸葛亮找了过来,领于邓说身前。

    诸葛亮来后,邓说一个翻身,滚下马背,眼色很是不善的打量在他身后,质问道:“你说你是开阳县令,为何本将从未见过你,说——你到底是何居心?还不从实招来。”

    “起义军都是如此粗俗,对待有功之臣的?”

    诸葛亮感受到邓说双眸中的杀气,不仅不惧,反而出言讥讽道:“本县公务繁忙,诸多琐事尚需处理,可没时间,去见一莽夫,将军未见过我,不足为奇吧。”

    “你找死。”

    邓说岂能听不出诸葛亮言下之意?瞬间勃然大怒,腰间长剑突然盘旋而出,直指诸葛亮身前,刺了过去。

    锵。

    电光火石间,周文拔出长剑,也从另一旁刺了出去,“咔嚓”一声,两剑在半空相遇,相交一起。

    突如其来的变故,吓了一群开阳民众一跳,皆露出恐慌的神色,心惊胆战的望着四周,兵甲林立的周军。

    邓说不解,看向周文,正打算开口询问,周文却是先冷哼了一声,喝道:“好大的胆子,胆敢无缘无故在本将眼皮底下,行杀戮之事,尔还不退下。”

    周文大怒,倒不是偏袒诸葛亮,而是邓说的行为,无疑会将他名声扫地,让世人所不齿,杀一个有功之臣,传了出去,必然会被人认为是一个无情无义之徒。

    邓说不敢多言,暗骂了一声自己不够冷静,便狼狈不堪的退了下去,他一生中最痛恨的便是,那些表面装清高,实则就是一群伪君子的假圣人,之所以会失去冷静,完全是看不惯诸葛亮那副一脸笑意的面孔,给他一种小人得志的感觉。

    指责了邓说一顿后,周文扭头望向了诸葛亮身前,毫无感情,宛如一条吐着信子的毒蛇:“你既然是开阳县令,那么对于城中之事,想必十分熟悉了,本将问你,城中为何酒香弥漫,肉味飞天,乱我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