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夏镇
字体: 16 + -

青玉案(三)

    外边的雨声似乎变大了,沙沙的声音随着风时断时续,更显的室内的安静。张韬努力平复着澎湃的心潮,撑着桌子又费劲的坐了下来,想着乌鸦的话语,一时说不上话来。

    他目光在灯下游移,默默盘算着,乌鸦的话如果是真的,那他对自己说了这么多,究竟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让自己知难而退还是想拉拢自己?

    他迅速瞥了乌鸦一眼,对面那人还是一脸的平静,呼吸平缓,默然无声。张韬皱了皱眉头,喃喃道:“我们到底是斥候啊,战场上是,如今还不是一样?”

    乌鸦嘴角微微一扬,冲着张韬微微苦笑,说道:“刀子,你我怎么说都是患难一场,如今又摊了这么个差事。你也说了,我们都是斥候,神仙打架我们便是鹰爪,争来斗去成了是人家的,败了可是自己的。”

    乌鸦转过身子,正正的对着张韬说道:“凡事要给自己留条后路啊。”

    张韬心中一动,脸上不露声色的说道:“有话就直说吧,既然喊我刀子了,弟兄之间说话那就别绕弯子了。”

    乌鸦微微仰起头,炯炯的注视着张韬说道:“你们跟着北平王,我跟着惠王,都在找《百官录》,你可曾想过找到了会如何?”

    张韬一顿,他自己其实也想过,无非是利用名单打压阉党,攻击政敌之类的。

    乌鸦不等他开口,便说道:“吴昇的案子汪大人已经跟北平王通过气了,可以说我们也算一边的。而且,”乌鸦双目生光,灼灼的盯着张韬说道:“六子不是汪青杀的!”

    “砰”!张韬如遭雷击,请不自己的猛地一拍桌子,随即又嘶哑咧嘴的忍着背上的疼痛,他思绪不断,震惊之下倒是想明白了,如果是汪青为了复仇,直接找自己就好了,何必大老远去杀六子?还要等六年?这个事情张韬其实怀疑已久,心中已经有了准备,但是这层窗户纸骤然被乌鸦捅破,他还是心头一震。

    “那会是谁?”

    乌鸦表情凝重了起来:“不知道,真的不知道的,连汪青自己都码不准。”

    乌鸦看着张韬的表情,见火候也差不多了,便直直白白的开口说明:“我们现在可以说是大敌当前,那个《百官录》我希望能一起找!互相帮衬照应总比自己摸黑走夜路好。”

    张韬不青不黄的脸上透着一丝狡黠,挑着眉毛说道:“找到了以后呢?鱼死网破,胜者为王?”

    乌鸦声音干涩沉闷,听的人嗓子发痒:“东西给了大皇子,那是名正言顺;要是给了北平王,那便是乱臣贼子!”他伸出手,指节轻轻叩着桌子,“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你拖家带口的当真要流落天涯?”

    一席话不平不淡,不急不缓说的张韬心底阵阵的寒意,他不知怎么的就想到了北平城的那个大大咧咧的孙大人,他记得那孙大人临走私下见自己时说的一句话:“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

    他仿佛自言自语一般的喃喃道:“脚踏两条船……可没好果子吃。”

    “但是能活命。”

    灯烛不安的跳着,映的两人的脸上都是黑黄不定,一个灼灼注视,一个犹豫不决。张韬仿佛被打了一击闷棍,心底激起一阵的战栗,他略显仓皇的瞥了乌鸦一眼又随即避开,灯影下乌鸦的瞳仁闪***的自己不敢直视。

    他长长的透了一口气,情不自禁的搓着手指。吴昇哀求恼恨的面容、罗大眼惊惧诧异的眼神历历在目……

    他非常清楚,北平城外黄沙莽莽,吴昇的尸骸早已虫吃鼠咬化为一片幽碧野草!也正是从那一刻起,自己已经烙上了北平王府的烙印,绝无回头之路!

    乌鸦言语仿佛从他心底见缝钻出:“找到《百官录》,不管谁拿到,终究还是要交到皇上手上,关键是谁交。你我二人的差事,只是是查访,只是搜寻,说白了就是一个交代!仅此而已,不要给自己多揽事情。”

    乌鸦话里话外的意思张韬听懂了,他心里稍稍的放下,但是眼前陌生的乌鸦让他心生机警。乌鸦原来不是草寇出生,他是十四衙门的人,如今投了惠王,他找《百官录》的确比北平王要合乎情理的多。

    乌鸦的话语无形中把张韬的内心钻了一道细微的缝隙,如果《百官录》最后落到了惠王手里,北平王安心当他的王爷,自己一家安安稳稳的过日子不比这水深火热、深浅不知的状况好千百倍?

    这个念想转瞬即逝,张韬微微眯了眯眼睛,心中已经做了决定。他轻轻的拍了一下桌子,正视着乌鸦说道:“就按你说的,既然眼下算是一条线上的,就一起先找到那该死的《百官录》,但是,”他眼中光泽游移不定,盯着乌鸦说道:“先到先得,我不想跟你兄弟一场到最后弄的你死我活。”

    乌鸦沉吟了一会儿,点头同意。

    两人灯烛下嗡嗡嘤嘤的商量了好一阵,直到亥时,乌鸦才离开。临走两人对视一眼,看似都觉得松快多了。

    乌鸦走后,张韬仍旧呆呆坐在桌边,紧紧拧着眉头沉思。乌鸦的言语不似作伪,那《百官录》的来龙去脉竟然牵扯的如此之杂!果真如乌鸦所说,那里面的内容牵扯之人真的是成千上万,上到皇上皇子下到文武百官,这个册子一旦放上台面,必定石破天惊,举世震荡!

    他现在喜忧参半,喜的是独眼、黑子乃至乌鸦都撇了干系,忧的是乌鸦跟自己将近两个时辰的话语,里面的内容皮鞭一样抽的自己晕头转向。他沉下心来,仔细梳理乌鸦的话语,土狗、六子拿了《百官录》,乌鸦没敢收。年轻校尉劫持了乌鸦,然后却被惠王所救。土狗在武昌被因贪被捉,六子在襄州被杀紧随其后……

    这一条线理下来倒的确合情合理,经络分明,可是,那东西呢?

    他看着那跳跃着的烛火愣愣出神,嘴里默默的念叨着:“土狗、六子、乌鸦、校尉……”他“咚”的一叩桌面,决定尽快回王爷那里复命。江夏镇各方人马都已经惊了,那晚柳大人那里的动静和西院的种种动作来看,西院、皇子、甚至皇上都在牢牢盯着这江夏镇呢!

    自己和乌鸦眼下成了“并肩子”,也算是一手强援,可是双刃剑迟早扎手,自己也要有个准备才行!

    他心中隐隐升腾起一丝疑虑:北平王究竟是什么打算呢?他不敢细想,随即便又开始琢磨起《百官录》的下落。

    “啪”的一声脆响,张韬眼前的灯芯爆了一下,一种直觉陡然在张韬脑中划过,那《百官录》已经捂不住了!

    有道是:一发不可牵,牵之动全身;一步难后退,退则万丈渊!张韬此时终知《百官录》的前前后后,来龙去脉。各方人马早就鱼鳖皆惊,惊雷骤变只在朝夕!风雨飘摇之际,他又将如何处置?欲知后事,请看下回分解!